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明白的恶意,一律按嫉妒论处

作者: 艾小羊

一位读者留言,说有个作家经常在文章里阴阳我,让我快去怼一怼。

我心想还有这事儿啊,她以前经常把我夸得天上有地下无,难道因为我没有主动要加微信,伤到她了?

后来同事问我,那人到底阴阳了些啥?我说没有去了解,因为对于不明缘由的恶意,一律按嫉妒论处就对了。而一个嫉妒我的人,不值得我花任何时间去了解。

这个心态,我也推荐给大家。

无论什么情况下,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熟悉人,凡是你想不明白的恶意都按嫉妒论处,可以减少很多恼人的内耗与毫无必要的反思。

嫉妒是弱者对强者的歌颂,既然他们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放在卑微的位置上,就尊重祝福,随他们去吧!

一旦你想要弄清楚或者解决那些不明缘由的恶意,你就掉入了讨好他人的圈套。

我在工作中遇到过找茬的同事。我当时年轻,不知道人与人之间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靠沟通解决,也不知道有些恶意我们就算变成天使也解决不了。我试图跟那个同事沟通,虚心请教,向她询问我工作中的不足,她每次都是一副“ 你是不是想多了”的态度,而她越不说,我越想知道,竟忍不住开始惧怕她、讨好她,总想向她证明自己。

后来另一个同事无意间聊起跟她交接工作,说她对女同事和男同事,完全是两副面孔。

“她到底怎么想的?”我忍不住感叹。

“嫉妒呗。只要不影响工作,我就把她当空气,如果影响了工作,我就跟领导汇报,我管她怎么想呢。”

这个同事的态度特别酷。自那以后,我再遇到不明原因的恶意,统统用“你竟然嫉妒我了”“不小心又被嫉妒了”“我也太优秀了吧”来化解,渐渐在人际关系里穿起了铠甲,不再无谓地浪费自己的情绪。

除了减少内耗,这样做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净化自己的朋友圈,收获愿意与强者做朋友的同行者,放弃只想在弱者身上找存在感的消耗者。

可能有人要说了,一点反对意见都听不进去,这不是自大么……敲黑板!不明原因的恶意,与摆在桌面上的批评与建议是两种东西,前者是“蛐蛐”,让你猜、消耗你,针对的是人;后者叫沟通,解决问题,推你进步,针对的是事。

欺下总是伴随着媚上,喜欢对他人释放恶意的人,从来不是为了让人进步,单纯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正是由于我们太强调批评与打击的重要性,才让一些心理阴暗的人钻了空子。明明是单纯的嫉妒,非要说是为你好;明明是刻意打压,非要说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强。鬼咧!

作为一个常年泡健身房,在教练的鼓励下越来越强壮的女性,我用健身来打个通俗易懂的小比喻:你向前奔跑的时候,风会变成你的阻力;你练力量的时候,铁块会变成你的阻力……克服这些阻力,需要通过训练本身,而不是教练的冷嘲热讽。

人不是在恶意与打击中进步的,至少它肯定不是我们进步的主因,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至于行动,也粗暴一点吧,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别人不说,你就不猜,走自己的路,让别人的唾沫星子在后面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