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厌食症的科学应对

作者: 齐春燕

儿童厌食症的科学应对0

什么是儿童厌食症

儿童厌食症是儿童长期对食物缺乏兴趣或拒绝进食,导致体重不增、营养不良,甚至影响发育的常见问题,通常由生理或心理因素引发,1~6岁的儿童高发。病情严重者,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及免疫力低下,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智力潜能产生极大不利影响。

儿童厌食症的常见诱因

1.不当喂养

一些家长忧虑儿童食量不足,儿童不愿进食时仍强行喂食,或过早添加辅食,或辅食种类过于单一,用餐时间不固定,两餐间给予过多零食、饮品,均会扰乱胃肠消化节律,抑制食欲。

2.疾病影响

许多急慢性疾病会影响儿童的消化能力和食欲,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感染性疾病,会引发儿童身体不适,导致食欲减退;慢性腹泻、消化不良、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会直接阻碍食物消化吸收,造成厌食;另外,锌、铁等微量元素匮乏,也会引起儿童厌食。

3.心理因素

家庭关系紧张、家长管教严苛、学业负担过重、生活场景骤变等情形,都可能使儿童陷入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中,从而抑制其食欲调节中枢,最终引发厌食表现。

4.其他因素

夏季高温天气下儿童胃肠蠕动趋缓,消化酶分泌量降低,厌食状况易发。此外,若儿童日常运动匮乏,身体能量消耗有限,胃肠蠕动变缓,同样可能引发食欲不振。

儿童厌食症的应对策略

1.治疗并调养

治疗基础病症:若儿童厌食由疾病所致,要尽快带儿童就医,针对原发病展开积极治疗。比如,缺锌引发的厌食,可口服锌剂缓解,日常饮食可增添动物性食品,补充营养;消化系统问题则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儿童实际状况选用助消化、促胃动力等药物改善症状。

中医调理:从中医理论认为,儿童食欲缺乏、厌食现象常与脾胃功能虚弱、运化能力不足紧密相关。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为儿童选用调理脾胃的中药。此外,家长可学习并掌握一些儿童推拿技巧,如按压足三里穴位、捏脊疗法及顺时针方向摩腹等手法。

关注心理健康: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及时有效地沟通,深入了解儿童的内心想法与情感体验,以减轻其在学习或生活中所承受的压力。针对因情绪困扰而引发的厌食问题,家长应提供充分的关爱与支持,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

2.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调整喂养方式:儿童要定时定量进餐,每天尽量保持固定的用餐时间和食量,控制两餐之间的零食摄入,避免给儿童喝过多含糖饮料。同时,注重食物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将食物做成可爱的形状,或者搭配鲜艳的颜色,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食物的兴趣。

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能促进儿童的消化和新陈代谢,激发食欲。因此,家长应积极鼓励儿童投身于户外游戏或体育锻炼之中,每天进行1 ~ 2 小时的户外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行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