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海水池塘美洲帘蛤“四位一体”生态混养技术

作者: 汉景明 梁娟 焦伟 马克波

中图分类号:S9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4—6755(2025)07—0050-03

"Four-in-One” ecological polyculture technology for the Mercenaria mercenaria in northern coastal aquaculture ponds

HANJingming,LIANG Juan,JIAO Wei,MA Kebo (Rizhao InstituteofOceanographyand Fisheries,Rizhao 276826,China)

Abstract:To address issues such as resource wastage,environmental pollution,and frequent disease outbreaks caused by traditional monoculture practices in northern China, an ecological polycultur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featuring the Mercenaria mercenaria , Penaeus monodon , Penaeus japonicus , and Scylla serrata. Building on the climatic and aquaculture conditions of northern China,this study validated the feasibility and practicality of an innovative "Four-in-One" ecological polyculture model—combining shrimp,crab,clam,and seaweed. The findings provide a technical foundation for advancing sustainable coastal aquaculture in northern China.

Key words:Northern; seawater pond; Mercenaria mercenaria ; ecological polyculture technology

美洲帘蛤(Mercenariamercenaria)又称硬壳蛤、北方帘蛤或小圆蛤,是埋栖型双壳类[1],最佳生长温度在 北方地区海水池塘美洲帘蛤“四位一体”生态混养技术0 左右,美洲帘蛤对盐度的耐受力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是一种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的贝类。

本生态混养技术方案中,试验地点为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试验池塘;养殖时间为2023年1—12月;养殖面积合计 1.5hm2 ;养殖管理模式采用美洲帘蛤、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三疣梭子蟹(Scyllaserrata)与藻类组成的虾—蟹—贝—藻“四位一体"复合生态系统[2]。

1养殖前期

1.1 池塘条件

在背风、向阳、泥沙底质的沿海滩涂区域,选择养殖面积每个 0.4~0.6hm2 的方形或长方形池塘,池塘底质为泥沙质,要求水质良好、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池塘坡度比一般为 1:2.5 ,水深1.5~2.0m 。水源水质达到《海水水质标准》[3],盐度适宜,供水方便,池塘设有单独的进水口与排水口,保证夏季高温期底层水温稳定在 25~28C 。

1.2 池底清理

冬季来临前,养殖收获出池后,将养殖池塘池底淤泥曝晒干燥,经清淤后将池塘底部翻深30cm ,开挖环形沟与中央沟,沟宽 3~4m ,深0.8~1m ,占总面积的 15%~20% ,为虾蟹提供栖息与避敌空间,清理完后曝晒备用。

1.3 池塘消毒

在2月底前天文大潮时进水。此时自然海水水质各种理化指标相对较好,鱼类等敌害生物的卵相对较少。经曝晒清淤后的养殖塘进水深度为0.8m ,在晴天中午用含有效氯 30% 的漂白粉按42g/m2 全池均匀喷洒消毒,经14d曝晒后调水养水。为控制藻类种类,可接入硅藻藻种。

1.4 水质调节

池水消毒约14d后,养殖池塘中的海水使用光和细菌等进行水质调节[4]。30d后,池塘中的有机藻类增多,主要藻类植物以硅藻为主,池塘水质颜色一般呈浅绿色或茶褐色。前期水位不宜过深,透明度保持在 30~50cm 左右。为控制藻类品种,可接入硅藻藻种进池。

2 苗种放养

2.1选苗

苗种的质量是养殖关键之一,苗种要选择规格一致的同批次苗[5]。美洲帘蛤选择外观新鲜、无异味、壳完好无损的苗种,虾苗应选择体表健康、活力好、胃肠饱满、经检测无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及肝肠胞虫(EHP)等病毒携带的苗种,三疣梭子蟹苗应选择无病害、体色正常、活力强、体表完好的苗种。

2.2 苗种放养

池水肥水调节后,从4月初开始放苗,苗种放养情况见表1。美洲帘蛤放苗用底播方式,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和三疣梭子蟹应将充气苗袋放置到池水中进行适应后投放,尽量避免小苗的应激反应。

北方地区海水池塘美洲帘蛤“四位一体”生态混养技术1
表1苗种放养情况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hyby20250714.pd原版全文

3日常管理

3.1 增氧设备

池塘配备 2.2kW 纳米增氧机2台。根据天气和池内情况,夏天一般在晚9点至早6点增氧,在炎热晴天中午和天气突变时也要增氧,避免池内缺氧。

3.2 水质和底质

3.2.1 水质的监测

放苗后,必须定期监测水质,根据水色、温度、天气等情况进行调节,使用微生态制剂调控藻类,保持菌藻间平衡。及时补充微量元素,把水的透明度调整在 30cm 左右,中期以黄褐色和绿色为好。透明度低于 20cm 需要减少肥水度,用EM菌,乳酸菌的类群,并使用芽孢杆菌调节,透明度高于 40cm 则要用氨基酸类、红糖类的肥水产品,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逐渐形成并培养生物絮团[8]。水色基本平衡后,要定期补充EM菌和乳酸菌[7]。

3.2.2 底质的改良

养殖池塘池底质改良,前期用芽孢杆菌生物底改,中后期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等强氧化类药物进行化学底改。

3.3pH值和溶解氧

调节池水 pH 值。虾蟹苗喜弱碱性环境,适宜 pH 值为 7.8~9.2 ,日变化不超过0.5为宜。可定期泼洒少量生石灰,起到调节 pH 值和消毒作用。当 pH 值过高时,加注新水以降低 ΔpH 值,并用乳酸菌、亚硫酸钠加红糖发酵后全池泼洒。

溶解氧一般保持在 5mg/L 以上,应及时测量溶解氧,并充分利用纳米微孔管进行增氧。

3.4 饵料投喂

小苗入池塘前期一般 5~10 d无需投喂,到斑节对虾入池时,因为入池密度高,应根据巡池观察虾苗胃的饱食情况在3d左右开始进行投喂。要在养殖池底部干净区域加设饵料台(每侧不少于两个)。每天观察饵料台的饵料情况,按情况每天增减饵料的投喂量,饵料以配合饲料为主。

3.5 生态控制

在投放美洲帘蛤后,加大用氨基酸类、红糖类的肥水产品用量,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保持水体藻类平衡。

6月中旬投放少量肉食性鱼类黑鲷,用以捕食病弱个体,减少交叉感染。

3.6 病害防治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10],提高苗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严格控制氨氮、亚硝酸盐等污染物的浓度,保持水环境的相对稳定,定期检测虾体病毒,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控制。

4收获

日本对虾收获出池时间在6月中旬,错峰提前上市效益可观。斑节对虾收获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三疣梭子蟹由于与斑节对虾产生竞争,公蟹收获应提前,在7月底至8月中旬以前,挂网捕获出池。母蟹在11月开始收获。美洲帘蛤11月收获上市。具体产出结果见表2。

北方地区海水池塘美洲帘蛤“四位一体”生态混养技术2
表2产出结果

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5结论

这种美洲帘蛤与斑节对虾、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生态混养技术,通过空间分层利用11(虾类中层活动、蟹类底层活动、贝类埋栖型生活)与饵料互补,组成虾一蟹—贝一藻类“四位一体”复合生态系统,通过优化池塘结构、调控水质、科学投喂及病害防控等综合管理[12]措施,实现水质调控、空间利用与经济效益的协同提升,同时这种生态健康养殖,减少了化学药物的使用,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普及实用性较强。

参考文献:

[1]林炫锋.硬壳蛤与长毛对虾土池混养技术[J].齐鲁渔业,2010,27(4):26—28.

[2]李金才,邱建军,任天志,等.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功能与效益分析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3):46-50.

[3]国家环境保护局.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S].北京:

[4」丁爱中,陈繁忠,雷剑泉,等.光合细菌调控水产养殖业水质的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2000(6):339—341,344.

[5]王小东,裴福良.如何挑选优质苗种[J].黑龙江水产,2008(4):21—22.

[6]王博雅,王力,刘美如,等.凡纳滨对虾3种主要病毒和虾肝肠胞虫在辽宁地区的流行情况分析[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7,32(2):150—154.

[7]孙志明.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重庆水产,2003(2):30-34.

[8]赵培.生物絮团技术在海水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11.

[9」季志斐,王广军,余德光,等.生物絮团对养殖水体水质和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5,24(4):503-512.

[10]孙克年,李冰.能提高鱼虾抗应激能力的饲料添加剂[J].饲料世界,2004(2):46-48.

[11」刘慧.海水养殖空间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12]金殿凯,刘君,韩克清,等.基于溶解氧的集约化养殖池塘水质综合调控措施探讨[J].科学养鱼,2017(4):17-18.

(收稿日期:2025—04—27)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hyby20250714.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