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慢性肾炎知多少

作者: 王亚琨

慢性肾炎,全称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脏是人体重要的过滤器,肾小球是这个过滤器里的重要部件,负责过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当肾小球因长期炎症、自身免疫、药物、环境因素受损,肾脏的过滤功能会逐渐下降,形成慢性肾炎。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免疫系统未完全成熟,他们可能更易受这些因素影响,进而引发慢性肾炎。因此,了解慢性肾炎的病因、症状、诊断和预防措施对青少年至关重要。

青少年慢性肾炎的病因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负责抵御外来病原体,保护机体健康。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免疫系统可能出现异常,错误地将肾小球组织识别为“异物”并发起攻击。这种自身免疫反应会导致肾小球的炎症和损伤,进而引发慢性肾炎。

青少年若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会影响肾脏的血管,让肾脏长期处于一种高压力、高负荷的状态,久而久之,也容易引发慢性肾炎。另外,长期接触某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或者不合理使用药物,特别是那些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也会增加慢性肾炎的发病风险。

青少年慢性肾炎的症状

慢性肾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蛋白尿。正常情况下,尿液里只有很少量的蛋白质,但慢性肾炎患者肾脏过滤功能受损,蛋白质会漏出至尿液中,导致尿常规检查显示尿蛋白阳性。血尿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症状,患者可能出现肉眼血尿,即尿液的颜色呈洗肉水样;还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镜下血尿,虽然尿液颜色正常,但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红细胞。

除了蛋白尿和血尿,水肿常为青少年慢性肾炎的早期临床表现,多从他们的眼睑、脸部开始,早晨起床时特别明显,随后可能逐渐发展到下肢水肿。此时,用手按压水肿部位,可出现凹陷且恢复缓慢。另外,高血压也是青少年慢性肾炎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血压升高反过来又可能会加重肾脏的损害,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随着病情的发展,如果青少年慢性肾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会出现肾功能减退的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贫血、恶心、呕吐等,此时病情较为严重。

青少年慢性肾炎的诊断

尿常规:是诊断慢性肾炎的重要基础检查。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和红细胞等成分,初步判断肾脏是否存在损伤。尿常规检查简单、无创,能够为医生提供早期线索。

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以反映肾脏的功能状态。如果这些指标升高,提示肾脏可能已经受到了比较严重的损害。

影像学检查:肾脏B超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有没有异常。B超检查无创、方便,能够为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肾穿刺活检:这是一种有创的检查方法,通过获取肾脏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能够直接观察肾小球的病理变化,对于明确慢性肾炎的病理类型、制订治疗方案非常重要。不过肾穿刺活检也不是每个患者都需要做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青少年慢性肾炎的治疗

1.药物治疗

慢性肾炎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延缓病情的发展。对于血压高的青少年患者,医生会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开具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适宜范围。一般来说,慢性肾炎患者的血压控制标准较普通人更为严格,通常要求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如果蛋白尿定量大于1g/天,血压则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

在减少蛋白尿方面,医生可能会开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类药物,这些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能减少蛋白尿,对肾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血钾和血肌酐的水平,因为它们可能会引起血钾升高和血肌酐轻度升高的副作用。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随着病情的好转或恶化,药物的种类、剂量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2.非药物治疗

饮食上,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盐分摄入过多会加重水肿和高血压,因此建议患者每天的盐摄入量最好不要超过6g。优质低蛋白饮食要求患者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鱼肉等,但是蛋白质的总量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肾功能情况来确定。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可控制在0.8~1.0g/(kg·d);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则应适当减少蛋白质摄入量,可控制在0.6~0.8g/(kg·d),并补充必需氨基酸。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应多喝水,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ml的水,保持尿液的稀释,有助于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内的沉积。生活方式上,青少年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熬夜,以减轻肾脏负担。同时,患者可进行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较缓和的运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青少年如何预防慢性肾炎

青少年在用药时,应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以免对肾脏造成损害,建议在使用药物前咨询医生的意见。

青少年应避免接触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建议新装修的房子通风3~6个月以上再入住,并可在房间内放置一些活性炭、绿萝等,帮助吸附有害物质。

若家族中有慢性肾炎、高血压或者糖尿病家族史,应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治疗,防止慢性肾炎的发生。

此外,若青少年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状态也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增加慢性肾炎的发病风险。因此,青少年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释放压力,对预防慢性肾炎具有重要意义。日常还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感染,如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可降低感染的风险。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洗衣物,避免接触传染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