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脑卒中病因、诊断、治疗与预防
作者: 张立峰 袁月
青少年脑卒中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其潜在的危害性却绝不容小觑。脑卒中不仅会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更可能对其心理健康、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深入了解青少年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对于早期识别、及时干预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青少年脑卒中发病原因
1.遗传及先天性疾病
血管发育异常性疾病:自发性基底动脉环闭塞症(即烟雾病,Moyamoya病)患者多表现为颅内多部位梗死,血管造影显示鞍床上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阻塞,可延伸至大脑前、中动脉近端。法布雷病:α-半乳糖苷酶A缺乏导致鞘糖脂沉积,引发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栓形成。
代谢障碍性疾病:高胱氨酸尿症、甲硫氨酸代谢异常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线粒体脑肌病可能影响脑部能量代谢,引发血管病变,从而增加青少年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2.心血管系统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血栓也可能增加青少年脑卒中发生的概率,室间隔缺损、法乐氏四联症、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患者正常情况下左心室压力高于右心室,血液自左向右分流,但在右心室血液流出受阻、肺动脉狭窄或肺动脉高压等情况下,血液流动的梯度发生逆转,心脏血栓从静脉流向动脉系统,易导致脑卒中发生。
3.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而缺血性脑卒中常是脑膜炎、脑炎、脑脓肿及败血症等疾病的并发症。
全身性感染:败血症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凝血功能异常。
特异性病毒感染:水痘、人免疫缺陷病毒、流感细小病毒组B19及流感病毒A等病毒感染均与青少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相关。
青少年脑卒中症状
头痛:青少年脑卒中发病初期常会出现头痛症状,表现为全头痛或局部头痛,疼痛程度不一。由于青少年表达能力有限,可能无法准确描述头痛,表现出烦躁不安,甚至出现喷射性呕吐。
言语障碍:青少年可能出现说话不清楚、表达困难,或者无法理解他人话语等情况,交流受到明显阻碍。这种言语障碍可能是脑卒中影响了大脑的语言中枢,导致失语或语言功能受损。
肢体无力:患者常出现活动不灵活,一侧肢体无力,拿东西不稳,或者行走时一侧肢体拖地等症状。这种肢体无力通常是由于脑卒中导致大脑对肢体的控制能力受损。
意识障碍:当青少年出现意识不清、嗜睡,对周围环境和刺激反应减弱或无反应时,应警惕脑卒中,立即就医。意识障碍可能是脑卒中导致大脑功能受损,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调节。
癫痫发作:癫痫发作是青少年脑卒中常见症状之一,尤其在婴幼儿中更为常见。发作时可能出现肢体抽搐、口吐白沫、意识丧失等症状。
视力障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或双眼视力下降等症状,这可能是脑卒中影响了视觉通路。
小脑体征:如果脑卒中影响了小脑,患者可能出现共济失调,如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非特异性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发热等,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行为改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行为异常,如烦躁、哭闹不止或情绪低落等。
如何诊断青少年脑卒中
传统检查方法如CT平扫虽能发现部分病灶,但在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中敏感性较低。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与多层螺旋CT(MSCT)逐渐成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重要工具。
1.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共振脑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大脑血管结构和功能。其成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血液的流空效应与周围血管壁及组织形成对比而直接显示血管;另一种方法是静脉注入钆制剂对比增强血管成像。
磁共振脑血管成像特点:①可以清晰显示血流方向、速度以及分布等,从而准确判断血管状态,如正常、狭窄或者闭塞等。②对部分脑血管病如脑动脉瘤、烟雾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度。③通过了解脑血管病的程度可以对患者的并发症有预防作用。
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是利用顺磁对比剂注射入静脉增强后扫描,对于血管腔的显示较为真实、可靠,主要用于检查颈部血管、主动脉、肾动脉、下肢血管等。
2.多层螺旋CT(MSCT)
多层螺旋CT(MSCT)是具有多排宽探测器结构、球管一次曝光可同时获得多个层面(一般为4、8和16层)图像数据的成像系统。与单层螺旋CT机比较,有很大的改进。多层螺旋CT采用锥形X线束,多排探测器,大大提高了扫描速度,旋转一周的扫描时间可短至0.5秒,同时旋转一周可获得多层图像。16层螺旋CT扫描一周0.5秒内可获得16个层面的图像。由于它是快速容积扫描,在短时间内,对身体的较长范围进行不间断的数据采集,可获大量的信息。经过计算机的后处理,不仅可获得薄至0.75mm一层的图像,而且可完成多种技术的成像。
尽管一些技术在单层螺旋CT上已经能够完成,但是多层螺旋CT无疑扫描速度更快,图像质量更高。比如,三维重建没有了阶梯状伪影,图像更接近于立体解剖图像,仿真内窥镜不仅更“真”,而且更细小的病变及粘膜的病变发现率增高。多层螺旋CT广泛用于脑部、颈部、胸部、腹部及四肢等部位的检查,尤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如何治疗青少年脑卒中
1.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的治疗目标是尽快恢复脑血流,减轻脑组织损伤,保护神经功能。具体措施包括:
溶栓治疗:溶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血流。但青少年溶栓治疗的经验较少,需谨慎评估风险和收益。
抗凝治疗:适用于某些特定病因的脑卒中,如血栓、凝血功能异常等。抗凝药物可以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或扩展,但需密切监测出血风险。
控制血压:急性期需谨慎控制血压,避免过高或过低的血压对脑组织造成进一步损害。
降低颅内压: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可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预防癫痫发作:癫痫发作可加重脑损伤,需使用抗癫痫药物进行预防或控制。
维持血糖稳定:避免高血糖或低血糖对脑组织的进一步损害。
2.针对病因治疗
非创伤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需接受全面检查,包括标准的脑血管造影等,明确病因和危险因素。凝血因子缺乏症:需进行相应的凝血因子替代治疗。血管畸形:可能需要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目标是恢复脑血流,改善脑缺氧状态,缩小坏死范围,促进病灶周围脑组织功能恢复,预防血栓再发。
3.长期治疗
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持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进行管理。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4.其他治疗措施
输血治疗:对于某些贫血或血液疾病引起的脑卒中,输血可能有助于改善脑血流。
外科治疗:如血管内介入治疗、血管成形术、动脉瘤夹闭术等,适用于某些特定病因的脑卒中。
如何预防青少年脑卒中
在青少年脑卒中发生初期,借助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和多层螺旋CT做出快速诊断在治疗中非常重要,但提前预防也不可忽视,其措施如下:
定期检查:青少年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各种潜在的疾病或隐藏的健康问题,有效减低生病的风险。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青少年健康饮食、经常运动并保持良好睡眠,有助于预防可能导致脑卒中发生的基础疾病。
增加安全意识:培养青少年安全防范意识,预防脑部外伤的意外事故,这是预防青少年脑卒中的一个重要措施。
脑卒中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身体健康问题,还涉及心理健康、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等多个层面。因此,早期识别、及时治疗和长期的康复管理对于改善预后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