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
作者: 侯银静
儿童青少年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使得视觉健康面临着严峻挑战。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近视人数已高达7亿。其中,小学生近视率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本文介绍如何为儿童青少年的眼睛筑起一道有效的防护屏障。
近视的原因
近视是一种常见的视力问题,主要表现为看不清远处物体,而可以清晰看到近处物体。近视的形成机制包括眼球前后径过长与角膜曲率过大,导致从远处射入眼内的光线不是直接落在视网膜上,而聚焦在视网膜前方。近视的发生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环境因素有密切联系。现代社会中,儿童青少年对电子屏幕的依赖性较高,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不仅会导致眼部肌肉紧张、疲劳,还可能推动眼球结构改变,导致眼轴不可逆增长,从而形成近视。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1.合理安排用眼时间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家长与教育工作者需要帮助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首先,应遵循“20-20-20”护眼原则,即连续用眼20分钟,向20英尺(约6米)外远眺20秒,让眼睛睫状肌得到放松,缓解视疲劳。同时,家长应限制孩子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总时长,建议不超过2小时。鼓励孩子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利用自然光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促进眼睛健康。
2.优化用眼环境与习惯
适宜的用眼环境对于保护视力至关重要。家长应为孩子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护眼灯具,确保光线均匀分布在阅读区域,避免在过于昏暗或刺眼的光线下用眼。同时,保持正确坐姿也很重要,建议眼睛和书本或屏幕之间保持30~50厘米的距离,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读写姿势,避免趴在床上或乘车时用眼。此外,通过调整电子设备的亮度和对比度,以及清洁屏幕上的灰尘和指纹,可以提高视觉清晰度,从而减轻视疲劳,预防近视。
3.调整生活方式,促进眼部健康
首先,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包括眼部微循环,有助于改善眼部营养供给和代谢废物排出。其次,适量摄入有益于眼睛健康的营养素,如维生素A(如胡萝卜、菠菜、动物肝脏等)、叶黄素与玉米黄质(如西兰花、蛋黄、玉米等)、维生素C和维生素E(如柑橘类、杏仁等)及锌(如红肉、禽类、豆类、坚果等),以维持视网膜功能与眼部组织的健康。最后,充足的睡眠也能促进眼部健康。夜间睡眠时,眼睛进入放松状态,眼部肌肉得到舒展,有助于减轻因长时间用眼而导致的肌肉紧张和疲惫,同时泪腺分泌物可以滋润眼球表面,修复因过度用眼造成的微小损伤,缓解眼睛干涩等不适。
4.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定期进行专业的眼科检查,能及时发现视力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防止近视加重,也是保障青少年眼睛健康的一个必要步骤。对于患有近视的儿童青少年,医生可能会结合其实际情况推荐佩戴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例如:近年来,角膜塑形镜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近视控制中,这种镜片需在夜间佩戴,通过对角膜施加温和的压力,改变角膜表面的弧度,进而调整光线进入眼球的方式,从而在白天无需佩戴其他矫正眼镜即可获得较为清晰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