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地区海参与斑节对虾池塘轮养模式研究

作者: 吴齐 尹向辉 赵春龙 王青林 周斌 李萌

沧州地区海参与斑节对虾池塘轮养模式研究0

Study on the pond rotation culture model of sea cucumber and Penaeus monodon in Cangzhou region *

WU Q i1 ,YIN Xianghui²,ZHAO Chunlong³,WANG Qinglin4, ZHOU Bin1,LI Meng (1.Huanghua CityAquatic TechnologyExtension Station,HuanghuaO6lloo,China;2.BureauofAgriculture andRural Afairsof HaigangEconomicDevelopment Zone,TangshanCity,TangshanO6361o,China;3.HebeiAcademyofMarineandAquaculture Science,QinhuangdaoO662oo,China;4.HebeiNormal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QinhuangdaoOoo,China)

Abstract:In response to the drawbacks of the traditional sole sea cucumber farming model in the Cangzhou region,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ond rotation farming model of sea cucumbers and Penaeus monodon ,aim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local aquaculture industry.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pond rotation farming model of sea cucumbers and tiger prawns in Cangzhou,where tiger prawn larvae are stocked for farming from April to July each year,and sea cucumber larvae are stocked from mid-October to April of the following year. This rotation farming model fully utilizes the different growth habits and suitable environments of sea cucumbers and tiger prawns, effectively improving pond utilization and achieving optimal resource allocation. The pond rotation farming model of sea cucumbers and tiger prawns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sea cucumber;Penaeus monodon ; pond rotation culture; aquaculture

沧州市地处省东南部、平原东部的黑龙港流域,东部临渤海,拥有 129.7km 长的海岸线,滩涂资源丰富,为海水养殖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近年来,海参和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在北方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沧州地区的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据水产部门数据显示,2024年沧州地区海参年产量约 600t ,斑节对虾年产量达 220t 。但目前海参养殖多采用传统池塘单养模式,该模式存在资源利用率低、疾病频发、养殖效益低等问题。与相关专家和养殖户交流发现,轮养模式通过交替养殖不同品种,能充分利用水体资源,提升设施利用率,实现全年高效生产。因此,探索适合沧州地区的海参与斑节对虾池塘轮养模式意义重大。

1海参与斑节对虾池塘轮养模式概述

海参与斑节对虾的池塘轮养模式,是指在同一养殖池塘内,依据特定顺序和时间间隔进行海参和斑节对虾交替养殖。通常每年4—7月投放斑节对虾苗进行养殖,10月中旬至次年4月投放海参苗养殖。这种轮养模式充分利用了海参和斑节对虾不同的生长习性和适宜生长环境,有效提高了池塘的利用率,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2]。

2 轮养技术

2.1 池塘准备

池塘选址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利为主要考虑因素,面积为 2hm2 ,形状为长方形,水深 1.2~1.7m ,池塘两端或四周修建护坡[3]。

在投苗前 10~15d ,池塘需排干池水进行清淤,曝晒池底至龟裂,使用生石灰 230g/m2 或漂白粉 45g/m2 全池泼洒消毒,确保池塘环境清洁。投放海参苗前向池塘均匀放置附着基,为海参提供隐蔽和栖息地[4]。

2.2 水质调控

水质调控是轮养模式的核心环节,重点监测水体的溶解氧、盐度、 pH 值等数值。海参养殖盐度适宜范围为 27%~34% . pH 值为 7.5~8.5 .溶解氧 ⩾5mg/L ;斑节对虾养殖盐度需控制在15%~30‰ ,pH值和溶解氧与海参范围基本一致。海参主要以池中的天然饵料和底栖硅藻为食,良好的水质能保证饵料的生长和繁殖。使用微生物制剂(如EM菌、芽孢杆菌等)分解有机物,调节水体生态平衡,抑制有害菌的生长[5]。合理运用增氧设备,确保水体溶解氧充足,满足海参和斑节对虾的呼吸需求,为其生长创造优良的水质环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hyby20250713.pd原版全文

2.3 苗种投放

2.3.1 海参投放

从外地购苗培育成大苗,因较大规格的海参苗抵抗力较强,养成周期短,价格相对于小苗来说较高。在10月中旬选择体表无损伤、无溃烂,活动能力强的海参苗投放,投放的海参苗规格为体长 15cm ,约 4~20 头/kg,放养密度为900kg/hm2 ,采用均匀撒播的方式投放,确保海参苗在池塘中分布均匀,充分利用池塘资源[6]。

2.3.2斑节对虾投放

选择体长 1~1.5cm 的对虾苗,4月投放,放养密度为 4~7 尾/ 沧州地区海参与斑节对虾池塘轮养模式研究1 ,保证虾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饵料资源。在投放虾苗时应注意选择天气晴朗、水温适宜的时间段进行[]。

2.4 养殖阶段

2.4.1海参养殖

养殖周期为10月至次年4月,水温控制在0~20C 。冬季水温较低,水深保持在 1.7m 左右,以维持水温稳定;春季水温逐渐升高,水深保持在 1.2m 左右,有利于水体升温。

海参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需求存在差异。在幼参阶段,其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主要以底栖硅藻、绿藻等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藻类作为幼参重要的天然食物来源8,促进幼参生长和免疫力提高。成参阶段,海参对能量需求增加,可以适量添加自制研磨料和优质配合饲料,以满足海参生长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9,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益生菌等提升海参免疫力,减少病害发生。成参阶段的投喂频率上控制在每天 1~2 次,避免过度投喂造成水质下降。

每日巡查水质,重点关注溶解氧、盐度、pH值等指标,低温时期减少换水量,保持养殖水环境稳定;观察海参活动状况,如发现缩水、僵硬等病状,需及时分析病因并采取措施解决,病参需立即隔离,并且对水体进行消毒;观察投喂饵料剩余情况,根据剩余情况调整投喂量,避免残饵腐烂污染水质;检查养殖设施设备,例如进排水口是否通畅,增氧设备能否正常使用等。

2.4.2斑节对虾养殖

养殖周期为4—7月,斑节对虾对水温的适应范围较广,生长温度范围为 14~36C ,最适温度为 沧州地区海参与斑节对虾池塘轮养模式研究2 。斑节对虾养殖期间,需密切关注水质变化和虾苗生长情况。根据天气状况、虾苗的生长阶段和摄食情况调整投喂量[11],避免饲料浪费和水质污染。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尤其夏季暴雨频繁,雨水温度低,盐度低, pH 值偏酸,大量雨水涌入池塘会导致水温骤降、盐度和 pH 值大幅波动,引发对虾应激反应[12],此时要积极调节水质确保符合斑节对虾的生长需求。同时,加强日常管理,及时清理池塘中的杂物和残饵,保持池塘环境清洁。

2.5 病害防治

海参常见的病害有化皮病、腐皮综合征等,对于海参病害的预防,应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清洁、稳定,为海参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13]。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减少海参之间的竞争和疾病传播。在疾病治疗方面,一旦发现海参患病,应及时隔离病参,防止疾病传播。对于化皮病和腐皮综合征,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土霉素、恩诺沙星等,但要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药物残留对环境和海参造成危害。

在沧州地区,斑节对虾常见的病害是白斑综合征,对于白斑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现患病对虾,应及时捞出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毒传播。对白斑病应以预防为主,需要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溶解氧充足,控制好水温、盐度、pH值等水质指标[14]。

3 结果与分析

3.1 养殖结果

4月份,海参出塘,规格约为 0.4kg/ 头,体长

20cm ,产量约为: 33750kg/hm2 ,出塘价格为84元/kg,产值为2835000元/ ℏhm2 。海参作为一种高价值的水产品,其市场需求稳定,尤其在春季市场供应较少时,价格优势更为明显。7月份斑节对虾出塘,规格为 80~100 头/ kg ,产量约为3750kg/hm2 ,出塘价格约为110元/ kg ,产值约为412500元/ hm2 ,斑节对虾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能够在较短的养殖周期内达到商品规格。

3.2 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对沧州地区多个海参养殖池塘的走访调查,海参与斑节对虾的轮养模式在经济效益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3.2.1 收入增加

轮养模式实现了池塘的全年利用,增加了养殖效益,见表1。海参和斑节对虾市场价格较高,且在不同季节上市,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来源。春季海参上市时,市场供应少,价格可观;夏季斑节对虾出塘,正值市场需求旺季,两者结合,有效提高了养殖收益[15],由表1分析可知,轮养模式较单养海参增收 14.6% 。

沧州地区海参与斑节对虾池塘轮养模式研究3
表1海参与斑节对虾池塘轮养模式经济效益分析表

3.2.2 成本控制

轮养模式可以降低疾病风险、疾病防治成本,同时通过合理安排养殖周期交替养殖,能够提高池塘利用率,降低管理成本。此外,轮养模式下,池塘的基础设施(如增氧设备等)可以共用,减少了设备投资和维护成本[16]。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hyby20250713.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