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

作者: 刘曙光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会议重要议题之一,凸显海洋经济在国家经济整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高效协同,更加注重产业更新,更加注重人海和谐,更加注重合作共赢。

会议指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海洋经济。要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发展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强海湾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有序推进沿海港口群优化整合。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接续实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积极推进海域分层立体利用,探索开展海洋碳汇核算。要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加强全球海洋科研调查、防灾减灾、蓝色经济合作。

当前,中国海洋经济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新质生产力强势驱动海洋传统产业更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未来产业超前布局,稳步推进高效、和谐、开放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有所提升。中央对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充分体现国家对海洋经济对整体经济创新驱动力、协调带动力与开放影响力的高度认可。

一是海洋科技产业化驱动经济创新发展。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阔步走向星辰大海,海洋经济已经扬帆深远海开发征程。海洋环境极端复杂性和深海资源获取艰巨性,反向激励海洋科技创新活动超常规发展。国家海洋创新体系建设框架下,一系列国家级深远海创新平台竞相建设,深远海科技与国家领军企业战略融合步伐不断加快,海洋产业集群创新转型与自主价值链国际延伸势头强劲。海洋科技正成为继航天科技、人工智能科技等之后又一战略引擎,为新时代国家经济创新发展增加巨大活力。

二是海洋产业更新带动经济协调发展。从多维空间一体视角透视,海洋经济对应并关联几乎所有国民经济领域,海洋产业体系通过海洋—陆域—空天—网络多维一体深度融入国民经济系统运行与发展进程。智慧生态海洋牧场、绿色智慧港口枢纽、高端新能源船舶制造、离岸沉浸式体验旅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展示传统海洋产业的整体协同转型。海洋人工智能、海洋新能源、深远海工程装备不仅普遍融入沿海及离岸海洋产业综合体建设,而且辐射到极端海洋环境与深远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场景,通用人工智能、绿色新能源、高精尖技术装备多维跨域融合成为趋势,共同支撑国家经济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创新发展进程。

三是涉海交流推动国家经济开放发展。世界百年未有之重大变局下,国际经济格局复杂重组,国际涉海地缘冲突持续加剧,全球海洋治理、海洋资源调查、海洋防灾减灾、蓝色经济国际合作进程受挫,加大了我国在国际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运输领域的战略风险。作为应对,中国引导并推动南极磷虾捕捞加工业的整体生态化、智能化、高端化进程,支持领军企业强化国际远洋极地航线开辟与关键港口通道运营,加大深海采矿装备自主研发力度,参与“深海绿色采矿”国际标准体系制定,主动推进可持续的蓝色伙伴关系合作网络建设,以实际行动推动和平、和睦、和谐的国际大循环经济秩序,有力支持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以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重要议题,不仅是对海洋经济发展已有作用和贡献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海洋经济未来发展作用和影响的重大期许。海洋经济发展深度融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位已然更加明确,如何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导,应成为“十五五”期间海洋经济相关部门与行业的首要任务。

(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海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本文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24VHQ004资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