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正在重新定义工作的底线

最低限度星期一

“你不能总是全速运转。”

马里萨·乔·梅斯曾是医疗科技行业的一名高绩效工作者,也是一位“成就上瘾者”,每逢星期一,她一睁眼就感受到巨大压力。某天,她决定尝试一种新的节奏——最低限度星期一,早上,她没有赶早班会议,而是给自己留出一点时间散步、读书,然后缓缓开始当天的工作。她在TikTok 视频中说:“我不是在偷懒,只是不再强迫自己每周一 一上来就全速启动。”

职场人正在重新定义工作的底线0

这种用于周一喘息的节奏,如今成为年轻人中带有文化反思意味的新潮流:维持“合格限度”工作,在薪资与职责范围内交差,拒绝一切“再卷一把”的诱惑。

2023年职场流行“安静退出”,2024年流行“只打卡,不久留”,2025年“工作是为了活着,不是活着是为了工作”走红,年轻人正在悄然推进职场文化重建。美国《时代》杂志指出,这一系列趋势的本质,并非出自Z 世代的散漫,而是他们对“过时的资本主义职场结构”的理性反击。

这场反击背后,并不只是价值观的觉醒,还有现实的困局。

在英国,2023年以来,工资涨幅已难以追上通胀,伦敦的房屋租金连续三年上涨超过10%。在美国,约39%的Z世代每月都在为信用卡债务苦苦支撑。《彭博商业周刊》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半数年轻人认为“加班毫无意义,因为收入增长根本赶不上生活成本”。

此外,虽然大规模裁员潮已有缓解,但许多公司在裁员后并未补足人手,反而要求有上进心的员工承担更多任务,“做得多,收获少”,成了普遍现实。即使是在高薪岗位,年轻人也发现晋升路径日益模糊,随着企业结构趋于扁平,传统的职级阶梯已难以兑现“阶层跃升”的承诺。

同时,社交媒体对职场幻想的瓦解也加速了“低限度工作”思潮的流行,TikTok上大量博主分享“假升职”“假自由”的职场经历,比如,被提拔后的KPI暴涨76%,工资只涨3%。

“以前我们还相信熬几年生活会变好,现在连这个幻想都没有了。”一位29岁的英国社会工作者说。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斯蒂芬·迈尔指出,眼下这波“低限度工作”现象,并非个体的消极怠工,而是“结构性幻灭”,他说:“当经济环境恶化、社会流动受阻,年轻人会把职业视为一场交易,而非自我实现的路径。”换句话说就是:工作只是生存的交易,需要收支等价,付出多少,就该得到多少,若回报模糊,投入自然也会克制。

真正的竞争力,是把人当人

“低限度工作”并不意味着Z 世代偷懒,相反,它更像是一场关于“注意力资本”的重新分配。

英国《金融时报》的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精简职业身份”,以发展“多重生活轨迹”。他们中不少人维持着稳定但无野心的白领工作,将空余时间用于运营播客、经营兴趣账号,甚至是“刻意的什么都不做”,总之,用更灵活的方式,让人生不再被职业单一定义。

26岁的德国内容运营弗蕾娅就是其中之一。她2023年从柏林一家创业公司辞职,如今靠接短期项目维生,每周工作三天,其他时间用于学习AI艺术、照顾植物、做剧院兼职,她说:“我不再觉得需要靠一张职业名片来介绍自己,那不是我。”

职场人正在重新定义工作的底线1

法国也有类似的声音。据《费加罗报》报道,一项由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支持的民调显示,2023年,近六成18~35 岁的法国年轻人表示宁愿选择“低薪但时间余裕的工作”,也不愿选择“高薪却密不透风的岗位”。

在英国,一些公司开始试水“四天工作制”“弹性工时”等,但仍属个别尝试;在美国,大公司多以“企业文化建设”代替制度变革,强调团建、仪式感,却鲜少真正减少员工的工作负担。

相比之下,瑞典的探索更深入。斯德哥尔摩的游戏公司中,派拉多克斯互动、莫扬工作室已默认周五为远程日,部分岗位更是推行了32小时工时制。《瑞典商业评论》曾言:“真正的竞争力,是把人当人。”

欧美的这些创新实践引人瞩目,但从全球职场的宏观视角来看,此类变化仍属少数,折射出欧美社会建立在“工作道德”之上的劳动伦理正面临松动,而原有的雇佣制度,还没做好应对的准备。

自我价值感 VS工作成就感

“为什么我们必须用疲惫换来尊严?”《时代周刊》一篇名为“工作这套,行不通了”的报道中,一位20岁的美国学生发出了这样的质问。

这或许正是Z 世代最本质的叩问——为什么工作一定要压垮人?为什么上司的评价总比自我认同重要?

《哈佛商业评论》2025年初发布的一项研究指出,年轻人并非全然否定工作的意义,他们仍然渴望价值感,但这份价值感来自内在的满足,而非依附于外部评价的“成就”。所以,如果我们冷静分析,也许Z世代并非“矫情”,而是更早正视了职场制度裂痕。在他们眼中,理想的工作应具备三重要素:尊重个体节奏、保留人性空间、给予真实回报。他们用“低限度”行动对抗的,正是那些剥夺这三者的“旧式资本主义职场逻辑”。

正如一位年轻人在社交媒体X 上写的:“我不讨厌工作,我只是讨厌一个不让我喘气的地方。”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