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你心中排第几

作者: 焦晶娴

赡养老人,会获得什么?《姥姥的外孙》这部影片告诉你,可能会获得一套房子,也可能搭进去真心。这部片子的英文名直译过来是“如何在姥姥死前搞到 100 万元”,它讲述了年轻人阿安希望通过照顾患癌症的姥姥获得遗产的故事。

阿安作为外孙,一个“外”字,点明了血缘的浓度。家庭地位上,他没什么发言权,舅舅的一句话就能把他拦住——“儿子照顾母亲才是天经地义的,哪有让外孙来照顾的呢?”

后来,阿安怀揣着隐秘的心思住进姥姥的老房子。随着故事深入,年轻的“冒失鬼”和刀子嘴豆腐心的“老古板”开始相互试探,慢慢接近。渐渐地,他们放下对彼此的防备,阿安染上了姥姥的勤劳,姥姥也开始被他无厘头的段子逗笑。

老 妈 默 默 付 出、 不 被 重视,大舅精致利己、忙于工作,小舅赌博欠债、啃老成性。阿安原本坚信,“一切都可以交易”“付出就该有回报”,他不懂,如果不是为了房子,为什么母亲愿意换夜班照顾姥姥?小舅多次伤害姥姥的感情,姥姥为什么要把房子给他?他质问姥姥:“我在你心中排第几?”

不知从何时起,“无条件的爱”成为一种奢侈,各种关系“明码标价”:遗产分割像是项目结项,按绩效结算工资;彩礼就像招投标,先看看诚意再押注;给朋友随份子就像去银行存款,无法等额置换就闹掰。

年轻人总把自己包裹在“淡人”的外壳里,嚷嚷着“电子断亲”,信誓旦旦地保证“封心锁爱”,生怕被一段关系拖累。用付出和回报衡量关系“孰远孰近”,也是卡在家庭关系里的一根刺。我们无可避免地计较得与失,打听父母给各家孩子压岁钱的多寡、份子钱的厚薄,或是给兄弟姐妹买房出了多少力。但我们记忆深处最温暖的亲情片段,往往并不和钱有关。

相比追求“无条件被爱”,“无条件去爱”更能治愈人生。即使对爱的人滤镜破碎,幻想破灭,还剩一颗勇敢的心陪伴自己披荆斩棘。

“无条件的爱”并非天赋,也能后天学习。就像原本作为“外人”的阿安,一开始不断向周围索取,最后也学会了无条件将别人“排第一”,用姥姥给自己存的 100 万元给姥姥买了墓地。当他轻敲姥姥的棺材,喊出“你在我心中排第一”时,乡野间的微风拂过他的泪,他们为彼此在世上的存在而感到喜悦。

(朱权利摘自《北方人》2024 年第 11 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