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改造,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

作者:谢九

和十年前的城市工作会议相比,今年会议的明显转变在于,城市更新的重点开始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改造。曾经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将逐渐淡出,现有存量住房的更新改造将成为未来的重点。无论是对于房地产还是中国经济,这都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转变。

今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和十年前相比,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基调转变。十年前,我国城市更新改造还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当年的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而现在的城市工作会议,“快”已经不再是目标。

2015年以来,棚户区改造成为我国城镇化的重点,当年国务院首次提出了棚改三年计划,要求完成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1800万套。后来又提出新的三年计划,2018年到2020年再改造各类棚户区1500万套。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提供的数据,2016年至2020年,全国棚改开工2300多万套,帮助5000多万居民“出棚进楼”,完成投资约7万亿元。

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一方面改善了民生,拉动大规模投资,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棚户区改造的货币化安置方式,释放出大量的购买力,助推了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大涨。

随着我国棚户区大规模改造完成,加上国内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转变,房地产从短缺转变为过剩,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开始慢慢淡出。最近几年,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开始取代曾经的棚户区改造。我国的城市更新改造,开始从增量扩张转为挖掘存量。

今年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城市更新被放在了我国城镇化的重要位置。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描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既有利于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宜居性,又有利于释放巨大内需潜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当前兼顾民生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工程。

今年5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对于城市更新改造提出了更细化的目标,其中提出了八条重点工作任务,包括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等等,基本上都是对存量资源的改造,对于以前大拆大建的棚户区改造只字未提。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在城市更新的八大重点任务当中,最息息相关的主要是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这两大工程在今年都开始明显提速。

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来看,今年3月份,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都要纳入城市更新的改造范围,因地制宜实施改造”,这预示着,我国的老旧小区将迎来全面升级改造。

我国这一轮老旧小区改造,其实从2019年就已经开始启动。当时我国的基建等很多领域面临投资饱和,为了寻找新的投资空间,老旧小区这一块尚未大规模开发的领域就浮出水面。

一直以来,我国很多老旧小区不仅基础设施老化,而且缺乏基本的管理服务。按照官方描述,主要问题有“管网破旧,上下水、电网、煤气、光纤设施缺失或老化严重;许多老旧小区不仅缺失养老、抚幼等公共服务,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存放等也普遍存在问题;物业管理匮乏,公共环境普遍较差,道路破损、私搭乱建等”。

按照政府公布的文件,老旧小区改造的目标是更新改造小区燃气等老化管线管道,整治楼栋内人行走道、排风烟道、通风井道等,全力消除安全隐患,支持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整治小区及周边环境,完善小区停车、充电、消防、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增设助餐、家政等公共服务设施。

对老旧小区进行大规模改造升级,不仅可以改善民生,还可以为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可谓一举多得。

按照统计数据,2019年到2024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8万个,惠及1.2亿多人,共改造提升各类老化管线36万公里,增设停车位387万个,建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8万个。

按照国务院在2020年设定的目标,当时是要在2025年年底,对2000年前需要改造的老旧小区完成改造任务。但是,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今年公开的信息,要将2000年前所有小区都纳入改造范围。从“需要改造”的小区到“全部改造”,这就意味着我国小区改造工程的大幅扩容。

除了老旧小区改造大规模扩容,我国城中村改造也是如此。202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首批有35个超大特大城市纳入试点。去年年底,住房城乡建设部和财政部发文,将城中村改造的范围扩大到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城中村改造从超大特大城市大范围扩散到全国。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城中村改造,明确提出“不搞大拆大建”,要采取“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等多种方式。这也是和过去大规模棚改最大的不同。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城镇化率只有11%,几十年高速发展之后,现在已经达到了67%,虽然还没有完全达到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但是高速扩张的空间已经有限。这也意味着,我国的城镇化的重心,将逐渐从追求外在速度转向提升内在品质,这也是中国经济未来的成长特质。

城镇化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