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除草剂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的使用技术

作者: 冯涛 周斌 颜伯俊 沈晴 夏忠兰

不同除草剂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的使用技术0

中图分类号:S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35X(2025)02-0060-06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Different Herbicidesfor Weed Control in Transplanted Rice Fields

FENG Tao1,ZHOU Bin1,YAN Bojun²,SHEN Qing²,XIA Zhonglan 3 (2号 [1.Kunshan Cultivated Land Qualityand PlantProtection Station,Kunshan 2153OO,China 2. Suzhou Municipal 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Suzhou 215ooo,China; 3.Rural Work Office of Zhangpu Town,KunshanCity,Kunshan2153OO,China)

Abstract:Fieldtrialswereconducted inKunshan,Jiangsu Province during 2O22-2O23 toevaluate theeffcacyand selectivity of pre-emergence herbicides for weedcontrol intransplantedrice fields.Theresults showed thata single pre-emergence application of either oxaziclomefone 10% EC or triafamone ⋅ tefuryltrione 27% EC failed to provide weed control inwhole-seasonricefields.However,doublepre-emergence applicationssignificantly improved efficacy,achieving >85% control of weed density and >79% reduction infreshweightat 45 daysafter treatment.For fields with established weeds,acombined approachof pre-emergence treatment followedbypost-emergence application demonstrated superior performance ( >93% of plant control and >94% of fresh weight control).Both herbicides proved efectiveforpre-emergenceapplications,though strictadherence torecommendedrates wasessential to prevent phytotoxicity.The study recommends either two sequential pre-emergenceapplications or acombined preand post-emergence approach to effctively manage late-season weed pressure in transplanted rice systems.

Keywords: herbicide;transplantedrice fields;control efect;selectivity;doublepre-emergenceapplications;a combined pre- and post -emergence approach

随着水稻耕作制度的改变及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推广,稻田杂草群落演替加快,田间草相更加复杂、发生量大、出草时间长[1-2],若防除不到位,极易造成水稻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威胁粮食安全。此外,由于一些农户过度依赖茎叶处理,单一作用机制除草剂品种长期连续使用,且经常随意增加除草剂用量,导致稻田杂草抗性上升迅速[3]。有研究表明,在江苏省,千金子、稗属杂草等多种杂草对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或二氯喹啉酸等常规茎叶喷雾除草剂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且抗性杂草种群的数量和危害面积迅速扩大[4],因此杂草防除难度不断增加。江苏省昆山市常年以稻麦轮作为主要种植模式,近年来稻田优势杂草主要有稗属杂草、千金子、鸭舌草、水苋属杂草等,田间草相因用药和管理水平不同而不同有差异[5]。江苏省苏州市稻田杂草自然发生已连续7年达重发等级[6-7],做好稻田杂草防除工作已成为水稻丰收最关键的措施之一,而化学除草仍是目前最为经济有效的除草方式。

近年来,土壤封闭(简称“封闭”)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可以减少杂草出土数量,减轻后期防除压力[3]。于居龙等在播后苗前选用吡氟酰草胺 + 二甲戊灵或噁草酮 + 二甲戊灵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可有效防除旱直播水稻田杂草,药后 45d 株防效在 95.58%~97.73% 之间[8]。曾凡英等在机插秧栽后7d撒施 29% 苯噻·氯·硝磺泡腾片剂,对水稻机插秧田杂草有较好的封闭效果,药后30d株防效仍然达到 92.26% [9]。龙成等在水稻移栽前施用 30% 苄嘧·丁草胺可湿性粉剂封闭处理,药后 30d 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 90% 以上[10]。笔者开展了稻田封闭除草剂防效及安全性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昆山市水稻移栽田的高效、安全封闭除草药剂,以期为昆山市水稻移栽田科学防控杂草提供技术依据。

1材料与方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ckx20250208.pd原版全文

1.1 试验地概况

本试验于2022年和2023年6—10月在昆山市锦溪镇三联村( 311862′′N 1208817′′E )开展,试验田块平整,灌溉条件良好,土壤类型为黏土,常年稻麦轮作,土壤肥力中等偏上。2021年田间观察发现,试验田稗(Echinochloacrusgalli)、千金子(Leptochloachinensis)发生量较大,呈中等偏重发生,鸭舌草(Pontederiavaginalis)耳基水苋菜(Ammanniaauriculata)中等程度发生,合萌(Aeschynomeneindica)、矮慈姑(Sagittariapygmaea)等其他杂草零星发生。供试水稻品种为南粳46,移栽方式为机插秧,除使用除草剂外,统一进行大田管理。

1.2 供试药剂

10% 噁嗪草酮悬浮剂(SC),购自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登记证号为 PD20160313;27% 氟酮·呋喃酮SC,购自拜耳股份公司,登记证号为PD20170001; 30% 苄嘧·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OD),购自江苏丰山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登记证号为PD20172622; 40% 噁唑·氰氟乳油(EC),购自安徽隆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登记证号为PD20212562。

1.3 田间管理

采用集中育秧,2022年6月19日机插,秧龄19d 。2023年6月9日机插,秧龄 17d ,其他田间操作2年基本相同。株行距 30cm×12cm ,每穴4~5 株苗。水稻全生育期施用纯氮 20kg/667m2 ,基肥用配方肥( N,P2O5,K2O 施用量分别为 16% 、12% 、 17% ,总养分含量 ⩾45% ) 45kg/667m2 ,分蘖肥施尿素10 kg/667m2 ,穗肥施尿素13.5kg/667m2 。试验期间防治病虫5次。

1.4 试验处理及设计

1.4.11次封闭处理设计大区试验设计,每个处理区面积为 600m2 ,不设重复,处理间用田埂分割。2022年6月24日(移栽后5d)进行封闭处理,施药器械为背负式电动喷雾器(3WBD-16C,购自台州市路桥丰年喷雾器厂),配备单孔扇形雾化喷头,工作压力 0.6MPa ,流速 4L/min 。施药前后3d天气晴朗,温度适中。施药前上水,保持3~5cm 水层,药后保水 5d 。试验药剂、剂量等相关信息见表1。

不同除草剂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的使用技术1
表11次封闭处理设计Table 1 Design of a single pre - emergence application

1.4.22次封闭及封闭 + 封杀结合处理设计开展大区试验各处理不设重复,小区面积为 667m2 ,处理间用田埂分隔,施药器械与用水量与上一年相同。2023年6月6日(栽前3d)除对照外的小区全部进行封闭处理,施药前上水,保持 3~5cm 水层,药后保水 5d 。2023年6月16日(栽后7d)对处理1、2进行第2次封闭处理,施药前上水,保持 3~5cm 水层,药后保水 5d 。2023年6月24日(栽后15d)对处理3、4进行封杀结合处理,施药前排干水,药后 48h 复水并保水 5d 。处理药剂及用药时间见表2。

不同除草剂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的使用技术2
表22次封闭及封杀结合处理设计

1.5 试验调查内容及方法

1.5.1安全性调查于药后7、15d目测评估水稻受害情况,按照药害分级标准进行调查[10]。1级,水稻生长正常,无任何受害症状;2级,水稻轻微药害,药害少于 10% ;3级,水稻中等药害,以后能恢复,不影响产量;4级,水稻药害较重,难以恢复,造成减产;5级,水稻药害严重,不能恢复,造成明显减产或绝收。

1.5.2杂草防效多点随机取样调查杂草防效,每个处理调查5个点,每个点调查 0.25m2 。2022年7月9日分类调查杂草株数,计算株防效。2022年8月8日、2023年7月21日分类调查杂草株数并称重,分别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株防效和鲜重防效的计算公式如下:

株防效 σ=σ (对照区杂草株数-处理区杂草株 数)/对照区杂草株数 ×100% ;

鲜重防效 σ=σ (对照区杂草鲜重-处理区杂草鲜重)/对照区杂草鲜重 ×100% 。

1.5.3产量测定在水稻成熟期,每个小区单独收获水稻,测定实际产量。

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使用SPSS进行方差分析,并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各处理间的显著性检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对水稻的安全性及产量的影响

田间观测发现,在2022年试验中, 10% 噁嗪草酮 SC 50.100mL/667m2 处理出现药害,其中50mL667m2 处理药害较轻,叶片颜色变浅,存在蹲苗现象。 100mL/667m2 处理水稻叶片发黄,存在蹲苗现象,分蘖减少,后期有所恢复,其他处理未发现异常。结合最终测产结果(表3)可知, 10% 噁嗪草酮 SC50⋅100mL/667m2 处理水稻产量未受到明显影响,药害等级分别评定为2、3级。在2022年试验基础上,2023年噁嗪草酮的用量采用30mL667m2 ,各处理均未发现药害现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ckx20250208.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