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外来人侵菊科植物种类与分布现状
作者: 云云 杜伟 于仙萍 景治忠 蒋旭东 李宗泽 陆占军 陈彩芳 刘媛 李珍
中图分类号:Q9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35X(2025)02-0025-06
Specie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Alien Invasive Asteraceae Plants in Ningxia
SHI Yunyun1,DU Wei1,YU Xianping1,JING Zhizhong²,JIANG Xudong',LI Zongze 1 (204号 LUZhanjun1,CHENCaifang1,LIU Yuan’,LI Zhen1 (1.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Yinchuan 75ooo1,China; 2.Ningxia Jingyuan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ervice Center,Jingyuan 75640o,China)
Abstract:Inorder toclarifythecurrent situationof alien invasive Asteraceae plants inNingxia and provideabasis for prevention andcontrol of local alien invasiveplants,biodiversityprotectionand ecological securitymanagement,a 2022-2023 field survey,along with literatureand database research,was conducted.Thisstudy found 25alien invasive species across 2O genera,comprising 4 life forms-mostly annual herbs( 48% ). Five species were malignantly invasive,fourseriously,onelocally,sixgenerall,andnineunderobservation.MostoriginatedfromNorthAmerica ( 56% ),followed byEurope,with Africa the least( 16% and 8% ,respectively).Intentional introductions accounted for 60% (15 species),and unintentional 40% (10 species).Species were more prevalent in southern Ningxia.In conclusion,intentionalintroductionsarea majorconcern,withharm increasing.Monitoringandcontrol eforts should focus on southern Ningxia and North American species. KeyWords:alien invasion;Asteraceae plant;life form;degree of harm;distribution area
外来入侵植物指植物不但在原产地以外能够建立自我维持的种群,而且对人侵地的经济、生态造成一定威胁,具有侵略扩张性。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不同国家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为物种有意或无意远距离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大量物种在新的适宜生存的地方因缺少天敌和竞争,往往能够快速繁殖,形成优势种群2],严重危及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安全,外来入侵生物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资料显示,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外来人侵物种的数量与当地经济开放程度呈正相关3;我国已成为世界遭受外来人侵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我国仅入侵植物就有360余种,部分入侵植物已经在人侵地产生了相当严重的危害[4],而外来植物一旦定殖成功,防控难度大、收效甚微。因此,开展外来入侵植物研究,及时进行外来人侵物种的防治管理,有利于降低环境和经济损失,保护我国生态安全。
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宁夏”)地处黄河上游,流经此处的黄河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灌溉资源,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的美誉,以其羊肉、枸杞、葡萄酒等农产品而闻名。近年来,随着宁夏“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人和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外贸交流日益频繁,这将会导致外来植物入侵的风险和危害越来越高。如何保护生态安全、科学处理和管控外来入侵植物,已成为当地亟待解决的生态问题。因此,本研究在2022—2023年全面调查了宁夏境内所有外来人侵菊科植物,对其原产地、分布情况、危害程度、人侵途径等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当地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宁夏 (104∘17′~107∘39′E,35∘14′~39∘23′N)
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总面积约6.64万 km2 ,东西、南北最大距离约 250.450km ,地势由南至北呈阶梯状下降,全境平均海拔 1000m 以上[5]。该地属大陆性气候,地形上主要分为:北部引黄灌区,地势平坦,沟渠纵横,湖泊湿地众多,土壤肥沃,但盐渍化程度较高;中部干旱带,干旱少雨,土壤沙化严重;南部山区,沟谷林立,降水较多,气候冷凉阴湿。宁夏春季风大沙多、气候干燥,年平均降水量166~647mm ,主要集中在7、8月,南多北少,年蒸发量较大,年平均气温 5.3~9.9qC 。宁夏自然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山水林田湖草沙”体系完整,自然植被类型多样,自南向北呈现出森林草原一干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草原化沙漠的分布模式,但多样的生境也为外来植物定居繁衍提供了潜在条件。本研究调查范围涵盖宁夏下辖的5个地级市22个县级区划,共设置66条踏查路线,踏查总面积 31 706km2 ,包含562个踏查点,覆盖全区所有乡镇、所有生境和关键节点。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ckx20250203.pd原版全文
1.2 数据收集
本研究所涉及的数据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1)依托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宁夏优质粮食产业外来人侵物种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项目和国家外来人侵物种普查活动,组织各地开展宁夏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覆盖全区所有乡镇、所有生境;(2)根据踏查获得的信息,结合《中国植物志》《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中国口岸外来入侵植物彩色图鉴》和中国知网(https://www.cnki.net)、中国外来人侵物种信息系统(https://www.iplant.cn/ias/)等文献资料、网站,查询外来菊科植物的拉丁学名、原产地、地理分布、人侵范围、危害程度等信息,对其进行人侵等级划分,共5级,即1级(恶性人侵)2级(严重入侵)3级(局部入侵)、4级(一般入侵)、5级(有待观察)。根据入侵原因及途径将外来入侵菊科植物划分为有意引人、无意引人、自然传播;原产地划分为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除我国外)、非洲、大洋洲、其他(起源不详)等部分。对于已获取的外来植物通过拍照、记录、采集标本、咨询专家、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分类鉴定,确定其种类、原产地、引入方式等信息,最终形成宁夏外来入侵菊科植物名录(表1)。

Table1 Listof alien invasive AsteraceaeplantsinNingxia
注: * 表示该种植物在此地有分布。
1.3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运用软件Excel2020分析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宁夏外来入侵菊科植物的生活型由表1可知,目前宁夏外来入侵菊科植物共有25种,隶属20属,均为草本植物。其中1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类最多,有12种,占总数的 48% ,1年生或2年生的有4种,1年生或多年生的有2种,多年生的有7种,分别占总数的 16%.8%.28% (图1)。
2.2宁夏外来入侵菊科植物的危害程度
对这25种菊科植物的入侵等级进行分析(表2),发现已在我国严重人侵并且对经济和生态效益造成巨大损失的1级恶性入侵的植物有5种,分别是大狼耙草(Bidensfrondosa)、一年蓬(Erigeronannuus)、小蓬草(Erigeroncanadensis)、野莴苣(Lactucaserriola)、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canadensis),占总数的 20% ;2级严重入侵类的有4种,分别为牛膝菊(Galinsogaparviflora)粗毛牛膝菊(Galinsogaquadriradiata)、意大利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 subsp. italicum(Moretti)D.Love]、刺苍耳(Xanthiumspinosum),占总数的16% ,3级局部入侵类只有剑叶金鸡菊(Coreopsislanceolata)1种;在我国危害不大且尚未蔓延的4级一般入侵菊科植物有6种,占总数的 24% ;5级有待观察类的菊科植物有9种,占总数的 36% 。


Table2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invasion levels of alien invasive Asteraceaeplants in Ningx
2.3宁夏外来入侵菊科植物原产地构成
经调查以及文献查阅,发现宁夏25种外来入侵菊科植物主要来自于北美洲、欧洲、南美洲、亚洲和非洲地区。原产于北美洲的最多,达到14种,占总物种数量的 56% ;其次是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分别占总种数的 28% 、 16% ! 12% 8% (图2)。其中,菊苣(Cichoriumintybus)、水飞蓟(Silybummarianum)均有3个原产地,包括欧洲、非洲、亚洲;顶羽菊(Rhaponticumrepens)原产地包括欧洲、亚洲。
2.4宁夏外来入侵菊科植物的分布
外来入侵菊科植物在宁夏下辖的5个地级市均有分布,呈现出南多北少的趋势,分布种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固原市 > 银川市 > 吴忠市 > 中卫市 > 石嘴山市。其中,有多种植物在多个县(市、区)都有分布,位于固原市原州区、泾源县的外来入侵菊科植物最多,分别有17、18种,占总种数的 68% !72%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的外来入侵菊科植物最少,只有9种,仅占总种数的 36% 。从传人方式来看,25种外来人侵菊科植物数量从多到少依次表现为有意引人 > 无意引人,其中有意引人的有15种,占总种数的 60% ,无意引入的有10种,占 40% (表3)。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宁夏境内这25种外来入侵菊科植物的生活型中,以1年生草本植物占优,这与1年生草本植物的生长特点有关:生长周期短,繁殖能力强且方式多样,种子小而轻,易分散[,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更容易在新环境中大量繁殖并侵占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等。从1年生草本植物大狼耙草(Bidensfrondosa)、野莴苣(Lactucaserriola)、牛膝菊(Galinsogaparviflora)、粗毛牛膝菊(Galinsogaquadriradiata)、意大利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 subsp.italicum(Moretti)D.Love]和刺苍耳(Xanthium spinosum)的危害程度和入侵等级也证明了上述结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ckx20250203.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