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疫苗,为青春筑牢“防护盾”
作者: 崔俊芬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可以通过接种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显著降低发病率。HPV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病毒,以性传播为主。尽管多数HPV感染不导致明显症状,可经免疫系统清除自行消退,但是部分高危型HPV与宫颈癌的发病关系密切。
青少年时期接种HPV疫苗可以获得较强的保护效果,以及预防由HPV引起的其他疾病。因此,家长应鼓励青少年接种HPV疫苗,这是保护他们健康的重要举措。
什么是HPV疫苗
HPV,即人乳头瘤病毒,它包含多种亚型。一些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人体,可能引发宫颈癌、阴茎癌、肛门癌等恶性肿瘤;而低危型HPV则可能导致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HPV疫苗是专为预防特定种类的HPV导致的各种感染和相关疾病而设计的疫苗。
目前,HPV疫苗主要有二价、四价和九价3种价型。二价疫苗主要用于预防HPV16和HPV18,这两种高危型病毒是导致约70%宫颈癌的主要诱因;四价疫苗在二价疫苗基础上,增加对低危型HPV6和HPV11的防护,这两种病毒与约90%生殖器疣发生有关;九价疫苗进一步扩大了保护范围,在四价疫苗基础上,增加对高危型HPV31、33、45、52和58的防护,可预防约90%宫颈癌及85%~90%HPV相关疾病(如尖锐湿疣、阴道癌、肛门癌等)。
接种HPV疫苗的相关事项
1.HPV疫苗接种年龄
二价HPV疫苗的接种年龄范围通常是9~14岁的女性;四价HPV疫苗的接种年龄范围通常为9~26岁的女性;九价HPV疫苗的接种年龄范围则更加广泛,适用于9~45岁的女性,我国目前暂未开放男性接种。
HPV疫苗没有绝对的“最佳”接种年龄段,但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在首次性行为前接种效果更优。优先推荐9~14岁女性接种,因该阶段免疫应答更强且只需接种两剂;15岁以上及成年女性需接种三剂,保护效果依然显著。
2.HPV疫苗接种程序
3种HPV疫苗需接种3次。二价疫苗接种程序为0个月、1个月和6个月各接种1剂;四价疫苗接种程序为0个月、2个月和6个月各接种1剂;九价疫苗接种程序为0个月、2个月和6个月各接种1剂。严格按照接种程序按时接种,能确保身体持续产生足够的抗体,维持良好的免疫效果。
3.HPV疫苗接种禁忌
虽然HPV疫苗安全性较高,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接种。对疫苗成分过敏者禁止接种;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如发热、严重感冒、急性感染等,应待病情稳定后再接种。
4.HPV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接种HPV疫苗后,需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观察是否出现急性过敏等不良反应。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硬结等轻微局部反应,一般2~3天可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接种后一周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若出现高热、呼吸困难、严重皮疹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目前,市面上的HPV疫苗均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长期监测,安全性及有效性已被广泛证实。但接种前还需与专业医疗人员沟通,并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疫苗种类。另外,由于疫苗无法完全预防各类HPV感染和治疗已发生的HPV感染及相关疾病,因此即使注射HPV疫苗仍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HPV与宫颈癌的关系
1.HPV病毒的传播途径和类型
HPV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密切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医源性感染及母婴传播。
高危型HPV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传播,但也有可能是通过其他方式,如直接与感染部位的皮肤接触。持续感染高危型HPV可引起宫颈细胞异常改变,继而发展成宫颈癌。
高危型HPV包括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等多种亚型,其中16型和18型是引起宫颈癌最常见的高危型HPV。常见低危型HPV包括6和11两种亚型,感染后多表现为生殖器疣、寻常疣等良性增生性病变,通常不会引发宫颈癌。
2.高危型HPV与宫颈癌的关联
高危型HPV病毒可导致宫颈细胞异常增殖,如未及时处理,一些病变部位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宫颈癌。因此,早期鉴别和预防高危型HPV感染对于减少宫颈癌的发生至关重要。
HPV疫苗如何预防宫颈癌
1.疫苗的作用机制
HPV疫苗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加入无害的HPV病毒样颗粒(VLPs)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VLPs在结构上类似于真正的HPV,但不含病毒的遗传物质,没有复制、传播等功能,无感染性,但保留了与天然HPV相似的抗原结构。人体暴露于这些VLPs后,免疫系统会识别和产生对HPV特异的抗体。一旦人体感染HPV,这些已形成的抗体就能很快识别、中和,使病毒不能进入细胞内复制,继而避免HPV导致细胞异常增生、癌变。
2.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持久性
接种HPV疫苗所带来的免疫保护效果持久而明显。当接种者完成整个接种过程时,体内所产生抗体水平一般可持续几年乃至更久。这意味着即使接种疫苗多年,接种者仍能维持对HPV的免疫力,有效预防宫颈癌和相关疾病。另外,疫苗所引起的免疫记忆是疫苗持久保护最主要的因素。即使抗体水平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降低,免疫记忆细胞仍能在重新暴露HPV后快速产生新抗体,以提供持续免疫保护。
青少年免疫系统处于发育成熟阶段,对疫苗抗原的免疫应答更敏感,产生的抗体水平通常比成年人高2~3倍。这就意味着青少年接种HPV疫苗后不仅能快速产生含量较高的抗体,并且这些抗体还可能持续更长时间,免疫记忆效应可能会更强,显著降低将来罹患宫颈癌及相关疾病的概率。
结语
宫颈癌的发病率不仅受高危型HPV感染的影响,还与青少年的一些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例如:早期性行为、抽烟、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锻炼等,都会提高宫颈癌发生风险;遗传因素对宫颈癌发病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家长应重视青少年健康教育与行为指导,通过普及知识、鼓励健康饮食、适量锻炼、及时接种HPV疫苗等措施,为青少年构筑起坚固防线,从而有效减少宫颈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