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草的亿万生意

作者: 王峰

当江苏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的球员在暴雨中完成精准传中时,脚下那片人造草坪,正悄然改写着全球体育产业的格局。

从CGT绿城体育的生产线到英超热刺队的训练场,从广州优格的跨境订单到埃及工厂的物流专线,中国人造草企业已占据全球60%以上的产能,产品覆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人造草这个领域创造了“绿色奇迹”。

从教具作坊到全球龙头

1996年,江苏淮安施河镇的王强翔、王强众兄弟不会想到,他们创办的淮安共创教学设备有限公司,会在二十多年后成为全球人造草行业的“隐形冠军”。

当时的教学教具市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一次偶然的机会,两兄弟接触到了人造草坪。

人造草坪主要用于少数条件好的学校操场和跑道,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但很受欢迎。在王强翔、王强众两兄弟看来,若能成功研发出高性价比的国产人造草坪,必将开拓出一片广阔的市场。

2002年,共创草坪正式成立,成为国内最早入局的企业之一。

彼时,天然草坪是运动场地的标配,人造草坪多用于临时展览或低端景观。王强翔敏锐捕捉到国际市场对环保、耐用型人造草坪的需求,毅然投入重金引进德国生产线,并组建研发团队攻克草丝抗老化技术。

新产品质量上来了,如何扩大自己的市场呢?

共创草坪为了做市场调研,聘请了专业的咨询公司提供建议,并根据建议加大了与人造草坪工程商的合作。

“工程商承接的项目多,订单有保障,公司的产品质量、性能比较好,慢慢就做出口碑来了。”王强翔回忆说。

更重要的转折点在2004年,共创草坪的产品通过荷兰ISA实验室权威检测,成为国内首批获得国际认证的企业,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2005年,共创草坪启动拉丝项目,将产业链向上游延伸,通过自产草丝降低成本,也是在这一年,共创草坪成为国内第一。

2009年,共创草坪海外销售额首次超过国内,2011年起连续14年蝉联全球销量冠军,2024年更是以29.52亿元营收、5.11亿元净利润坐稳行业头把交椅。

以共创草坪为代表的中国人造草企业并不满足现状,而是在加速全球布局。

首先提升的是技术。通过改进产品的草丝耐磨性、抗老化性、排水效率等性能,共创草坪、傲胜股份、威腾体育、青岛青禾等中国人造草企业跻身国际足联供应商名单。

市场的扩张紧随其后。共创草坪在越南的生产基地产能已与淮安总部相当;威腾体育扎根埃及辐射“一带一路”;青岛青禾聚焦欧美市场。

这样的布局不仅扩大了市场半径,更让中国人造草企业在2021年实际控制了超过60%的全球人造草供给。

国内外市场的攻守道

2024年全球人造草市场规模达到304.98亿元。根据人造草行业发展环境与行业整体发展态势来看,预计预测期内全球人造草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7.24%,至2030年全球人造草市场规模将达到463.89亿元。

但中国人造草市场在其中占的比例并不大。AMIConsulting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人造草坪需求量为0.82亿平方米,占全球需求量的23.41%。

头部企业的出口占比更高,共创草坪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国外收入占比88.62%,国内仅占11.38%。

这种“外热内冷”的格局,折射出行业发展的深层矛盾。但“苏超”的爆火正在改写这一局面。

这场在社交媒体霸榜的区域赛事,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连锁反应—全国其他各省的足球联赛正摩拳擦掌,运动场地建设需求也被带动。按一块标准足球场60万元的铺装成本计算,全国若新增1万块球场,将催生60亿元市场。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赛事热度让公众重新认识人造草坪:“苏超”场地在经过90分钟高强度使用后,4小时即可恢复如初,而天然草遇暴雨可能变成“泥潭战场”。

随着大众消费者对人造草坪认知度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人造草除了被用在运动场所外,也可以用于休闲景观场地的铺装,以及住宅景观、商业办公、市政绿化、展会等不同场景。

认知度提高催生了人造草中的重要品类—休闲草的需求。

2019年,全球休闲草需求量为1.37亿平方米,在人造草中的占比为46.13%。2021年,休闲草需求量超运动草,达到1.86亿平方米,占比达到53.30%。未来随着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日益强烈,全球休闲草需求量有望不断增多,预计2025年达2.77亿平方米,占比57.71%。

另一方面,消费场景的创新则打开了新空间。

广州优格人造草坪创始人伍燕珊的转型颇具代表性:2020年从单一草坪产品切入;2022年发现板式网球场整体解决方案的商机;如今业务涵盖框架、围网等全链条,2025年销售额预计达6000万元。

高端突围

中国人造草企业虽然已经占据全球60%以上的产能,但已经出现的问题却不能忽视。

原材料价格波动是悬在人造草企业头顶的“利剑”。

人造草的成本中,原材料约占70%,而核心原料聚丙烯与原油价格高度关联,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时,聚丙烯价格可能大幅上涨,进而导致人造草的生产成本上升,毛利率降低。

2021年原油价格飙升时,青岛青禾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45%,印证了这种风险。

与原材料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环保。

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环保材料和环保技术的应用逐渐成为人造草企业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仅少数中国企业掌握环保生产技术,多数中小厂商仍在使用传统工艺,面临“要么升级要么淘汰”的命运。

“升级”可以带来直接的利益。

因为具有成本优势,且缺乏统一的资质认证体系和行业标准,大部分中国人造草企业处于中低端市场。

而利润更高的高端市场,基本上被欧美发达国家人造草企业凭借国际权威体育组织的认证壁垒,以及在当地提供场地设计、填充物草坪系统铺装服务等优势垄断。目前仅有共创草坪、青岛青禾、傲胜股份等少数几家中国企业获得权威认证。

进入高端市场的“门票”便是创新。

威腾体育专注于高性能材料研发,在混播草和免填充人造草等产品技术上实现了再突破。

CGT绿城体育则通过开发高强度聚合物和多层结构设计,成功延长了人造草坪的使用寿命,并提升了其在全球多种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

共创草坪自主研发出环保可回收的PRT无胶人造草坪,全塑料制成,没有胶和其他成分,为产品的回收处理提供了帮助。

创新让中国产品开始跳出“低价竞争”泥潭,2024年共创草坪运动草出口均价较2017年上涨23%,仍供不应求。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只着重于产品还不够,场地的铺装设计等服务项目是未来行业的另一个主流方向。

人造草的门槛,已不在于生产制造上。

从近年的发展趋势看,人造草行业的竞争已经变成在于场地的铺设、设计、质量测试和维护等一体化服务的竞争,这对中国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人造草企业正在努力适应。

CGT绿城体育为英超热刺队提供专业训练场;傲胜股份成为国家体育场(鸟巢)独家供应商;共创草坪铺设的FIFA认证场地超过400块……

在人造草这个赛道上,中国企业已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从单一草坪产品,到环保回收体系,再到场景化解决方案,每一步突破都在重塑行业格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