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研究

作者: 刘述民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5)12-0073-04

核心素养背景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关键品格和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着力点,而思维品质是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关键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应用英语知识,运用英语表达方式进行沟通交际,提升学生文化辨别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在教学中,高中英语教师要加强对新课标的解读,立足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认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策略,从而更好地落实新课标育人要求,提升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一、思维品质概述

思维品质是英语核心素养的一个维度,指向学生高阶认知水平,具体体现在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思维等方面。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需要结合语言的具体表现。为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英语学科角度对思维品质进行分析,即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价值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学生能够前后一致、主观清晰地对某一事件或观点进行阐述,并能选取有效支撑论点的论据进行辅助说明,这一过程涉及复杂的内在心智活动,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方面的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要求教师要结合学情,带领学生深度分析阅读材料,如部分学生分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段落模式时存在困难,为此教师要结合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带领学生深度分析横式、纵式、纵横式等段落模式,从而明晰不同文体的段落结构特点,帮助学生站在宏观角度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强化学生逻辑思维培养。

(二)有助于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效率

受长期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大多采用讲授式教学进行课堂授课,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的时间不足,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导致高中英语教学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与理解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优化学生学习过程。当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其能在自主学习探索时,结合知识经验分析所学内容,理解英语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从而积极投人英语学习中去,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效率。

(三)有助于拓宽学生文化视野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学科,英语学习的自的不仅是让学生正确运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还要求学生理解英语语言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让英语成为文化传递的桥梁,从而更好地满足多元文化背景下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英语语言本质,去探索和感悟英语国家的文化现象、历史发展和风俗习惯,并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接纳不同的文化观念,逐步形成国际化思维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提升学生语言能力,还能拓宽学生文化视野,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一)合理开展课前备课,设定思维培养目标

课前备课是教师厘清教学思路、开展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学生思维品质培养效果。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前要深度分析教材内容,设定思维培养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深度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满足学生的全面成长需求。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TEENAGELIFE”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新课改要求,重视课前备课环节,从而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单元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和丰富的内容,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探索有趣高中生活的大门。其中不仅包含了语言技能知识,还致力于借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生活的思考,让学生直面当前社会生活带来的挑战,从而改进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方式,完善自身成长。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虽已掌握基础的语言知识技能,但是对语法知识结构的理解、应用以及系统归纳能力不足,造成学生知识学习不连贯,无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为此,教师结合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设定本单元的思维培养目标: ① 学生能自主阅读教材中的文本,了解文本的主要信息和文本结构; ② 学生能结合所学英语知识对语篇进行翻译; ③ 学生在对语篇进行翻译时,能结合自己掌握的语法结构,对自己翻译的内容进行思考分析,确保符合语境; ④ 学生能结合自身现状对教材中提到的青少年的学习生活进行思考,探索更符合自身学习成长的方法,实现自身更好更快地发展。通过合理开展课前备课,设定明确的思维培养自标,可以将思维培养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二)创设趣味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动力

在传统讲授式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排布顺序为学生讲解英语知识点,学生在死记硬背、机械跟读中学习和记忆相关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学生对词汇、句式等知识的掌握,但是由于缺乏真实语境中的实际运用,学生掌握不牢固,学习效率低下。而通过创设趣味情境,可以抓住学生兴趣点,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让学生在一系列思维活动的推动下,通过情境表象学习和理解英语知识,在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高效高中英语教学课堂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述“TEENAGELIFE”中的“ReadingandThinking"教学为例,在新生挑战中,亚当介绍了自已刚进入高中生活所面临的问题,如选择科目、课外活动以及承担更多的责任。在进行这一部分的教学前,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真实经历,引入“高中生活”这个与学生切身相关的话题,并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内容。视频中一个刚进入高中生活的学生,站在宽敞的校园内,既有面对新生活的担忧,又满怀憧憬,希望能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收获更多。这名学生听着教师关于高中学科的介绍,听着高年级学姐学长对不同社团发表的看法,开始意识到自己真正进入了高中生活,需要思考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可以借助直观看到的景象和听到的声音激活学生思维感知,唤醒学生内在学习动力,让学生在思考中对高中生活产生深层次认知,为接下来的深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220.pd原版全文

(三)设置有效问题,拓展学生思维深度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想要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需要教师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感知、思考和实践的过程,进而获得真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避免学生因自身学科认知局限而产生思维偏离,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有效问题,在问题的启发诱导中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帮助学生更好地捕捉关键信息,在分析、推理中掌握逻辑思维方法,并将其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拓宽学生思维深度,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效果。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 CULTURAL HERITAGE” 中“ReadingandThinking"板块的语篇“FROMPROBLEMSTOSO-LUTIONS"教学为例,这一单元阅读文章探讨的话题是,如何寻找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动态平衡,对这一话题的思考探讨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让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调动现有力量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增强学生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思维的双重发展。

高中英语教师对这一语篇开展教学时,可以通过设置有效提问提升学生思维品质。“FROMPROBLEMSTOSOLUTIONS”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进行阐述,第一段介绍了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想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必须打破原有社会结构,对旧事物进行创新,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相悖,寻找两者的平衡点是一个极具挑战的任务;第二段提出只有当人们面临巨大的挑战时,伟大的方案才能随之提出,并把政府兴建阿斯旺大坝采取的态度和方式作为切入点,为之后的内容的开展打下基础;第三、四、五段写出政府和民众为坚持自己观点做出了哪些努力等,以此得出最后的结论;第六段总结了说明文的主题,突出了阿斯旺大坝精神的传承,实现双赢的局面。

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长城、故宫、埃菲尔铁塔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对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图片上的建筑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价值呢?”借助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意识到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引发学生对接下来阅读内容的思考,确保学生高效参与其中。在接下来的新课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重点学习文中的语法点和句型结构,如定语从句和过去进行时,并结合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如:“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作者认为文化遗产保护重要呢?”阅读完文章后,教师还可以借助开放性问题强化学生对本篇文章主题的认识,如:“对待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应保持什么样的心态?”“如果让你设计一个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你会如何做?”通过设置有效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能够在深度学习中拓展学生思维深度,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综合英语素养的发展。

(四)布置拓展型任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为学生布置拓展型任务,可以丰富学生英语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在教学中,高中英语教师要跳出传统讲授式教学的框架,设计具有挑战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拓展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分析和完成任务,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第五单元“MU-SIC"教学为例,本单元的话题为“Music”,其为学生介绍了几种类别的音乐和一支著名的乐队组合。WarmingUp借助直观的图片向学生展示了多种音乐形式,如摇滚、爵士、民族音乐、乡村音乐等,学生对这些熟悉的音乐形式都有所了解,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接下来内容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Reading从大众对歌手和乐队的心理到介绍TheMonkees乐队的基本情况,讲述了乐队成员组成乐队的过程、他们的音乐创作以及乐队的成名史,有助于加深学生对TheMonkees乐队的认识,帮助学生深度了解音乐。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后,教师要合理地为学生布置拓展型任务,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乐队组合的介绍,如信乐团、凤凰传奇、花儿乐队、小虎队、筷子兄弟等。学生在这个写作任务中,要结合上述阅读中“TheMonkees”乐队组合的介绍,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度分析,抓住其中的主题句,掌握短篇的句子结构,积累短语搭配,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介绍中去,并结合自己的思维表达进行创作。通过布置拓展型任务,可以丰富学生学习形式,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学生高效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适时巩固所学,强化学生概括性思维建立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的及时回顾与总结,在完成一课时或一单元教学内容后,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帮助学生厘清知识思路,构建系统知识框架,提升教学的实效性。这种巩固教学,不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对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和整合的过程,能够促使学生在回顾中提炼出核心要点,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完善学生的个人成长,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 CULTURALHERITAGE” 中“ReadingandThinking”教学为例,这一板块的语篇“FROMPROBLEMSTOSOLUTIONS"围绕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开展。教师结合学情对教材分析后,设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① 阅读语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和大意,总结文章主旨; ② 在阅读中解读文章句子的关联性,分析问题本质,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③ 深度研读语篇,识别语言特征,掌握写作技巧。完成本课时教学后,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强化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完善的知识架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强化学生语言运用和主旨把握,实现高效高中英语课堂的建构。

四、结论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推动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力,拓宽学生文化视野,提升高中英语教学质量。为此,在实际教学中,高中英语教师要紧跟时代教育发展步伐,及时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强化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在教学中通过合理开展课前备课、创设趣味情境、设置有效问题以及布置拓展型任务等手段,优化高中英语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锻炼平台,帮助学生在实践练习中形成适合自己的思维发展路径,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完善学生个人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安算.浅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J].校园英语,2024(6):163-165.

[2]卢江.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三个策略[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2023(11) :68-69.

[3]李淑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路径探究[J].校园英语,2023(25):109-111.

[4]褚小丽.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22(10) :76-77.

[5]蒯忠山.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路径探究[J].英语教师,2022,22(3):61-63.

[6]马成龙.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读写算,2021(4):81-8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220.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