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共情申公豹

作者: 任田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人物塑造、群像刻画以及剧情反转上的精妙设计,都值得表扬一下。

剧本对申公豹这一人物的塑造,堪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申公豹丑、瘦、结巴、干脏活、色调阴暗、妖气十足,一出场就让人没什么好印象。在元始天尊的弟子中,他最为勤勉,却从未得到重用。他秉持着“天道酬勤”的信念,刻苦修炼,不曾有丝毫懈怠。可仅仅因为出身妖族,他虔诚的努力只能错付与枉费,如台词所说:玉虚宫三千石阶尽头的铁墙,写着“出身”二字,成为无法逾越的鸿沟……

申公豹虽然过得并不好,却从未告诉弟弟仙界“吃妖”的真相。即便如此粉饰,父亲与弟弟仍遭迫害,这最终激起了申公豹彻底的反叛——“家人已逝,我没什么好留恋的!”终于一跃而起,打上天庭。

其实申公豹这个人设是非常厉害的,龙王敖光擢拔申公豹为龙宫唯一太子的师父,肩负着培养敖丙、承载龙族重大前程的重任,就是对他能力与人品的肯定。所以在陈塘关被屠城一节中,申公豹能觑破迷雾,不被眼前假象迷惑,快速冷静地做出正确选择,护卫哪吒父母周全,展现出内心的善良与担当,是合情合理的安排。

其次说说令人热血沸腾的群像刻画,全是“善良的妖”,大概有史以来从没有一部文艺作品出现过这么一大群妖魔斗战 的 画 像! 那 么 可 爱 的 小 鼠鼠、小豹豹、小石矶,非打杀人 家 做 什 么? 无 量 仙 翁 一 番“欲加之罪”“虽远必诛”“破心中贼”的设计令人胆寒。如果说第一批妖(小鼠)尚残存土匪之气,打一打也没什么;第二批妖由申公豹父亲领衔,他虽为妖族却恪守正道,发自内心地帮助其他小妖,和哪吒对战自断一臂,始终坚守着“妖亦有道”的信条,这样的灭妖之举就很有争议性;第三批妖石矶娘娘很无辜,人家只是在偏远地方照镜子自娱自乐,根本没有碍着谁,仙族大举进攻“破心中贼”就很难自圆其说。而龙王一族更是被无端栽赃。

“善良的妖”虽然身份被定义为“妖”,却展现出人性的光辉,他们的善良、无辜却坚守本性,与高高在上、掌握善恶标准和生杀大权的仙族之伪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现实中,每个人都年轻过,都曾酝酿过了不起的理想,但有几人还能保存住年轻时的恢宏之志?随着碰壁,慢慢放弃;随着躺平,挺直的脊梁逐渐变成佝偻的虾兵蟹将,泯然众人,告诉自己这就是成熟。只有在申公豹的怒吼中,在龙王的号令中,在哪吒那一声声“给我开”的声浪中,那朵蛰伏已久的精神之花突然苏醒绽放:真正的成熟不是惧怕,而是豁达,在看清了自己,看清了事实之后, 依 然 笑 对 苍 天, 笑 谈 命运,举起人生的矛戈,奋力一击……

成为英雄,或成为尘埃,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愧我心。

(离萧天摘自《南方日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