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场错过的电影
作者: 董婕2025 年,《哪吒之魔童闹海》横空出世。这个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神话人物,在数字技术的魔法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再次坐在电影院里,思绪飘到小时候的那个露天电影院。
那时,暮色四合,如果有放映员骑着自行车,后座上驮着放映机和胶片盒,叮叮当当地驶入村口,孩子们是最早的报信者。他们争相帮着搬运器材,在银幕前抢占最佳位置。小板凳、竹椅子、砖头石块,都被精心摆放成一个个“专属座位”。
广场上人声鼎沸。直到放映机“咔嗒”一声转动,光束穿透黑暗,所有的喧嚣才渐渐平息,化作银幕前无数双专注的眼睛。
在我的童年里,有一场错过的电影。那是一个蝉鸣聒噪的午后,教室里闷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我低着头,不敢看王老师的眼睛。“作业又没写?”王老师的声音很轻,却让我心头一颤。我攥着衣角,嗫嚅着说不出话来。
教室里其他同学早已收拾好书包,兴奋地讨论着待会儿要去看的《哪吒闹海》。那是1980 年,这部电影风靡全国,学校里几乎每个孩子都在谈论着哪吒的神通广大。
“这次不能去看电影了。”王老师叹了口气,轻揉着眉心,“留下来补作业吧。”
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却倔强地别过头去。王老师没有离开,她坐在讲台前批改作业,偶尔抬头看我一眼。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照在她的银边眼镜上,折射出温暖的光。
我的肚子不合时宜地咕咕直叫,王老师像变戏法似的从一摞作业中拿出一袋小饼干。那时,饼干可是稀罕玩意儿,我怯怯地接过,王老师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坐下。我小口小口地咬着饼干,甜味在嘴里化开,心里的委屈似乎也淡了些。
教室里很安静,只有笔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远处的露天电影应该开始了吧。我仿佛能听见广场上传来隐约的音乐声,想象着银幕上哪吒挥舞混天绫的英姿。王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轻声说道:“作业写完了,老师给你讲个故事吧。”
她开始讲述哪吒的故事,从灵珠子转世,到闹海屠龙,再到莲花重生。她的声音时而激昂,时而低沉,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我沉浸其中。在那个没有电影可看的傍晚,王老师用她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那个学期,我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期末考试后,王老师自掏腰包送了我一本《哪吒闹海》的连环画,她说,努力就会有收获。
这本连环画至今我都珍藏着,那是一个老师对学生最真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