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政与管理 | 夏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 为提升水产养殖病害防控技术,规范水产养殖生产过程,减少水产养殖病害,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夏季水产养殖生产稳定,保障水产品市场供给,现研究提出夏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供各地参考使用。 一、苗种和养殖生产 (一)鱼类 1.苗种培育 苗种放...
研究与探讨 | 渤海湾春、夏、秋浮游动物群落时空变化特征 摘要:为了解渤海湾浮游动物群落的时空分布,于2017年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0月)在渤海湾近岸海区进行浮游动物群落特征调查。结果显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生物量及其他生态特征均呈现显著的季节性差异。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5大类群...
研究与探讨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治疗对虾白斑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摘要:运用Herb,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黄芪(Astragali Radix)活性成分13一羟基一9,11一十八碳二烯酸的潜在靶点,并结合 DisGeNET、GeneCards、O...
研究与探讨 | 一株耐低温抗盐碱异养硝化菌株CS-6的除氮特性研究 摘要:低温、高盐碱等环境会影响微生物硝化活性,降低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去除效率。从冷水鱼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中分离出一株异养硝化细菌 CS-6 ,经16SrRNA基因测序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us)。对其除氮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
研究与探讨 | 沼液、沼渣在肥水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摘要:通过设置不同的试验组,对水体中的水质指标和浮游植物群落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沼液在肥效方面与鸡粪具有相似性,能够增加养殖水体浮游植物种群密度,且高浓度组比低浓度组增加效果明显,这说明沼液能够有效提高水体的肥力,促进浮游植物的繁殖,...
研究与探讨 | 不同环境下单环刺鎰出皮率及营养成分比较 摘要:以单环刺(Urechisunicinctus)作为试验对象,系统比较了大连市、河北省、山东省(三种地理生长环境)以及池塘养殖与野生(两种养殖模式)条件下,单环刺鎰的出皮率和粗营养成分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三种地理环境单环刺鎰出皮率呈山...
研究与探讨 | 喀腊塑克水库哲罗鲑幼鱼放牧式养殖试验研究 摘要:为了探索哲罗鲑幼鱼(Hucho taimen)放牧式养殖的科学依据,推动养殖技术优化推广与产业可持续发展。详细阐述其生物学特性与现有养殖模式,并聚焦新疆喀腊塑克水库开展放牧式养殖试验。结果显示,该养殖方式具有可行性,幼鱼生长速率良好、...
研究与探讨 | 遥感技术在典型海湾海域使用动态识别中的研究 摘要:为了提升典型海湾海域使用动态识别的精度与效率,本研究分析了多源遥感影像在港口作业区、滩涂缓冲区、海洋养殖区等典型用海类型判别中的适用性,并以胶州湾为研究区域,整合了多源遥感数据(Sentinel一1、Sentinel-2及MODIS)...
研究与探讨 | 一种淡水养殖用过滤型套式网箱的应用示例 摘要:为解决整体式传统养殖网箱因难以清理而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用传统网箱、框板、U型板、U型滑槽、滑杆等组件,通过连接结构、固定结构、控制结构、赶鱼装置设计一种过滤型套式网箱,以期为保护水环境提供一种可行性措施,加快改变现阶段水产养殖机...
检验与检测 | 渔业船舶检验标准对渔业养殖安全运输的影响 摘要:科学合理的渔业船舶检验标准是保障养殖产品安全运输的重要基础,对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现行检验标准的实施情况及其对养殖产品运输安全的影响,提出了建立完善的检验制度、强化检验执行力度、创新监管模式和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等完善...
增殖渔养殖 | 日本对虾、黑鲷混养试验 摘要:针对高温期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病毒病高发导致的减产问题,开展了分段式混养日本对虾、黑鲷(Sparus macrocephlus)试验。通过“前期单养虾(4月)、中期虾—鱼混养(5一8月)、后期单养鱼...
增殖渔养殖 | 北戴河沿海“青农2号”海湾扇贝养殖效果评价 摘要:为全面了解北戴河沿海新引进“青农2号”海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与原主养品种的生长差异与养殖效果,2024年,在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人造河海湾扇贝养殖区进行了扇贝养殖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青农2号”具有生长速...
增殖渔养殖 | 沧州地区海参与斑节对虾池塘轮养模式研究 摘要:针对沧州地区传统海参单养模式弊端,探讨海参与斑节对虾池塘轮养模式,为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研究沧州地区海参与斑节对虾池塘轮养模式,即每年4—7月投放斑节对虾苗养殖,10月中旬至次年4月投放海参苗养殖。该轮养模式充分...
增殖渔养殖 | 北方地区海水池塘美洲帘蛤“四位一体”生态混养技术 摘要: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传统单养模式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及病害频发等问题,在结合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与养殖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美洲帘蛤(Mercenaria mercenaria)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日本对虾(Pe...
增殖渔养殖 | 黄渤海水域栉孔扇贝养殖中治理污损生物的策略 摘要: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是黄渤海水域的重要经济种类,也是烟台水产养殖户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随着区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和投放密度的增加,污损生物导致扇贝养殖减产情况频发。本研究通过分析污损生物的种类,提出了在当前技术...
增殖渔养殖 | 黑斑蛙养殖关键技术与常见病害防治 摘要:黑斑蛙(Pelophylaxnigromaculatus)是蛙科侧褶蛙属中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物种,因其肉质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及低胆固醇的特点,而兼具食用和药用价值。近年来,我国人工养殖黑斑蛙的规模迅速扩大。然而,由于养殖技术...
环境与资源 | 南美白对虾两种养殖模式水体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 摘要:试验设置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uannamei)流水式养殖模式为对照组(C组),零排水养殖模式为试验组(F组和S组),每组5个水泥池,养殖密度300尾 ,养殖周期 60d 。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两种模式水体微生物群落存...
环境与资源 | 2021一2023年潮白新河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状况 摘要:2021年至2023年,对潮白新河水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监测,监测指标包括pH值、铜、锌、砷、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溶解氧。监测结果表明,pH值、总氮、铜、锌的年度平均值呈逐年降低趋势;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砷、石油类2021...
环境与资源 | 智能化渔业养殖技术在水生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摘要:在为期12个月的标准化养殖池塘智能化养殖技术试验研究中,通过构建智能化监测控制系统,实现水质参数的实时监控与调节。试验结果显示,溶解氧与氨氮等关键指标较传统养殖模式分别提升 32% 和降低 45% ,单位产量耗水量降低 28% ,养殖...
调查与分析 | 海洋强国背景下河北沿海城市海洋生态效率与时空分异 摘要:基于河北省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五类涉海就业人员及公众的问卷调查数据,构建含投入产出、海洋感知等七项内容的考察体系,对 2020—2024年海洋生态效率开展动态分析,探究时空演变规律。研究表明:三市投入产出指标差异显著;海洋环保行动侧...
调查与分析 | 遗传技术在水产养殖领域运用分析 摘要:遗传技术在多个领域中广泛应用,在水产养殖领域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可促进水产养殖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高,也能促进整体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利用遗传改良技术培育出抗病能力强、适应多种气候变化的鱼类品种,使鱼类养殖业实现可持...
专论与综述 | 数字经济背景下济宁市渔业现代化建设的探究 摘要:济宁市拥有58个国家级和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淡水渔业养殖面积达 340.67km2 ,位居全省首位。部分区域已就智慧渔业展开探索,如微山县建设了智慧渔业车间,任城区则建立了数字化渔业育繁推基地。为推动全市渔业的数智化进程,助力渔业实现...
专论与综述 | 产地水产品抽样工作关键点及常见问题分析 摘要:为进一步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的水平,结合水产品抽样工作的实际经验,系统梳理了抽样工作的关键点,包括抽样人员的职责分工、抽样前的准备工作、抽样过程中的沟通与操作规范、样品的现场处理与保存等。同时,分析了抽样工作中常见的几类问题,如...
专论与综述 | 辽宁省渔业法治发展现状研究 摘要:渔业法治是发展渔业经济、振兴渔村的重要支柱。为了解目前辽宁省依法治渔、依法兴渔的现状,更好地落实党中央关于现代渔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提高辽宁渔业发展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产品和良好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从渔村法治发展、渔业资源法治管理...
专论与综述 | 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在渔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在渔业管理中的重要应用,为渔业管理带来了重大的变化。通过介绍该系统的感知层技术、网络层技术、数据处理与管理层技术等关键技术架构,并结合相关案例从实时定位与跟踪、渔业资源监测与评估、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
专论与综述 | 芽孢杆菌在提高水产动物抗病免疫中的应用 摘要:通过综述芽孢杆菌属细菌作为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详细讨论多项相关研究,展示其对水产动物免疫力、抗细菌能力和生长性能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研究证明,多种芽孢杆菌属细菌通过提高饲料利用率、应激反应能力、免疫反应和疾病抵抗力,以及改善水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