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杯为什么那么能装?
作者:薛巍
现在让人感到有点迷惑的是,大号保温杯越来越多。以前的保温杯也许能装450毫升,现在大一点的保温杯的容量可以达到800毫升甚至1200毫升。《每日电讯报》讽刺说:“水杯越来越大,会发展到什么情形?以后我们出门要提着水桶吗?会有人发明移动水井吗?”大容量的水杯如果里面装满水的话,重似哑铃,本身就成了一种健身器材。老用这种杯子喝水,胳膊一定会很健壮。
《经济学人》杂志说,如今保温杯不仅是一种生活用品,还成了年轻人的时尚宣言。“他们把水杯和他们的穿搭、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有人会把杯子装饰得花枝招展,贴上贴纸、挂上钥匙链;有些人还会为水杯添置背带、零食托盘甚至专用的杯套。很多人会拥有五六种不同颜色的水杯,因为他们会根据当天的服装来搭配。
近80%的年轻人会随身携带保温杯。荷兰医学教授博福特说:“学生们不仅仅是想保持健康,他们也想展现出健康的样子。随身携带的水杯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很多人认为不渴的时候也可以喝点水,因为喝水有助于获得好的皮肤和保持头脑敏锐。于是杯子制造商不失时机地推出各种颜色和款式的水杯,一些视频平台的老板说,他们唯一感到遗憾的是,人们一天只有24小时,没法拿出更多的时间观看视频。杯子制造商估计感到遗憾的是,人们的肚子只有那么大,喝不下更多的水。
《每日电讯报》说,年轻人对水杯的渴求有多重动因,“涉及心理学、生态学、生理学、市场营销和政治学,揭示了我们在现代世界中对舒适、身份和意义的渴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杯子是自我的延伸,引人注目的产品能让我们最有效地炫耀自己——几年前,我们可能会买一辆豪车或一个奢侈品品牌的包,收入降低的时候,一个大杯子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毕竟作为地位象征的杯子售价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昂的——宜家的保温杯49元一个,咖啡馆时尚的巨无霸保温杯要200多元。
还有人通过水杯获取情感支持,就像小孩子抓着安全毯一样,他们需要一直抱着水杯,有时甚至会躲在水杯后面。还有一种解释是,年轻人喝水是为了保持忙碌,喝水成了感到坐立不安时做的小动作,就像转笔、抖腿一样。有些学生在上课时每四分钟就会拿起水杯喝一口。
据说超大号的保温杯最初是供开长途的卡车司机使用的,所以对普通人来说用起来并不方便。那些买了大号保温杯的人,到底往杯子里装的啥?一些短视频教人们在水中加入无糖、无热量的调味粉,努力让水带有水果味,也有人加柠檬片、青柠片、菠萝块、黄瓜片,甚至生姜。或者有人把罗勒和薄荷切碎,放入冰格中,倒上水冷冻起来,再加到水杯里。而加了东西的水最好使用透明的杯子,这就把很多象征地位的水杯打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