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6到0.5

作者: 流念珠

赵庆生是云南省腾冲市人。十多年前,他因所在的食品厂企业改制而下岗。就在赵庆生最迷茫的时候,他从当地人人爱吃的饵丝上发现了商机。

饵丝是腾冲的传统小吃,用大米制成,可以煮着吃、泡着吃、凉拌吃,很受欢迎。在腾冲,有250多家做鲜饵丝的小作坊,还有几百家做饵丝的小饭馆。不过饵丝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只能现煮现吃,没法带走,就算放冰箱保存,也只能放上两三天。赵庆生有一回在街上吃饵丝时,听到有个游客在抱怨:“这饵丝太好吃了,可就是不能带走,真郁闷!”于是他想:如果我能把鲜饵丝做成像方便面那样的产品,那么销路一定不错。

赵庆生锁定了游客这个目标消费群体,决心打造出能让人带走的方便饵丝。他带着五张纸去找饵丝作坊合作。为什么要带五张纸呢?原来,饵丝是由饵丝片切成,而饵丝片是一张一张的米皮,它的厚度通常在1.6毫米左右。可赵庆生经过多次试验后得出一个结论:方便饵丝的厚度要控制在0.5~0.6毫米左右,游客才能在短时间内将它泡开。而五张纸的厚度是0.54毫米,最符合方便饵丝的厚度,所以赵庆生带着它去找饵丝作坊老板,问对方能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他找了好几家做鲜饵丝的小作坊,可大家看了看那五张纸后纷纷摇头,表示办不到。所幸,腾冲数一数二的“饵丝王”程永光答应试一试。程永光做饵丝40多年,他做的饵丝比一般饵丝更有韧性。他也希望自己的饵丝全部供应给一家,不用一直跑销路,所以就和赵庆生一起琢磨怎么让饵丝的厚度从1.6毫米压到0.5毫米。

他们打算从食材上找突破口。赵庆生到市场上买回各种大米让程永光尝试,看看哪一种米做出的饵丝最有韧性,能压到最薄。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之后他们发现,浆米最适合用来制作饵丝。普通大米做成米饭后口感软糯,黏性较强。浆米蒸熟之后却粒粒分明,用它做出的米饭虽然很硬,但用它做出的饵丝无论放锅里煮还是用开水泡都不容易烂,而且吃起来绵密有嚼劲。赵庆生买来浆米和程永光一起试做,终于,他们生产出了厚度为0.5~0.6毫米的饵丝。随后,鲜饵丝由程永光生产,赵庆生收购过来,然后烘干、定型、包装。就这样,赵庆生成功地把鲜饵丝变成一包包方便饵丝。方便饵丝不但保留了鲜饵丝的好口感,而且保质期从两三天延长到了一年。

方便饵丝生产出来之后,赵庆生瞄准了腾冲景区里的一些土特产店,想到那些地方跑销售。尹如丽的土特产店就开在旅游景区里,赵庆生想找她谈合作,可对方撂下一句话:“方便饵丝要是销量好,我肯定卖,可你如何证明它能卖得好?”赵庆生心生一计:将产品的亮点直接展示给游客。方便饵丝采用浆米制成,而浆米的特点是弹性好,赵庆生于是就利用这个点,将浆米做成米糕,再团成乒乓球状的一个个米球,然后开展“打米球”活动,鼓励游客们“打球”,连续拍10下送一包饵丝,拍20下送两包,以此类推,每个游客封顶15包。有的玩有的吃的游戏模式吸引了很多游客,大家很快对这颗球产生了浓厚兴趣。当大家得知自己打的球是用制作饵丝的大米做成的时候,个个啧啧称奇。与此同时,很多人开始购买赵庆生的方便饵丝。这一幕幕,一旁的尹如丽都看在眼里。她确信游客对方便饵丝十分喜爱,便同意与赵庆生合作,将方便饵丝放到自己的店里销售。之后,赵庆生又如法炮制,靠着米球吸引人气,与腾冲150多家土特产店合作销售方便饵丝。如今,他的饵丝销售额达到了一年1000多万元,将原本一碗只有几毛钱利润的小买卖变成了大生意。

任何行业,创业都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那赵庆生凭什么?他凭的是从顾客的抱怨声里发现商机的敏锐嗅觉,凭的是为游客量身打造产品的精准定位,凭的是将饵丝厚度从1.6毫米减到0.5毫米的精益求精,凭的是将方便饵丝以米球方式推销出去的独特创意。

(编辑 高倩/图 槿喑)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