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船舶检验标准对渔业养殖安全运输的影响
作者: 姜永恒 姜文晓 杨超 郑香港 侯世民DOI:10.3969/j.issn.1004-6755.2025.07.009
中图分类号:U671;S9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6755(2025)07—0037—03
The influence of fishery vessel inspection standards on safe transportation of fishery aquaculture
JIANG Yongheng1, JIANG Wenxiao1,YANG Chao1 , ZHENG Xianggang1,HOU Shimin (1.Yantai Zhifu District FisheryVessel Inspection Center,Yantai 264Ooo,China; 2.Yantai Zhifu District Modern Mar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motion Center,Yantai 264Ooo,China)
Abstract:Scientifically reasonable inspection standards for fishing vessels are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ensuring the safe transportation of aquaculture products and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ishing industry. By analyz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ent inspection standards,and their impact on the transportation safety of aquaculture products,this paper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inspection system, strengthen inspection execution,innovate regulatory models,and promote industri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Key words:fishing vessel; inspection standard;aquaculture ;safe of transportation
随着全球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渔业养殖产品的安全运输日益成为保障产业链稳定的关键环节[1]。渔业船舶作为水产养殖产品运输的主要载体,其安全性能直接影响养殖产品的质量和运输效率。渔业船舶检验标准作为规范船舶设计、建造、维修和营运的技术依据,对确保渔业养殖产品的安全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1渔业船舶检验标准现状分析
1.1渔业船舶检验标准体系概述
1. 1.1 法律法规基础
我国渔业船舶检验工作主要依据《沿海小型船舶检验技术规则(2016)》、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28号《渔业船舶检验管理规定》[2]等法律法规开展。这些法规明确了渔业船舶检验的法律地位、检验范围、检验程序等基本要求,为渔业船舶检验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1.1.2技术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渔业船舶检验技术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个层次。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如《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远洋渔船2015)》是最基本的技术依据,涵盖了船体结构、轮机设备、消防设施、救生设备、通信导航等多个方面。行业标准如《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船长大于或等于 12m 内河渔业船舶2017)》则针对特定类型船舶提出了具体要求[3。此外,各地区还根据本地区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形成了多层次的标准体系。
1.2 检验标准实施情况
当前,我国渔业船舶检验标准的覆盖面已取得显著进展,大部分渔业船舶已纳入检验体系,接受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确保了船舶的基本安全性能,主要检验指标见表1。特别是在重点水域和主要航线,渔业船舶检验标准执行较为严格,有效防范了安全事故的发生4
随着检验标准的持续推进实施,近年来我国渔业船舶安全性能明显提升,事故发生率显著下降。标准化的检验程序和严格的技术要求使得船舶结构强度、救生消防设备、通导设备等关键安全指标得到有效保障。尤其在远洋渔船和大型养殖运输船舶领域,检验标准的有效实施为保障海上运输安全、降低养殖产品损耗率提供了重要支撑[5]。同时,检验标准的实施也推动了渔业船舶制造业的技术升级,促进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注:指标标准值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28号《渔业船舶检验管理规定》。
2渔业船舶检验标准对养殖安全运输的影响分析
2.1 对船舶安全性能的影响
渔业船舶检验标准对船体结构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船体材料、结构强度、水密完整性等方面。这些标准的有效实施能够确保运输船舶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适应不同海况下的航行要求,减少因船体结构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hyby20250710.pd原版全文
检验标准对船舶主机、辅机、操舵装置等机械设备的功率、可靠性、维护保养等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要求的落实能够确保船舶动力系统和操控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船舶的机动性和应急反应能力[5],为养殖产品的安全运输提供可靠的动力保障。
2.2对养殖产品质量的影响
渔业船舶检验标准中关于活鱼舱、氧气供应系统、水质处理设备等的规定,直接影响养殖产品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环境[。符合标准的运输船舶能够为养殖产品提供适宜的温度、溶氧量和水质条件,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和死亡率。
检验标准对船舶航速、燃油系统、备用动力等方面的要求,保障了船舶的续航能力和航行速度,缩短了养殖产品的运输时间。这对于保持养殖产品的新鲜度和活力至关重要,特别是一些对时间敏感的高价值养殖产品。
2.3 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渔业船舶检验标准对船舶机械设备的排放标准、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装置等提出了环保要求。这些标准的实施有助于减少船舶污染物排放,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维护养殖区域的水质安全。
检验标准中关于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规定,如船底清洁、压载水处理等要求,有助于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将有害生物带人养殖区域,保护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维护养殖环境的安全。
3完善渔业船舶检验标准体系的对策建议
3.1建立完善的检验制度
为强化渔业船舶检验工作,推动渔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企业需构建一套科学完备的船舶检验制度,以此提升检验工作的全面性与系统性。而构建这一制度,首要任务是精准确定渔业船舶的检验周期。
渔业船舶在航行与作业过程中,会持续受到海水侵蚀、风浪冲击、设备磨损等各类外界因素的干扰,进而引发不同程度的损坏[。这些损坏往往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难以提前精准预判。鉴于此,在开展渔业船舶检验工作时,明确检验周期并合理划分大、小周期显得尤为关键。在小周期检验阶段,检验人员主要聚焦于船舶的基础性项目,例如检查船舶的外观状况、确认救生设备是否齐全可用、查看航行信号灯能否正常工作等,通过这些基础检验确保船舶具备基本的运行条件,保障日常作业安全。而在大周期检验时,则需对船舶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检查,涵盖船体结构强度、动力系统性能、电气设备安全性等核心内容,旨在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防止因船舶故障引发安全事故[8]。这种根据检验周期合理分配检验任务的方式,既能有效降低因船舶突发损坏带来的运营风险,又能显著提升检验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使检验工作切实达到预期效果。
除了明确检验周期,检验人员还需清晰掌握渔业船舶检验的具体项目[9]。明确检验项目不仅能为检验人员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引,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确保检验工作无遗漏、全覆盖,全方位保障渔业船舶的适航性与安全性。
3.2强化检验执行力度
加强渔业船舶检验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建立检验人员定期考核和资质认证制度,确保检验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10]。同时,改善检验人员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增强职业吸引力,稳定检验队伍。
引入先进的检验技术和设备,如无损检测、远程监测等,提高检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优化检验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检验效率[]。针对不同类型的养殖运输船舶,制定差异化的检验方案,做到精准检验、科学检验。
3.3 创新监管模式
建设渔业船舶检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检验数据的电子化记录和动态管理。推广应用船舶远程监测技术,实时掌握船舶状态和运行参数,提高监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12]。建立检验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各部门间的信息互通和协同监管。
鼓励行业协会参与渔业船舶检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监督,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13]。支持保险机构将检验结果与保险费率挂钩,构建经济激励机制。发动群众参与监督,设立举报渠道,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管格局[14]。
3.4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将渔业船舶检验标准的提升与渔业养殖产业升级有机结合,以标准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需求促进标准优化[15]。鼓励发展符合先进检验标准的现代化养殖运输船队,淘汰落后运输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探索将渔业船舶检验与水产品认证有机结合,建立从养殖到运输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推行"检验合格船舶 + 认证水产品”的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4结语
随着渔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持续进步,渔业船舶检验标准体系的完善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关注渔业船舶检验标准的发展动态,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优化和完善标准体系,以适应渔业发展的新需求。同时,加强检验执行力度,创新监管模式,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将为渔业船舶的安全运营、养殖产品的安全运输以及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有望构建一个更加安全、高效、环保的渔业船舶检验标准体系,推动我国渔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春松,顾长智.深远海渔业养殖设施检验相关条款研究[J].中国海事,2024(2):50-52.
[2]渔业船舶检验管理规定[N中国交通报,2019—12—30(16).
[3]王龙.基于风险理论的营口市渔业船舶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大连海洋大学,2018.
[4]高晓霞.广东四地启动渔船检验“检管分离"试点J].海洋与渔业,2016(10):20.
[5]王思佳.加快“化学融合”,力促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访中国船级社副总裁钟小金[J.中国船检,2020(4):14—19.
[6]蒋春林.某挖泥船增加船型标志的检验实例[J].中国船检,2024(7):97—99.
[7]高增云,李富玺.加快验船师队伍建设的建议[J].水运管理,2021,43(12):20-21,24.
[8]王辉,内河船舶检验质量控制措施[J]船舶物资与市场,2021(8):43-44
[9]曹建军.国内渔船用产品检验思考和建议[J].中国船检,2021(7):89-91.
[10]薄怀东,陈华祥.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渔船检验质量[J].中国设备工程,2021(7):157—158.
[11]张涛.浅谈新规则下如何提高渔船检验质量[J].河北渔业,2021(3):36-37,41.
[12]郑文博.现阶段船舶检验与船舶安全检查相关问题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16):2-4.
[13]刘海莉,船舶检验中的几点思考[J].船舶物资与市场,2020(12):99—100.
[14」段穷,裴兆斌,郭昕黎,影响我国渔业船舶适航行为的法律责任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3):354-357.
[15」陈一忱.推进船舶检验高质量发展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J].中国海事,2021(10):6—7.(收稿日期.2025—04-0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hyby20250710.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