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差一个”的 遗憾

作者: 井章

我喜欢在睡前顺势做几个仰卧起坐,每每做到 26个甚至更多,我就会生出一种成就感。

我仍记得初二某个下午,我们闹哄哄地聚在操场上,老师领着几位同学抱着五六张垫子过来,然后郑重地告诉我们,中考要把仰卧起坐列入考试项目,要求我们从现在开始好好练。我就这样得过且过地应付完一整年的体育课。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中考仰卧起坐做 26 个能拿到 60 分。考试那天,尽管用尽力气,尽管朋友不停给我加油打气,但我还是止步于 25 个。这件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以 2 分之差和重点高中失之交臂。

那时我并未意识到这块短板日后还会继续影响我,因为高中只把这项技能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项,于是我又开始浑水摸鱼——靠虚报个数来提高成绩。

仰卧起坐再次让我痛彻心扉,是在大一时的体测。操场上,我像那年中考一样,咬牙,卷腹,忍着酸痛的肚子拼命想在考官喊停前冲到及格线,然而最后也只得了和中考一样的成绩——25 个。

又 是 25 个! 还 是 同 样 的50 分!而根据学校体测的计算方式,只要我多做一个,这个项目就能及格;只要这个项目及格,我的体测就能达标,我就可以参加本学期的奖学金评比。但是,晚了!此前考不上重点高中的悔恨如潮水般涌来。

因为侥幸心理,我一次次错过提升自己的机会,也一次次让自己陷于“只差一个”的遗憾。我也曾问自己,怎么甘心止步于“25”?怎么甘心让同一个数字制造两次遗憾?显然,我无法坦然接受短板不断带来的遗憾,于是这一次我真的痛定思痛,取出在角落吃灰的压脚器,开始有目的地练仰卧起坐。

第一次做到 25 个我就腰酸到起不来,第二次还是卡在25 个,第三次依然停留在同样的数字……第 N 次尝试之后,我终于在筋疲力尽之时又咬牙多做了一个。26 个!是 26 个!即使多出来的那个做得不漂亮,但我已经兴奋得像打破了一堵围困自己多年的墙。舍友看到了,诧异道:“26 个很难吗?我们初三放学后天天练这个,练到肚子酸痛极了,最后每个人一分钟做到四十几个。”我真羡慕她,不是因为她比我厉害,而是她在本该全力以赴的事情上真的尽力去做了,最后的成果也是她满意的。

我想起中考体育成绩出来那天,大家都在讨论一个女生。她是我们班唯一一个体育满分还被赋分的女生,据说考前她经常一个人跑步,考试那天,甚至有人看到她做仰卧起坐时脸憋得通红坚持到了最后一秒。我很佩服她,但长久以来我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真正的差距,只是在时过境迁后亲身经历一番,才恍然明白她一开始就那么拼命的原因——遗憾是弥补不了的,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如果你有心把一件事做到跳一跳就能达到的水平,遗憾便会在你阻止它滋生或蔓延的行动中永不露面,抑或在某个时间点终止循环。

(林鱼摘自豆瓣)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