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按摩店最后一批“收网的鱼”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琢玉作为一个每天伏案工作超过八小时的格子间牛马,我的职业病是腰疼。最近连续加班,无论怎么拉伸、按摩、做八段锦都没办法缓解腰疼。我幻想着把自己绑在坚硬的平板床上,像《猫和老鼠》里的汤姆似的被压成“猫饼”才舒服。
加完班回家,我发现家门口之前冷冷清清的古法按摩店打出了促销的牌子:一次腰部按摩体验价38元,全身按摩88元。价格倒是吸引我。这家店存续很多年了,生意不算好。但是我想,它能在这里坚持开五六年,一定有过人之处。
那位男士,话不多,在按摩床上铺了一层蓝色的一次性垫子,叫我脱鞋趴上去。我暗自庆幸,我就喜欢这样话不多看着又专业的人。再说,当我的脸埋进床上留的出气圆洞后,外界的声音就像从远方飘来一样,我回复的话语带有一种边打嗝边吐字的低鸣,实在不是什么好看的交流姿势。他的双手在我的腰背、脖子间过了一遍,发出感叹:“你有富贵包,知道不?”“你的骨头都不正,坐久了的缘故。”在他全方位触诊后,我理所应当地选择了88元的全身按摩。
毕竟第一次在这里按摩,我有些紧张。他边按边叹气:“你不要紧张啊,身体都是紧绷的。”话音刚落,就拉起了我的左胳膊,一边喊着:“别动,别紧张!”一边用力向右一拽,只听嘎嘣一声,我立即感到瞬间的疼痛直冲脑门,还没等我喊完,他又拉起了我的右胳膊,我爆发出一声喊叫,他见怪不怪地扔下我的胳膊,并自信满满地解释说,痛就对了,因为我的肌肉太紧绷,身体太僵硬,越痛越要多按。
按到了我的腰部,他的动作停住了。像我这种多疑又敏感的患者,最害怕突然的安静。我问道,怎么了?他不紧不慢:“你这腰拍过片子没?”“没有。”“我建议你去拍片子,腰椎间盘突出了,很严重。”还未等我消化这句话,他的双手伏在我的腰间,一阵娴熟的动作上上下下,我的骨头配合着嘎吱乱响。我感觉自己像是案板上待宰的牛,而他是庖丁。
以我身体健康作为出发点,“专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拍完片子你还得来找我,触诊我没有失手过,你今天就办一张年卡,有优惠,还能送五次艾灸套餐。”他说腰突这种毛病,西医只能手术,上次有个18岁的男孩,年纪轻轻地腰突了,在他这里坚持按了一年,康复了。按一次两次一点用都没有,不坚持一年,这毛病好不了。
我警醒,无论是理发店、健身房,抑或是裹着“治病救人、身体至上”高尚口号的古法按摩店,最终的环节还是来了:办卡,而且是年卡。我向来还算清醒,拒绝了他的办卡推销。
本着疑病求真的态度,我挂了一个三甲骨科医院腰突专家的号。医生轻轻点了几下我的腰部,从上到下打量着我,眼神中带着质疑:“谁给你说腰突的?”“按摩店。”我答。他斩钉截铁,连检查单都没开:“你这肯定不是,腰突躺在床上起都起不来,不会好好地站在我面前,而且会放射到腿上,你这就是腰肌劳损,回去吊吊单杠就行,别轻信什么按摩店。”
我路过那家按摩店,本想进去理论几句,发现门已经上了锁。过了几天再看,店内竟空无一物了。我意识到自己是店里最后一批鱼,而他的网就要收手了。当他准备撤离时,谎言变得笃定又随意,因为无从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