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强国背景下河北沿海城市海洋生态效率与时空分异

作者: 李承熙 田晓彤 刘丁菲 单柏

海洋强国背景下河北沿海城市海洋生态效率与时空分异0

中图分类号:P76;X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6755(2025)07—0070—03

Marine ecological efficiency and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of coastal cities in Hebe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rine power*

LIChengxi,TIAN Xiaotong,LIUDingfei,SHANBai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cean College,Qinhuangdao O66oo3,China)

Abstract:Based on questionnaire survey data from five categories of marine一related employee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in Qinhuangdao,Tangshan and Cangzhou cities (Hebei Province),establishes an evaluation framework encompassing seven dimensions,including input一output efficiency and marin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to conduct a dynamic analysis of marine ecological efficiency from 2O2O to 2024 and explore its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patterns. Key findings reveal: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putoutput indicators among the three cities;mar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fforts remain overly reliant on awareness campaigns,with underdeveloped publ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s;while ecological efficiency demonstrates overall improvement, regional disparities initially narrowed but later expanded, trending towards high-eficiency balanced development; higher-efficiency zones clustered northward without formed a collaborative network,exhibiting macro-level multidimensional mechanisms for marine ecological monitoring,assessment,early warning,and governance,alongside micro-level targeted measures to address identified inefficiencies.

Key words:marine ecological eficiency;expected output; Hebei Province;spatial-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资源开发的形势下,海洋生态效率成为关键研究领域,主要围绕渔业经济效率评估,狄乾斌等[1评测中国海洋效率时空差异及与产业结构的响应关系,探究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的空间关联;孙康等[2研究沿海11省市渔业经济效率并分析影响因素;梁盼盼等3对经济效率进行测算评价。在研究方法上常运用数据包络分析[4]及其拓展模型[5-6],借DEA模型[7-8]衡量海洋生态系统效率;邵春雪等[9揭示环渤海地级市效率空间演变规律;徐胜等[10]基于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度2011—2021年效率时空演变特征。本文以河北省沿海地级市为研究对象,理论层面构建动态评价体系,实践层面考察效率时空分异制定差异化政策,推进海洋可持续发展。

1调查实施及效率评价

1.1 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评估体系,从资源消耗、非期望产出碳排放、期望产出、海洋感知4个维度考察河北省沿海城市的时空差异。调查覆盖3市35个县级行政区的五类涉海行业人员及公众。通过预调查验证抽样方案与问卷可行性,经信效度分析优化问卷。

1.2 问卷收发与数据处理

采用分层和多阶段抽样结合的抽样方法。调查遵循自愿原则,筛除无效问卷、标注异常答卷并提醒补填。网调严格保密信息,事前告知用途,设专用邮箱处理反馈。经严密质控,有效回收率 93.9% (涉海314份,涉海率 1.78% )。样本数据经游程检验( Z=0,201 P=0.741) ,观测值序列随机性未被证伪( a=0.05 ,符合调研要求,结论具有较强说服力与推广价值。

1.3 评价结果

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涉海设备更新差异化,均存在资源粗放利用现象。环保方面,三市的环保设备虽普及率不足,但三市的碳排放均有所下降。目前,三市海洋经济向好,生产总值上升,碳汇能力稳中有扩,治理投入增加,超半数常见海鲜价格略有上涨。

2海洋生态效率时空分异解析

2.1海洋生态效率值分析

从资源投入、环境消耗和经济效益三个维度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将样本结果折合为七要素层指标,得2020—2024年海洋生态效率值,见表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hyby20250720.pd原版全文

海洋强国背景下河北沿海城市海洋生态效率与时空分异1
表12020一2024年海洋生态效率值

由表1可知,2020年,除秦皇岛市以外,沧州市、唐山市的海洋生态效率值整体偏低,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海洋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的损耗高于其修复能力。

2021年,唐山市的海洋生态效率值较2020年有较大提升,但秦皇岛市的海洋生态效率值有所下降,三市的海洋生态效率值均未达1,仍然处于较低效率水平。

2022年,沧州市海洋生态效率值虽然呈现出升高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效率水平,未出现显著提升,这说明区域发展对海洋生态的压力尚未缓解。秦皇岛市和唐山市的海洋生态效率值相较于2021年有所下降,这可能与其经济活动逐步恢复,工业排放和资源消耗有所增加有关。

2023年,沧州市的海洋生态效率值较2020年、2021年显著提升,达到了0.85,这与政府加大了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整治力度有直接关系。秦皇岛市的海洋生态效率值呈现回升趋势,但尚未达到2020年水平。唐山市的海洋生态效率值较2022年有所回升,但依然处于较低效率水平。

2024年,除沧州市海洋生态效率为0.92之外,秦皇岛市和唐山市的海洋生态效率都超过了1。政策与技术协同效应的释放,清洁技术和环保技术的广泛应用,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使三市的海洋生态效率值在2024年显著提升。这显示出政策驱动质变与陆海统筹的关键性。

2.2海洋生态效率值时空演化趋势

图1展示了2020—2024年河北省海洋生态效率时间演化过程。图1(a)显示2020—2022 年效率平均值先升后降,2023年上升,2024年达0.9以上较高效率水平,效率离散程度逐年递减,2024年稍有回升。

图1(b)采用核密度函数进一步揭示效率时序动态分布特征,并利用MATLAB软件绘制曲线。从空间分布看,曲线中心显著右移,效率水平持续提升且提速较快。从峰值特征看,分布峰值在样本期间呈现稳步上升态势,波峰形态从宽峰向尖峰转变,各地区效率分布差距正逐步缩小。

海洋强国背景下河北沿海城市海洋生态效率与时空分异2
图12020一2024年海洋生态效率演化趋势与波动特征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2020-2024 年,三市的海洋生态效率值出现先降后升、降中有升的波动。政府对环保政策的持续推进和执行,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有效整治,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组织和社区活动的增多等多种因素,使三市的海洋生态效率值在2024年有了显著提升。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压力的增大对海洋生态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三市的海洋生态发展中依然存在问题:三市投入产出指标差异显著,区域协同有序化格局尚未形成,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各市在政策、产业和技术应用方面的差异对效率产生影响;公众参与浅层化,企业未建立碳汇激励机制,需针对性施策实现效率经济双贏的可持续发展。

3.2建议

一是构建监测评估预警与管控处理一体化机制。对唐山等工业城市实施阶梯式排放限值,三市差异化定位减少同质竞争。二是推进设备升级与能源结构优化,淘汰高耗能引入物联网监测;提高电动渔船设备应用比例降低化石燃料消耗,推动绿色转型。三是助力企业低碳发展与产业调整,提高海洋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占比。鼓励秦皇岛港口申请低碳补贴,支持其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实验室攻克碳捕集等技术。四是促进区域协同,建设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渔业资源调配等数据互联互通,共享碳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狄乾斌,梁倩颖.中国海洋生态效率时空分异及其与海洋产业结构响应关系识别[J」地理科学,2018,38(10):1606—1615.

[2」孙康,季建文,李丽丹,等.基于非期望产出的中国海洋渔业经济效率评价与时空分异[J].资源科学,2017,39(11):2040—2051.

[3]梁盼盼,俞立平.中国渔业经济投入产出绩效分析:基于1999—201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J].科技与管理,2014,16(2):21—26,43.

[4]许亮,徐忠.中国海洋生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与Tobit模型的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36(9):89-95.

[5]薛诚,王小华,付秀梅.中国海洋生态效率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要素分析[J].海洋通报,2022,41(4):451—460.

[6]盖美,展亚荣.中国沿海省区海洋生态效率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9,39(4):616—625.

[7]刘嘉玥,王洋.碳中和目标下海洋生态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生态经济,2024,40(3):155—159,178.

[8」刘继为.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海洋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及优化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2):8—16.

[9]邵春雪,陈小龙,张洁,等.碳汇视角下海洋生态效率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以环渤海地级市为例[J].海洋与湖沼,2024,55(2):409—418.

[10]徐胜,季倩芸.沿海地区海洋渔业生态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BM—Tobit模型[J].中国渔业经济,2023,41(5):78-88.(收稿日期.2025—04—30)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hyby20250720.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