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地名中的古希腊记忆
作者: 谢蓉蓉 徐春伟现代中文的叙利亚一词是根据英语Syria译得,这一地区在阿拉伯语中被称为沙姆(Ash-Shams),那叙利亚之名为何流行起来?这要从古希腊语对后世尤其是对地名的影响说起,这可说是古希腊文明巨大影响力的当世见证。
亚述的希腊语别名
现代语言学研究表明Syria一词源于Assur,即古代大名鼎鼎的亚述帝国。亚述是兴起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部的古代国家。公元前8世纪末起,亚述逐步强大,先后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东部、叙利亚、阿拉伯半岛西部和埃及等地,是一个具有较大版图的古代帝国。亚述帝国强大的同时,铁制农具在古希腊逐渐普及。当时的希腊半岛出现了土地相对贫瘠、无法供养大量人口的现象,不少希腊人开始向周边移居。当古希腊人来到古叙利亚后,以点带面地将这个地方叫作了“亚述”。
在希腊语中,国家是阴性词汇,这类名字词尾都要加个ia,所以Assur就变为了Assyria。而古希腊人说着说着,Assur词首的a被省略了,Assyria就变成了Syria,也就是现在的叙利亚译名由来。叙利亚这个词就被用于称呼(曾经属于亚述帝国的)地中海东岸地区。罗马帝国占领叙利亚后,叙利亚这个词又被用作了罗马帝国的行省名称。于是,“叙利亚”一词深入人心,并影响到了现在。
在现代阿拉伯语里,并不习惯使用叙利亚这个名词。阿拉伯人习惯把叙利亚叫沙姆(Sham),意思是左边。与此相对的地名是也门,意思是右边(Yaman)。因为面朝日出的方向时,叙利亚恰好位于左侧,而也门位于右侧。
古希腊人也记录下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名字。这个名字可考历史长达3500年左右。它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5世纪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的地理名录中,名字是Tmśq,意为“手工作坊”。阿拉伯语Dimashq、英文Damascus都是由此演化而来。这说明,大马士革的名字是一脉相承的。它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城市地名,阿拉伯语中,大马士革又称作Dimashq ash-Sham,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名从主人的音译传统,《旧唐书》把它音译为钐城。
古希腊语影响下的地中海地名
除了叙利亚这个古老地名外,今天地中海沿岸甚至黑海沿岸的很多城市名也来源于古希腊语。这段历史可以从公元前8世纪说起,古希腊一直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导致许多人主动或被动离开母国,迁移至临近地区,地中海及黑海沿岸无疑是首选的移民地。
公元前8世纪左右,古希腊水手在意大利半岛南部建立了一个商业港,这个城市的名字没被留下。到了公元前6世纪,该地及其周围被重建为Neapolis,意为新城。在古希腊语中,nea是新,polis这个词根是城邦、城市的意思。Neapolis成为后来古罗马的重要城市之一,写法被拉丁语所继承。这个城市就是今天意大利的名城那不勒斯(意大利语:Napoli)。Polis词根甚至还被斯拉夫语族吸收转化为pol,比如黑海北岸的马里乌波尔(Mariupol)、塞瓦斯托波尔(Sevastopol),等等。

今天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Tripoli)一名也来源于古希腊语。的黎波里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建造者是腓尼基人。后来当地发展出3个重要城市:欧亚(Oea)、塞卜拉泰(Sabrata)及烈波提斯(Leptis)。为了方便,古希腊人就将其统一称呼为Tripolis。词根tri就是三的意思,古希腊语表示“三”或“三个一组”,英语表示三倍的triple也来源于此。罗马帝国兴起后,将该地区纳入版图之时,也将该地区命名为Regio Tripolitana,即“三城地区”。
Polis这个古老的希腊语词根还影响到了西半球新大陆的明尼阿波利斯。1852年3月,美国五大湖西侧亨内平县成立后,选择了圣安东尼瀑布以西的土地作为县城,然而那里的居民点没有市政存在,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当年10月,县委员们选定的第一个名字是Albion,即源于古希腊语的大不列颠岛最古名称“阿尔比恩”。然而,这个名字并不受欢迎。亨内平县学校校长查尔斯·胡格提出个好点子,建议使用Minnehapolis,这个名字源于当地印第安人土著语“笑水”(Minnehaha),和希腊语中城市的后缀polis,合起来为“笑水之城”。在这个地名投入使用时,为了体现庄重性,h被去掉,成为Minneapolis,字面意思是“水之城”。这个地名非常恰当,明尼阿波利斯位于明尼苏达河与密西西比河汇流点以北,处于万湖之间,是个名副其实的水城。
少有国家译对的“希腊”国名
古希腊凭借文化影响力,使得很多地名都跟从希腊语的称呼。然而,希腊目前的通行英语国名Greece却来自罗马拉丁语Graecia。Graecia同样是一个以点带面的名词,这个词的本义指的是南部希腊人,类似于斯拉夫语族将中国称为契丹。南部希腊人很早就移民到意大利半岛上,土著罗马人对这些人印象深刻,以此来称呼整个希腊人。由此而言,Graecia不是正统希腊人的自称。
的黎波里 Tripoli

古罗马强盛后,这个名词也随着古罗马势力范围的增长而流传。传到现代,不管是英语的Greece,还是法语的La Grèce、德语的Griechenland,都是来自古罗马拉丁语的Graecia。希腊在日语、朝鲜语(韩语)的音译,也是来自拉丁语一系的译名。另外一系是古波斯语,称呼希腊为Yunan,阿拉伯诸国、土耳其等中东国家就习惯这个称呼。
希腊 Hellas

幸好,古希腊语的巨大影响力,还是让遥远的东方文明古国中国,译对了国名。希腊这个国名的中文翻译,是个非常特殊的存在。站在我们的角度,实在看不出来这个国名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在希腊人看来,这是个令人十分惊奇的翻译,因为这是古典希腊语Hellas的音译。Hellas这个名字,相传源自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赫楞(Hellen),他是丟卡利翁和皮拉所生之子,神话中希腊人的祖先。Hellas演变到现代希腊语,写法都发生了改变,写作Elláda。
在明代,希腊的中文译名尚用拉丁语转译的“额里祭亚”,这一词和它的变体出现在晚明地理著作《职方外记》《坤舆万国全图》中。那么,现代汉语为何转用了Hellas的对应译名呢?这要从“睁眼看世界”的晚清说起。1833年10月,普鲁士人郭实猎在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期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向中国传递西方的历史、地理、科学等诸多知识。郭实猎是个爱好古典历史的人,向中国推荐了希腊的古典语名词Hellas。他注意到汉字“希腊”两字的粤语读音helap很接近Hellas的读音,便将Hellas翻译为“希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影响了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等最早睁眼看世界的士大夫,他们在《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等最早传播西方历史地理的中文书籍中,引入了“希腊”这一译名。这三人的巨大影响力,让源于古希腊语的译名“希腊”取代了源于拉丁语的译名“额里祭亚”。
希腊人也一直致力于为己正名。1903年,一群在意大利维罗纳的希腊学生,建立了一个足球俱乐部。他们应一位古典学教授的要求,将俱乐部命名为希腊队(Hellas)。1919年,该队与同城对手维罗纳合并,并更名为希腊维罗纳队(Hellas Verona F.C)。它就是中国球迷熟悉的意甲常客维罗纳队。
二战以前,全世界只有中国和受中国影响的越南将这个遥远的国家称为“希腊”。有意思的是,二战之后,挪威为了与丹麦划清界限,修改了与丹麦语相同拼写的单词,也改用Hellas。所以说,能把希腊国名叫对的,真不超过三个国家。
到了现代,虽然希腊官方的简写国名是Elláda,但在重大场合,该国也喜欢用Hellas相关词汇,宣传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希腊奥林匹克委员会的英语官方名称为Hellenic Olympic Committee。影响重大的运动项目中,该国的篮球国家队队服、足球国家队队服上面也是写着Hellas这个具有辨识度的名词。这个让大多数国家观众不理解的Hellas名词,中国观众显然一看便能理解。为了体现两国历史渊源,希腊还在上海建立了中希文化交流中心希华馆,其英语名称就写作Hellas House。
(责编:刘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