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宗不私一钱的妙招

作者: 刘效仁

杨继宗,《明史》称其“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明宪宗曾亲题“不私一钱”,雕刻成匾,赠杨继宗,以示特别褒奖。

然而,一个官员要不私一钱、清正为官,不独靠个人品德修养,还与环境、风气关系密切。贿赂公行,独你不受,就可能受孤立、被排挤,有官无威,有权不好使。因此,要真正做到“不私一钱”,还要有些“妙招”。

成化元年(1465),杨继宗任嘉兴知府,其夫人前去看望。差役们素知杨知府生活清苦,想趁夫人来了给杨大人尝尝鲜,于是送了只烤熟的鹅。杨以为是夫人所带,就大快朵颐,痛快淋漓,大饱口福。食后打趣:“烤鹅味道不错,是从家乡带来的吧?”夫人实言相告:“是差役们硬塞给我的。”杨闻听大怒,随即将相关人员传至堂上,虎着脸说:“继宗我对家人管束不严,夫人收了贿赂,置我于不仁不义。”后又当着众官吏差役们,硬是将吃下去的鹅肉全部吐出。

这番操作,不是“廉政秀”而是“真操守”。不收别人财物,也不受朋友馈赠,保持两袖清风,坚持一尘不染。虽不近人性,但通理性,表公心,让同事折服,令属下敬畏。自然,也清正了官场之风。

(编辑 兔咪/图 雨田)

上一篇: 堵嘴
下一篇: 从1.6到0.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