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作者: 赵守万 卜令龙 卢愿 赵永飞 任卫国

文章编号:2096-8108(2025)04-0121-03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fruit productionarea in Shandong Province,Liaocheng City has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thedevelopmentofthefruit industryinrecentyears throughtheoptimizationofvarietystructure,theextensionoftheindustrial chain,andbrandbuilding.Basedonthe statistical data ofrecent years,thecurrentsituationofthefruit industry were analyzed inLiaocheng City in terms of planting scale,post-harvest treatment,procesing capacity,sales mode,etc.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anddisadvantagesofeach link in the industrialchain,targetedsuggestions areputforward,suchasoptimizing the varietystructure,promotingthelabor-savingcultivation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improving the levelofsafe productionoffrit tres,enhancing thelevelof post-harvest commercial treatment,andconstructingalocal standard system forthe wholefruit industrychain.Theaimis topromotetheupgradingof thefruit industryinLiaocheng towards standardization, branding,and modernization.

Key words:Liaocheng;development of the fruit industry;current situation;suggestions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地处鲁豫冀三省交界,交通便利,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地处黄河冲积平原,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具有发展果业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近年来,聊城市果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近年来聊城市果业发展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为促进聊城市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聊城市果业发展现状

1. 1 生产概况

1. 1. 1 生产规模

2023年,聊城市果树总面积1.55万 hm2(23.25万亩),比2022年减少 2.6% ;总产量48.40万t,比2022年减少 1.4%[1]

1.1. 2 特色与布局

目前,聊城市果品中获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有5个:冠县鸭梨、在平圆铃大枣、冠县大樱桃、在平贾寨葡萄、临清椹果[2]。冠县被授予“中国优质大樱桃生产基地县”称号,冠洲梨园牌“冠县鸭梨”被授予山东省首批知名农产品品牌。聊城市现已逐步形成了产业布局集中、区域特点明显的六大果品产区。包括以冠县、阳谷、莘县为中心的苹果产区,以冠县、高唐为中心的优质梨产区,以冠县、在平为中心的优质桃产区,以冠县、阳谷、临清为中心的大樱桃产区,以东昌府区、东阿、在平为中心的葡萄浆果产区,以在平为中心的圆铃大枣产区。

1. 1. 3 主栽品种

聊城市基本没有自主产权的果树品种,主栽品种均由国内外引种,如红富士苹果、秋月梨、雪桃、藤稔葡萄等,种植面积均占果树总面积的80% 以上,且都是中晚熟品种,集中旺季上市,市场销售压力大。另外,聊城市果树主栽品种均是鲜食品种,没有设施专用和加工型品种,销售渠道过于单一,存在滞销风险。

1. 1. 4 栽培模式

聊城市果树栽培以乔化稀植传统模式为主,该模式占果树总栽培面积的 80% 以上。尤其是苹果,30年以上的老龄低产果园占比高达 90% ,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较低,出现畧荒甚至砍树现象。现代果园均为矮化密植栽培模式,可实现集约精细、机械作业管理。近年来,聊城市设施果树栽培发展迅速,主要以桃和大樱桃为主,集中在冠县,设施栽培的桃面积 1 333.33hm2 (2万余亩),大樱桃面积 666.67hm2 (1万余亩)[3]。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比露地栽培翻一番,且能规避不良天气和鸟害的风险,是部分果树的发展趋势[4]。

1.2 采后处理情况

聊城市现有果品恒温库40余座,贮藏能力4.5万t。果品进行产地贮藏,之后由冷藏车转运到企业的超大型恒温库贮藏,进行周期供应上市。

聊城市果品采后处理及贮运保鲜是薄弱环节,没有系统的技术标准和市场引导,大部分不经过清洗、分级、预冷环节,混级处理和粗放贮运难以保证果品商品质量,导致市场竞争力差,只能走中低端市场,价格低。

1.3 加工状况

聊城市果品产业链中加工环节最为薄弱,果品加工企业极少。且没有加工专用品种,原材料以主栽品种的低档果或残次果为主,初级加工果汁,加工类型少,市场效益低。

1.4 市场销售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xgs20250432.pd原版全文

聊城市果品销售中批发零售占 90% ,商超对接占 7% ,“淘宝镇”“淘宝村”等电商平台销售占2% ,采摘等其他方式占 1% 。

另外,聊城市现有10余家出口果品企业,每年向东南亚及欧洲出口果品2万余t。

1.5产业组织

目前聊城市果品多是个体一家一户生产为主,规模小,通常生产实际中将管理果树当作副业、投人不足,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市场竞争力差,果农持续增收难度大。加上各地经济条件限制,措施跟不上,专业化水平不高,很难生产出标准统一的高质量商品果实。聊城市果品产业龙头企业典型代表:以生态旅游为特色的中华第一梨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阳谷苹安耶果”“数字果园”冠优农业、在平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

2聊城市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1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目前,聊城市果品仍以鲜果销售为主,深加工占比不足。虽已形成冠县鸭梨、在平圆铃大枣等优质基地,但产品形态多为采摘园鲜果和初级加工品(如果干),缺乏功能性食品、高端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另外,聊城冷链与物流配套不足,在水果预处理、分拣、冷链运输等环节尚未形成闭环。据2023年统计,全市冷链仓储设施覆盖率仅为 43% ,导致高价值浆果类产品损耗率达 18% (高于行业均值 5% )。

2.2技术推广与抗风险能力不足

聊城果品发展存在技术应用断层现象,从业者老龄化严重(平均年龄54岁),生物防治、水肥一体化等新型种植技术普及率不足 35% ,如冠县梨园的标准化生产面积仅占 28% ,小农经营模式制约技术推广。另外,自然灾害抵御体系缺失,防灾减灾技术推广和普及率较低,对聊城市果品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5]。作为黄河冲积平原,冰雹、倒春寒等灾害频繁。但全市设施农业覆盖率仅 21% 智能气象预警系统仅覆盖核心产区 36% 的种植户,2024年晚霜导致樱桃减产 23% ,即暴露此短板。

2.3品牌营销与市场竞争力较弱

聊城虽推出“聊·胜一筹!”“聊城新三宝”等品牌,但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协同不足。例如,“冠县鸭梨”“临清桑黄”等单品虽获得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但未形成合力,导致市场认知度分散,缺乏类似“烟台苹果”的统一区域公用品牌。聊城果品销售主要依赖传统批发市场渠道(占比65% )等线下渠道,直播电商、社群营销等新渠道占比不足 12% ,缺乏头部主播、网红带货等新兴模式。另外,聊城果品分级合格率低于 80% ,抽样显示当地梨果商品化处理率仅 45% ,包装标识合格率仅 32% ,导致优质果难以获得溢价。

3聊城市果业发展的模式探讨和建议

3.1 优化品种结构

由于聊城市属于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冷暖干湿变化明显,光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春季气温回升快。建议聊城市发展果树品种时,推广良种配良砧,适当侧重早熟品种,优化早中晚熟期品种配比为 2:3:5 ,同时扩大发展果树设施化栽培,从根本上解决熟期过于集中和某些鲜食水果种植产能相对过剩的局面,实现果树产业的转型高质量发展。

梨品种结构的调整应以我国优良品种、砂梨系统为主,适当增加早熟品种所占比例,如早熟品种‘绿宝石’‘新梨7号’,中熟品种‘丰水’‘鸭梨’,晚熟品种‘秋月’‘山农酥’等。苹果生产中,充分利用聊城市春天气温回升快的优点,优先种植苹果早熟品种‘鲁丽’‘美八’,然后错季发展中熟品种‘红将军’‘新红星’,晚熟品种‘维纳斯黄金'响富’等。大樱桃生产,更换部分主栽表现不佳品种,如‘红灯’经济性状缺陷明显,果肉较软、畸形果率高、易带病毒病,建议在聊城市种植表现优良的传统品种‘美早’‘布鲁克斯’等基础上,适当扩大设施栽培面积,同时引种果个大、硬度高、颜色深、抗性强、树体健壮、丰产稳产的优新品种,尤其注意发展自交亲和品种,如‘俄罗斯8号’‘黑珍珠’等。桃产业,具有见效快,第2年可见产量、易管理、果品营养价值高的优点,建议聊城市扩大设施油桃栽培面积,重点发展油桃早熟品种‘曙光’‘中油4号’等。露地适当发展毛桃早熟品种‘春丽’‘黄金蜜1号’等,中熟品种‘金冠 8-18⋅ ,晚熟品种‘映霜红’‘永莲8号’等。葡萄生产,应以设施促早栽培为主,更换主栽表现不佳的晚熟‘藤稔’葡萄品种,果个较大但口味偏淡。建议发展适宜设施栽培的早熟品种‘夏黑’,中熟品种‘巨峰’,晚熟品种‘阳光玫瑰’。

3.2推广省力化栽培管理技术

随着生产的发展,劳动力紧、劳动力价格提高的问题日益凸显,今后水果产业发展的总趋势是简单、省工、高效,即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和增加纯收入。改革传统的栽培制度,采取生草栽培、少耕与免耕、果园覆盖技术,建议推广宽行密植、行间自然生草、高光效树形和轻简化修剪技术。聊城市推广现代省力化栽培模式,可减少树体管理和修剪用工,节省人工费用,增加收益,该模式是今后聊城市果树栽培制度的发展方向。

3.3提高果树安全生产水平

果品安全标准化生产已成为全国果树产业发展的趋势,消费者除关注果品外观和内在品质外,还特别重视果品的食用安全性。果树生产中应积极推广无公害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措施相结合,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积极推广使用安全性高、残留低、无公害、生物活性高、使用费用低、选择性高的新农药。加强生物防治的应用,提倡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禁正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生产与使用。

3.4提高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

果品采后处理、包装、贮运标准化是提高水果商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采后处理的核心是分级、预冷、冷链物流及贮藏保鲜。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果品从采后的分级、包装、运输、贮藏、货架销售的标准化,果品从采后直至消费者手中的全部过程,均处于适宜的低温条件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果品的新鲜度及风味品质。建议聊城市在一手抓种植生产的同时,重点建设好聊城市水果采后贮藏加工链条,注重采后环节一清洗、预冷、分级、保鲜及冷链运输的建立,提高果品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开发出更多类型、更多风味的加工产品,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3.5构建果品全产业链地方标准体系

围绕制约果品产业中的难点问题,支持聊城市科研院所,在苗木质量管理、标准化果园分级评定、老龄园改造模式和技术、品质控制、地标产品包装标识、贮藏技术、运输控制、加工和采后处理等方面,制定建立聊城市果品全产业链地方标准体系。发挥技术推广机构和行业协会、规模化企业等主体作用,推广应用果品全产业链地方标准规程,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助推产业和产品实现绿色安全发展,促进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标识等全流程标准化。

参考文献

[1]聊城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聊城调查队.聊城统计年鉴2024[EB/OL].(2024—12—16)[2025—04—10].http://tji.li-aocheng. gov.cn/resources/public/20250212/67abf706806258504b28c712.pdf.

[2」李闪,康建军,刘璐潇.地理标志产品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山东省聊城市为例J」.西部旅游,2024(2O):71-73.

[3]周海霞.山东冠县布鲁克斯大樱桃引种表现及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24,44(1):79-80.

[4]刘凤之,王海波,李莉,等我国设施果树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J].中国果树,2021(11):1-4.

[5]李玉红.聊城市水果产业发展优势、问题及建议[J].南方农业,2023,17(11):225-227,23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xgs20250432.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