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项目式学习实践探究
作者: 付瑞雪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5)13-0116-03
初中生物学科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紧密,教师在授课时不能以照本宣科式的方法讲解理论知识,而应当借助诸如项目式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团队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在相关活动当中达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初中生物学科教育改革的目标,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设计初中生物学项目式学习课程,能够强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理解知识的内涵,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一、概念浅析
(一)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特定学科学习中形成的,以学科理解或思维为核心,综合体现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基于发展学生的技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展开授课过程。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科学思维,养成良好的知识探究习惯,同时达到深度理解学科知识和健全个人人格的目的。学生在拥有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下,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知识内涵,可以建立起学科知识与个人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可以从理性、感性的多重视角去解析知识要点,达到构建完整知识结构体系的自的。
(二)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基于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以团队协作、动手实践等方式主动探究知识。在该过程中,学生可以强化个人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个人对多学科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项目式学习模式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够让学生在面对一些实际问题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在团队当中,学生还能够进行相互交流沟通,突破思维的局限性,更快地理解相关知识的内涵。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学项目式学习的特点分析
(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核心素养视角下进行初中生物学项目式学习课题的构建,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无论是在设计项目活动时,还是在组织学生具体的落实项自式学习过程时,都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安排和调整,让学生能够拥有充足的自主探究空间,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思维的发散。教师可以借助诸如构建问题情境等方式,让学生与小组成员展开探究和交流,继而搜集更多的信息与资料,掌握生物学科的知识内容,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学生可以在该过程中不断强化个人的学习态度,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够增强自身的知识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跨学科集成特性
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初中生物学项目式学习课题构建,还需掌握这种教学方法的跨学科集成特性。项目式学习活动需要学生搜集多学科的知识内容,才能够理解问题的本质,并成功解决问题。掌握跨学科集成式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也更能强化学生对生物、生命、环境等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学生在项目式学习活动当中要借助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诸如文献阅读、数据统计、表格制作等,这些都十分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够达到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教师可以在整合跨学科知识元素的过程中,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独特的知识体系与生物观。
(三)团队合作特性
初中生物学项目式学习有着团队合作的特性,尤其是在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下设计项目式学习活动时,教师更应设计多样化的探究主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交流。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求分配任务,在彼此的合作和帮助下成功解决问题。借助团队合作的方式去探究知识,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边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可以让学生有更大的互动空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生物学项目式学习实践策略
想要有效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初中生物学教师必须理解核心素养培育的本质。教师要让初中学生在项目式学习活动中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自主探究空间,学生也能在多样化的学习课题当中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不断累积学习经验。
(一)有效整合项目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项目式学习模式应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前提下开展,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体性,让学生能够拥有探索知识的空间,在独立思考和团队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教师也要认真分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努力丰富项目元素,整合项目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师要真正转变教学理念,在项目式学习活动当中以学生为主体布置相关探究任务,让学生可以在系列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被子植物的一生”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种子萌发”为项目探究主题,让学生将教材中种子萌发与植物生长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关联起来,认真研究黄豆豆芽、绿豆豆芽萌发和变化的相关性问题。学生需要以团队为单位了解种子的结构、萌发的原理,开展小组内部的实践探究活动。学生要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进行详细记录,进而加深对该课知识的理解。教师通过有效整合项目内容,布置项目学习任务,让学生展开团队实践,更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组内的分工和协作,让学生可以不断累积小组合作经验,在后续的项目式课题研究中,学生也能够更加密切地展开配合,可以默契地完成学习任务。又如,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生活中学生经常看到的绿色植物作为教学的导引或相关实验探究活动的素材,让学生认真研究这些植物在光合作用下的变化,使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科学探究,锻炼自身的实践探究精神,在领悟知识内涵的同时,提高个人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二)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
在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的项目式学习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结合真实情境,提升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强化自身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个人的核心素养。教学情境的构建方式相对较多,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多媒体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构建生活化情境、利用问题构建问题情境等,教师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尽可能地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才能够引发学生的深思,让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进一步强化自身的科学思维能力。同时,科学思维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因素,教师可以在提升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当中强化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讲解“传染病和免疫”知识内容时,可以构建真实的学习情境,提出肾衰竭患者换肾或心衰患者进行心脏移植的例子,并向学生提问:“普通人能否捐献器官并完成移植手术呢?”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境下的问题展开项目式学习,研究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教师还可以以“水痘疫苗接种”为探究内容,让学生分析疫苗接种的原理以及重要性,让学生可以了解人体免疫功能在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在真实的情境氛围下展开项目式学习,可以让学生的思考拥有明确的方向。学生也能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强化自身的科学思维能力,达到发展个人核心素养的目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331.pd原版全文
(三)强化探究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研究议题,在培养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初中生物学教师也需有效强化学生的生命观念。教师可以引入初中生物学项目式学习活动,借由探究实践课题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能够学会对生命抱有敬畏心。教师在设置相关学习活动时,一定要根据学生当前的生命认知情况和相关课程内容的特点来设计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开生活实践,从而感受生命的规律,理解生命的意义。例如,在“被子植物的一生”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实践,研究不同类型植物种子的萌发过程。教师还可以提炼出教材当中的知识内容,并结合网络中的资源,制作微课视频,由微课视频引出项目式学习主题,让学生亲自栽种植物,并观察植物的成长变化。又比如,在引导学生了解“鸟的生殖和发育"这一课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鸡卵的秘密,该项目学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的学生需要研究不同的议题,如研究鸡卵的外形、鸡卵的结构、鸡卵中的组成成分,分析卵壳、卵壳膜、卵黄膜等的作用。学生选定议题后需以小组为单位展开项目式学习,通过搜集资料、展开交流、进行信息汇总来完成实践探究过程。在这些生物实践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有效强化个人的生命观念,真正理解生物学知识的内涵。在系列课程结束后,学生对生命也能够拥有个人的独到见解,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意识到生命的伟大。
(四)优化项目主题,树立学生的正确学习态度
在初中生物学科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引入项目式学习模式,需要基于核心素养视角来有效优化项目主题。项目主题是展开项目式教学活动的核心因素,明确教学的主题,更能合理地推进后续的教学流程。在科学主题的带领下,学生能够进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深度学习,教师也能在该过程中给予学生支持,促进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师在确定项目学习主题之前,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思维习惯、当前的学习态度等综合信息,才能在科学分析学情的前提之下设置项目主题,并构建项目学习的大框架,让学生能够有效展开知识探究过程。例如,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该课教学时,教师可以以“考察本地生态资源状态”或者“了解校园生态资源保护情况”为主题,设置项自式学习活动,学生需要了解生物生存现状与环境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项目主题深入校园或本地区展开调研。同时,学生也需搜集网络资源,查询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和调查实践,来完成该项目式学习活动。在整理好各项数据信息后,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当前我们生存的环境,获知环境与生物发展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借助该项目式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进行初中生物学项目式学习实践,有助于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种教育引导方式有着学科集成特性和团队协作特性,教师需要借助合适的项目内容、明确的项目主题、真实的项目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探究过程,从而达到强化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的目的。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和学习态度,能够具备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王海斌.学科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实践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24(S2):112-113.
[2]阮卫东.学科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实践探讨[J].新课程导学,2023(24):64-66.
[3]柯宇.学科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实践与思考[J].亚太教育,2023(2):53-55.
[4]邹长艳.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5):144-145.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331.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