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策略再探究
作者: 蒋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5)12-0069-04
相对其他的研究视角而言,元认知视角是从学生学习心理角度锁定的教学研究角度。如果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获得认知发展的话,那么从元认知角度去研究学生的阅读,本质上是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立足于学生关注自身所体验到的英语阅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阅读认知,进而有意识地发展自身阅读能力的过程。也就是说,从元认知角度优化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就是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关于英语阅读自主认识与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概括并运用相关策略的过程中,必然就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关注学生在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自我总结与提升。笔者所在地区用的是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文章就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对阅读策略探究的初步思考。
一、高中英语阅读策略的再思考
对高中学生而言,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把握阅读,是一个从“然”走向“所以然”的过程。尽管元认知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寻找最适合学生的阅读策略,依然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思路。研究表明,英语阅读作为一个深度个体心理过程,元认知能力的培育在促进学生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的进步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对元认知有意识、有策略、有计划的训练尚未形成常态化。理论与现实的脱节,使得英语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在核心素养培育的背景之下,用元认知来驱动学生的高效阅读,依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其一,关于英语的核心素养,主要强调的是学生的思维品格,以及文化思想、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这四个因素不是相对独立的,而是一体四面的关系,对阅读而言,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能够得到直接的培养,而阅读能力得到培养之后,又可以支撑起学习能力的提升,如果阅读对象具有浓郁的文化因素,那自然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那这与元认知的关系又在哪里呢?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必然要用自己的英语语言经验加工面前的阅读素材,如何理解阅读内容的含义,并正确回答相关的问题,这是学生在阅读之前就在思考的问题。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之下,学生的认知就会指向问题解决,而当学生自身意识到这一点时,元认知就开始发挥作用。
例如,牛津译林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1“Backto school"这一内容中,Reading所设计的第一个内容就是:
Senior high school brings a lot of new experiences toeveryone.The speech belowwas given to new senior highschool studentsby their principal, MrXu ,on the first dayofterm.Beforeyou readthespeech transcript,think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
·How do you think senior high school will be different from junior high school?
·What do you think the principal will talk about in his speech?
这样的设计对本单元的内容而言,看起来只是一个桥段。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这段内容在设计的时候不仅让学生意识到了高中生活能够给每个学生带来很多新的体验,而借助“徐校长"这一角色让学生面对开学第一天对高中新生的演讲内容,并且提醒学生在阅读演讲稿之前要思考相关的问题,那就是在强调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有清晰的面向自身的意识,即要通过对问题的解析与预设回答,来形成对阅读内容的判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两个问题分别指向“你(指学生)认为高中和初中有什么不同”和“你认为校长在演讲中会讲些什么”,实际上就是在引导学生激活自身的经验,去对下面所要阅读的内容进行初步判断。因此这样的引导实际上就具有激活学生元认知的作用,而当学生的元认知被激活之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所包含的相关要素,也就有可能在学生的阅读与反思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其二,借助于元认知,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我认识。基于教学经验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阅读中没有很好的表现,而他们也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于是就会出现两个结果:一是原地踏步,即在原有水平上机械重复;二是试图突破,但因为读不得法,其结果依然是原有水平上的重复。这两个结果本质上都是缺乏元认知所导致的,因此从激活学生元认知的角度来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掌握阅读的策略,应当是治标且治本之策。
例如上面所举的例子中,由于阅读内容设计 了相关的引导语,而以问题形式出现的引导语,又 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自己对高中生活的期待与 想象,所以学生的自我认知就有可能在阅读的过 程中被激活。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根治上面所提 到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因为元认知的缺乏而形成 的种种阅读弊端。实际教学也充分表明,当学生 在猜想高中生活的时候,确实会形成属于自己的 认识。比如有学生会这样描述:Basedonmyunderstanding,after entering high school,itwill definitely be a challenging world in front of us:these three years of high school learning will not only have a lot ofknowledge to learn,but also a large number of questions to complete;More importantly,high school is always a learning state that involves facing new environments,new knowledge, andnewwaysof thinking.It is a state ofgetting along with new classmates and growing together. I hope to bravely faceevery challenge in high school life.I should strive to make my mentality positive,so I need to seize every learning opportunity.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219.pd原版全文
这些认识可以认为是学生元认知驱动下的思维结果,因此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打开后续有效阅读的大门,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充分激活元认知的基础上,有效提升英语阅读的基本品质。
基于这两点认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学生掌握适合自身的阅读策略也就有了智慧源泉。
二、高中英语阅读策略的再探究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努力的方向之一,就是尝试让学生在元认知这棵“老树”之上,能够开出“阅读新策略”之花。有同行认为,针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改进,具体可以从六个核心方面着手。这六个方面分别是关于阅读内容的选材、解读、设计、上课、定位和反思。进一步的教学实践还表明,这六个环节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阅读教学的完整链条。其中,选材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优秀的教材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技巧;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深人剖析文本,挖掘其中的深层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设计环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设计出富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上课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小组讨论等,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阅读技巧;定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保障。教师明确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标,确保教学活动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反思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补充。定期对教学过程反思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找改进措施。笔者以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材料选择主要来自教师,也可以来自自己,而阅读策略的把握,主要在于“解读”和“反思”两个环节。
已有的教学实践以及研究经验表明,基于学生元认知意识的激活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把握并运用相应阅读教学策略的时候,紧扣解读与反思两个环节,最大的教学效益体现在学生在解读阅读内容的时候,不仅可以将自身的经验与阅读内容进行有效互动,而且会在英语语义以及文化判断的基础上,形成关于阅读内容的深刻反思。可能不少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容易形成一个狭隘认识,那就是学生在英语阅读的时候通常只是接受阅读内容,而没有反思意识与能力。但是笔者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其实很多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如果具有足够的自由度,即允许学生自我想象、自主判断与自由提问,那么学生思维的触角就能够有意识地指向英语内容及其背后的英语文化,学生常常会问:“Whatisthetypical toneand expression of a person from an English speakingcountry when speaking? Why do people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have such rich body languagewhen expressing a certain meaning?”笔者以为,高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反思意识,就可以成为相应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运用的新空间,这不仅可以为元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奠定基础,而且可以给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契机。
例如,在牛津版高一英语教材上册上有这样一则内容:
If you skim a passage before you read it, you can get a general idea of it. Skimming means looking at titles and headings,pictures and diagrams,and certain sentencesina passage(such as the first and last sentences).This takes only a minute ortwo.When skimmingapassage,look forcluestowhat itisabout.Itis useful to ask yourself questions with who,what, when,where,whyandhow.
很多时候对这样一段内容,教师只视其为简单的学习提醒。但是笔者注意到,如果这一内容能够为学生所内化,那就可以成为驱动学生运用元认知认识阅读的一个教学契机。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这段内容,而不少学生阅读之后,都纷纷表示自己“理解”了。于是笔者追问:你是如何理解的?此时学生更多的是将其中的意思复述出来一一这实际上是一个重复过程,于是笔者进一步追问:能否结合自己的阅读过程,再去理解这段表述的内容?
这个要求有点类似于任务驱动,其后学生就会选择手边资料中的一些阅读材料,如果学生没有,则由教师提供此前准备好的阅读材料(可以是多个领域的,只要满足上面表述中标题、图片、图表要素较全的材料即可),然后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理解上面那段话。此时阅读的重心不只在于理解阅读内容的含义,更在于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把握哪些要素,这实际上已经是一个一边阅读一边反思的过程。
其实仔细研读上面这一则内容,就可以发现其在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时候,所提供的略读即看标题、图片或图表等技巧,如果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自主总结出来,那也就意味着学生能够从掌握阅读方法的角度对英语阅读形成相应的认识。以上面所举的例子为例,这一段阅读内容的标题是“Realizingyourpotential”,而且标题是以插图的形式出现的,该插图当中有诸多元素(如图)。

其实在上面引导学生猜想该阅读文本中的相关内容时,这一插图也可以成为很好的课程资源。插图中不仅有学习的载体,同时也有娱乐的载体。这些载体其实可以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很好的课程资源,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加以利用。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前不仅激活自身的生活经验,而且根据插图中的多个元素进行阐述,同样可以成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对后续阅读的文本形成深刻认识的抓手。事实上也确实有学生能够说出:The high school learning life is boundtobeverytense,and abstractmathematical symbols,complex physics and chemistry experiments can beexpected to become obstacle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Whenever we encounter these difficulties,perhaps weneed to rely on music,color palettes,and football tohelpus relax fora moment...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219.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