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力助成长,同舟向未来
作者: 郑淑文十年前,我遇到一个叫阿彬的孩子。他独来独往,沉默寡言,眼神迷茫。我深入了解他的家庭,发现他的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他。每天,他独自面对空荡荡的房子,独自吃饭、写作业、洗漱……这种孤独让我痛心。
我意识到,教育需要团结和互助。于是,我联合几位热心家长,创立了校外亲子养育共同体,让班级的孩子共享家庭的温暖。我们将孩子编入养育共同体中,成立了六个亲子互助小队。我鼓励家长们轮流组织活动,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会欣赏同伴、表达自我。
起初,我们面临质疑和不理解。但我坚信,只要心中有爱,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我耐心地与家长沟通,为他们出谋划策,联系场地。渐渐地,家长们开始积极参与,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收获了友谊和成长。
而阿彬,这个曾经孤独无助的孩子,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亲子互助小队的活动中,他逐渐敞开了心扉,学会了与同伴交流。有一次,在“公园护鸟栽树”活动中,阿彬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小鸟的任务。他每天早早地来到公园,细心地为小鸟喂食、换水。他的举动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大家都纷纷加入到护鸟的行列中来。
阿彬的转变让我深感欣慰。他从一个孤独无助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懂得关爱他人、有责任心的少年。这正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所在——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方向。
如今,亲子互助小队的活动已经扩展到了更广阔的天地。项目式探索、探险攀登、垃圾分类体验、蒲公英志愿服务……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而那些曾经的疑虑和反对,早已化作参与和支持的力量。家庭与学校、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距离,因为这份共同的使命而变得越来越近。
亲子养育共同体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的成长圈。在这个圈子里,孩子们不再孤单,他们学会了合作与分享,学会了面对困难与挑战。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和价值感,也找到了通向未来的道路。
最后,我想说:协力助成长,同舟向未来。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