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思笃行 传承创新
作者: 宋士统
作为一名深耕基础教育三十余载的教育工作者,我始终秉持“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从乡村教师到学校管理者,一路探索、实践,致力于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打造兼具文化底蕴与时代特色的现代化名校。
在阳谷县石佛镇小学任职期间,我秉承“特色立校、文化育人”的理念,通过科学规划与创新实践,构建了“习惯养成”“写字教学”“教育科研”“校本课程”四大特色体系。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以孟母祈蚕祠、鲁庄造纸古迹及现代工业为依托,打造了“母教文化”“四大发明”“工业文明”等家国情怀课程体系,并融合3D打印、激光雕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有机融合。这一实践成果不仅获省级展示推广,更在市级重大课题答辩中获得高度认可,学校因此获评“山东省课程实验基地”。
此外,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先后获得“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省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充分展现了学校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卓越成就。
2023年3月,履职阳谷县南街小学后,我立足学校发展实际,从战略规划入手,着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科学谋划发展蓝图,明确办学方向
校长的首要职责是为学校的发展把舵定向。在深入调研学校历史底蕴、办学优势及周边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学校确立了“传承+创新”的发展思路,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办学宗旨,以“保护天性、尊重人性、培养社会性”为办学理念,以“学生学习开心、教师工作舒心、家长社会放心”为办学目标。
何谓传承?传承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阳谷县南街小学是历史名校,古香古色的校门和院墙,自带一种古文化的厚重,且周边有狮子楼、紫汇湖、文庙等古建筑风格的景点,这些都给学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无形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在种类繁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学校选择了书法和武术两类,作为学校的特色和亮点。书法方面,开展“我的校名我来写”活动、联盟校迎国庆书长卷、书法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练字的兴趣。武术方面,学校连续三年的四月都举办武术节,县教体局正科级领导干部张庆生和我也分别上台表演了节目,目的是传递“强身健体、健康生活”的理念,呼吁全体师生参与武术锻炼。五月、十一月,学校分别举行所有班级全体学生武术操会操比赛。阳谷县南街小学的学生都会写毛笔字、会练五步拳和武术操,书法和武术已成为学校的特色和亮点。
“创新”创什么?就是人工智能教育。阳谷县是聊城市唯一的省级人工智能试点县,学校组建无人机、创意编程、拼装搭建社团,并先后参加聊城市无人机比赛、科技小制作比赛、市级信息素养赛、中国芯助力中国梦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国赛及信息素养国赛等各级各类比赛,均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创建特色校园文化,赋能学生全面发展
(一)环境提升
学校实施校园环境美化工程,校门增设双彩电子屏,动态展示教育教学活动。操场舞台、教学楼通道铺设人工草坪,教室加装防撞墙裙,地面更换塑胶地板,为学生营造安全舒适的学习空间。厕所卫生改造升级,安装小便池及智能冲水系统,彻底解决异味问题,提升校园卫生标准。优化功能分区,1至3层为教学区,4至5层设多功能室(微机室、书法室、实验室等),提升空间利用率,减少课间安全隐患。
(二)文化浸润
开展“最美笑脸”征集活动,打造校门笑脸墙,以“你好”礼仪培养文明习惯。操场增设武术沙袋,墙面悬挂“文武双修 德才兼备”标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门厅设置地球仪,配“胸怀祖国 放眼世界”主题墙,激励学生做“阳光、自信、担当”的新时代少年。打造“翰墨飘香”文化长廊,展示优秀师生书法作品,增设11个命名读书角,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开展阅读打卡及“小院士”评选活动,构建全员阅读生态。
同时,学校联动新建县图书馆资源,深化“大阅读工程”,助力“书香阳谷”建设。
三、优化管理服务,提升教育效能
(一)转变作风,优化服务
落实“转作风、抓规范、提效能”要求,建立“领导班子服务中层、中层服务教师、教师服务学生”三级服务体系,形成全员育人格局。
(二)科学管理,激发活力
民主制定绩效考核、评优评先及职称评聘方案,确保公平、公开、公正。实施教师分层培养计划,老教师发挥余热,不留遗憾;中年教师明确目标,持续奋斗;青年教师规划成长路径,争当教学能手。
(三)深化教学改革
首先,重组校级教研团队,由市、县名师领衔。其次,全面扎实推进大单元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最后,实施全学科阅读工程,赵艳红老师工作室培养10余名骨干教师。
(四)强化师资培养
推行“自主报名+二次培训”机制,确保学以致用;建立“线上+线下”混合研修模式,提升培训实效;定期举办教学基本功大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五)加强人文关怀
提供便民服务,配备打气筒、流动雨伞、充电插排等;实施弹性管理制度,为特殊困难教师调整作息;举办趣味运动会、荣退仪式、元旦晚会等文艺活动,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凝聚力。
通过以上制度,目的是构建和谐愉悦的工作学习环境,让教师在心情舒畅、身体健康的基础上,享受工作带来充实感和成就感,实现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同频共振。
四、五育融合促发展,活动育人显成效
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五育并举”理念:以德育铸魂、体育强身、美育润心、劳育砺志,让智育在全面发展中自然达成。我们深谙“教育在细微处,成长在活动中”的真谛,精心构建贯穿全年的特色活动体系:
三月学雷锋树新风
四月武术文化节展英姿
五月合唱艺术节亮歌喉
六月“六一”文艺汇演绽童真
十月“书长卷”庆华诞抒情怀
十一月科技创想节启智慧
十二月迎新年合唱赛聚欢乐
元月翰墨迎春送祝福
通过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育人实践,校园焕发出“三声朗朗”的蓬勃气象——欢笑声、歌唱声、读书声相得益彰。
教育就是交心。作为校长,我主动与学生做朋友。为了倾听每名学生的心声,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三年来收到学生来信上千封。不论是课业困惑还是成长烦恼,我都亲笔回复,用温暖文字为学生点亮心灯。作为书法爱好者,我将艺术融入育人工作。利用业余时间书写“志存高远”“天道酬勤”等励志书法作品,奖励给进步学生。这些墨宝不仅挂在教室,更刻进学生的心里。我给三年级开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思政课,摒弃说教,用生动故事诠释家国情怀,深受学生的喜欢。学生说:“校长的课就像聊天,不知不觉就懂得了很多道理。”从信箱到课堂,从笔墨到心田,我想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教育的真谛——唯有真心才能唤醒真心,唯有热爱才能传递热爱。
一年来,学校在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山东省绿色校园”“阳谷县五四红旗团支部”“阳谷县教育教学进步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充分展现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我本人多次分享“特色办学”等实践经验,并得到推广和复制,我县靠近运河、黄河的三处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已有省级优秀课例出现。我校现在和阳谷县石佛镇小学进行着“共建联盟校型教育集团”探索,正在为城乡共建协同提升积累经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先后获得山东省双减工作先进个人、市级师德标兵、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市级教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专业发展上,已在国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并于去年获得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参与省市级课题10余项,体现了在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方面的持续探索。
荣誉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作为一校之长,我必将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奋力谱写阳谷县南街小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我将以赤诚之心坚守教育报国初心,以实干之姿勇担立德树人使命,真正实现“孩子学习开心、教师工作舒心、家长社会放心”的办学目标!
(作者单位:阳谷县南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