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资产”价值重估

作者: 张桔

“核心资产”价值重估0

编者按:本周股市上半年交易结束,主要指数全线飘红,Wind显示,上半年沪指累计收涨2.76%,深指累计收涨0.48%,创业板指累计收涨0.53%。各种成长类公司轮番粉墨登场,各领风骚两三月,在3791只股票录得正收益的同时,涨幅前十的股票基本被医药股和科技股囊括。时间的脚步进入2025年下半场,沉寂许久的核心资产有望迎来表现时刻。

时至年中,各类卖方机构纷纷召开策略会或发布报告,对下半年股市“指点江山”。其中,券商龙头之一中信证券的研究观点尤其令人关注。展望未来一年,中信证券首席A股策略师裘翔表示,中国权益资产有望迎来年度级别的行情。风格上,市场或将出现2021年以来的重大切换,从已经持续4年的中小票题材轮动,转向核心资产的趋势性行情。

“首先,绩优股跑输亏损股的幅度在逐年递减;其次,目前核心资产具有明显的相对盈利优势和极强的经营韧性,盈利拐点相较全部A股已率先出现;第三,具有稀缺性的优质资产赴港上市后有望出现估值溢价,A股资产的港股重估或将成为蓝筹发动机,带动更多的核心资产实现重估。”他强调。

书面回复本刊时,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杨德龙指出,以前的核心资产主要指石油等蓝筹股,以及品牌白酒和医药龙头等。而现在随着经济转型,传统行业在经营上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而新的生产力通过创新迅速发展,因此,一些新经济领域的公司成了新的核心资产。

“现在传统行业的核心资产处于低位区域,目前大约在四分位左右,有较大的上涨空间。”杨德龙进一步指出,“目前我国核心资产性价比较高。举例来说,沪深300指数是代表核心资产的一个指数,市盈率目前只有13倍,与历史高点相比估值处于低位(历史平均估值在15倍以上)。核心资产里的一些传统行业,比如白酒,市盈率也往往在平均估值之下,大概不到15倍,市净率同样如此。从ROE来看,传统行业的核心资产仍然是ROE最高的,比如品牌白酒虽然受到限酒令以及经济收入下降的双重影响,销售增长放缓,但ROE仍高达20%以上,龙头企业甚至超过30%。而很多新兴产业主要是看未来成长,ROE不高但业绩增长率较高,比如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股,未来随着量产,收入可能会有数倍增长。”

下半年宏观环境愈发转暖“核心资产”迎来长线配置最佳时点

[按照DeepSeek给出的解释,股市核心资产通常指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具备长期竞争优势和持续盈利能力的龙头企业。它不仅包括传统行业的价值龙头,也包括新兴产业的成长龙头。]

从宏观层面来看,多数机构的看法是下半年对股市更为乐观。在书面回复时,重阳投资合伙人寇志伟表示,我们预计下半年中国经济总体将延续平稳运行的态势。随着二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的边际走弱,国常会提出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下半年房地产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力。同时,上半年已经下发的162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在部分地区已经用尽,全年3000亿元的补贴额度也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此外,汇总本刊收到的回复:7月的政治局会议、9月初的阅兵等都有可能进一步提振股市,叠加关税缓和以及9月份美联储大概率降息,中国资本市场很有希望迎来宽松期,尤其流动性的补充希望大增。如是分析下,久违的核心资产阵营有望重回聚光灯下的C位。

从数据来看,Wind资讯显示,核心资产指数去年下半年涨幅约为11.91%,不过今年上半年的涨幅仅仅约为1.94%,目前该指数的动态市盈率约为13.2倍,市净率约为1.4倍,双双处在历史较低水平。不过,业内对于核心资产的定义存在分歧,从此前的大盘蓝筹到后来的沪深300再到后来的茅指数和宁组合,每个时代的核心资产都有着特定的烙印;如今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日益走红,越来越多做大做强的科技成长股也逐渐跻身于核心资产的行列中。

对此,鑫元基金相关人士强调:“核心资产值得关注,主要基于两个逻辑:首先是目前大小市值指数的比价和拥挤度。目前,微盘股的拥挤度处在一个历史非常高的状态,4月8日至今,微盘股之所以能不断创新高,有很大的一路买盘资金是量化私募中性资金。这部分资金能否成为持续的增量,很大程度会取决于存量中性产品的alpha能不能稳定,期指的贴水能否继续扩大。如果存量产品的alpha衰竭了,期指的贴水收敛了,则存量中性产品的赚钱效应可能会下降,这可能就会导致微盘股拥挤度的释放,与此相对,上半年的大市值指数的涨幅都还比较微弱,拥挤度指标也并未透支,股债性价比更优。”

“其次是从下半年潜在增量资金的角度,我们预期对于下半年,有一块很大的增量资金,很可能是来自保险资金。事实上,过去一年,保险资金持有股票规模从约2万亿元已上升到目前约3万亿元,增幅达到50%。从历史上看,近一年保险资金入市的边际幅度创出了历史之最,用线性外推的思维去看,下半年的流入幅度估计同样可期,这个是基于一个政策性的逻辑,即今年1月23日监管层要求大型国有保险企业每年要把新增保费的30%投资于A股。”他进一步解释。

不仅是公募,券商也看好核心资产在下半年的重估,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中美欧政策周期有望在年末再次共振上行带来向上的宏观弹性,核心资产从2024年三季度就已经体现出明显的相对经营韧性,但相对小票和题材的高估值而言,定价并不充分。A股优质公司在港股上市,未来潜在的外资回流,公募考核新规的逐步落地,都会逐步改善市场生态,好公司和差公司之间的分化会超过所谓的“好行业”和“差行业”的分化。我们判断风格上也会发生2021年以来的重大切换,从持续4年的中小票题材轮动,转向核心资产的趋势性行情。

那么,站在2025年年中的时间点上,究竟应该如何重新定义核心资产呢?“行业地位的前三、技术壁垒的显著,以及现金流的稳定。”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强调筛选标准。文首提到的Wind核心资产指数成份股为333家,甚至超过了沪深300指数的成份股家数;不过在外资机构眼中,他们则言简意赅地提出了其看好的中国公司,也就是他们眼中的核心资产。

比如外资高盛近日在发布的报告中,提出了中国民营企业十巨头的概念,它们分别是腾讯、阿里巴巴、小米、比亚迪、美团、网易、美的、恒瑞医药、携程、安踏。

对此,知名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国民经济的支柱就是核心资产,其具备的明显特征是央国企、低估、高股息等等。”不过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看法不同,他强调:“在新质生产力的大框架下,核心资产的内涵与外延已发生显著变化。核心资产必须紧密关联主导产业,而当下的主导产业正朝着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向迈进。技术,特别是硬科技,已成为核心资产的核心要素,是推动产业升级与发展的关键力量。”

“同时,核心资产所涉及的产品或服务,其需求应具备大众化特征,拥有广泛的市场基础,才能支撑企业的持续增长。此外,要素的内生性也至关重要,企业需依靠自身的创新能力、管理水平等内部要素实现发展,而非过度依赖外部资源。”他进一步表示。

传统核心资产阵营逻辑出新茅指数、宁组合中低PE\PB标的浮出水面

[新质生产力正在重塑核心资产图谱:从“规模护城河”转向“创新护城河”,推动核心资产的覆盖范围从消费、金融等传统行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延伸,部分传统行业龙头通过智能化改造和绿色转型,也在重新定义核心资产。]

杨德龙分析:“如今核心资产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内涵来说,核心资产是指能够代表中国核心竞争力的优质资产。除了传统的白马股仍然是核心资产之外,外延扩大到了一些科技创新企业,比如科技互联网巨头、人工智能加消费产生的一些细分龙头企业,例如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新型半导体等。某个行业如果要跨入核心资产归类的话,首先是这个行业要能够代表经济转型方向,是经济转型受益的领域;其次是要具有比较大的发展潜力,未来有望成长为巨头;第三是要能给股东带来长期的比较可观的回报;第四是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复盘历史,仅就内地股市的核心资产来说,其形成的过程与机构习惯的抱团作战风格有关。浙商证券的研报指出,权益市场共有四轮相对明确的机构“抱团”行情:1)2006—2009年“抱团”金融地产;2)2010—2013年“抱团”食品饮料;3)2013—2015年“抱团”科技成长;4)2019—2021年“抱团”核心资产,始于前期调整后估值修复与流动性持续充裕,终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抬升与估值破裂。

由此,在科技股浪潮涌动之前,仅就内地的核心资产来看,应运而生的茅指数和宁组合最具代表性,但当前它们的情况又如何呢?这里以更具代表性的茅指数为例,Wind茅指数去年全年上涨约为7.28%,一举扭转了此前三连跌的走势,但今年到目前仅仅小幅上涨了大约0.85%。复盘近几年的走势,其在2020年时曾经成功实现过年度翻倍。

图1 业绩向好但相对承压的基金重仓标的

“核心资产”价值重估1
数据来源:Wind,财通证券研究所。注:筛选条件为,细分市值排名前5+高位下跌超30%+近3年盈利增速CAGR>0+盈利增速没有单年大幅下跌+近3年ROE均值>10%。

具体到标的来看,该指数目前共有37只成份股,其中不仅有美的集团、云南白药、泸州老窖、格力电器、五粮液、爱尔眼科、三一重工、恒瑞医药等传统的主板价值蓝筹公司,而且也有科沃斯、石头科技、豪威集团、金山办公、中芯国际等偏新进成长起来的科技成长新贵。

从数据来看,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先从PE-TTM来看,成份股中最高的是中芯国际的PE大约151倍,而不算负值的话,暂时最低的则是格力电器的大约7.8倍;再看PB-LF,成份股中仅有的“破十”公司是金山办公,而暂时最低的是万华化学的大约1.77倍;最后看EPS,成份股中最高的是宁德时代的11.89倍,暂时最低的则是爱尔眼科的0.40倍。(均不统计负值)

那么,这里本刊以市盈率在20倍以下、市净率在3.5倍以下的标准来筛选上述成份股中的潜力标的,能够入选的公司包括了美的集团、云南白药、格力电器、招商银行、万华化学、海尔智家、中国移动、中国人寿、泸州老窖、五粮液、立讯精密、药明康德等十二家公司。

当然,看似性价比稍逊一筹的茅指数成份股也有惊艳者,这背后的原因无外乎行业景气度的提升和个股在产业层面的突破,比如被誉为“药茅”的恒瑞医药。今年的一大看点就在于它和百济神州的创新药一哥之争,目前两家公司的市值差距不到十亿元,难分伯仲。虽然百济神州的国际化路线风生水起,不过老牌龙头恒瑞医药也有自己的“秘密武器”。

最新的公告显示,6月30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恒瑞医药的1类新药、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硫酸艾玛昔替尼片(商品名:艾速达®)新适应症获批,适用于成人重度斑秃患者。这是继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特应性皮炎三大适应症后,艾玛昔替尼在今年连续斩获的第四大适应症,而这不过是恒瑞医药超强综合实力的冰山一角。

图2 微盘拥挤度:当前已至高位,风格预计更偏大盘

“核心资产”价值重估2
数据来源:Wind,财通证券研究所

上一篇: 数说
下一篇: 市场新高后何去何从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