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

作者: 释戒嗔

小生0

戒嗔认识弟弟小生的时候,他五岁。其实早已见过他,只是每次回到家的时候都很匆忙,而小生年纪还小。见面的时候,妈妈会对小生说:“小生,这个是你哥哥,叫哥哥吧。”

小生总是怯生生地叫一声哥哥,然后便不知道钻到哪里去了。

到了第二次见面,他早把戒嗔给忘了,所以妈妈还要再介绍一次:“小生,这个是你哥哥,叫哥哥吧。”

依然是怯生生的叫声。

戒嗔也没有特别在乎过小生记不记得自己,可能是从未在一起生活过,也可能是因为他的出生改变了戒嗔的命运。也许,他在戒嗔心中的地位只是顶着弟弟称号的人,比陌生人好一些,远比不上戒傲、戒尘、戒痴他们在戒嗔心中的位置。

那一年,妈妈上山来看戒嗔,小生跟在后面,东张西望。妈妈说:“我和你爸爸要出门几天,把小生放在你这里几天吧。”

不知道为什么有些犹豫,但是已经有人代戒嗔回答了——戒傲说:“我们会照顾好小生的。”妈妈下山的时候,小生直愣愣地盯着她的背影看,嘴巴噘得老高。戒嗔忽然想起来五年前的自己,也是这样看着她,期盼着她回头。只是她有一天会来接走小生,却不会接走戒嗔。

一直到妈妈的背影看不见了,小生才转过来看戒嗔。戒嗔伸手牵住他的手。软软小小的手,好像少一种感觉,是温暖吗?

戒痴和戒尘都比小生要大一些,三个孩子在后院里玩得很热闹。戒嗔想:也许在小生的心目中,我也是一样,比陌生人好一些,但比不上戒尘、戒痴。

三个小家伙越跑越远,回来的时候小生浑身湿漉漉的,一问才知道,原来他掉进了山边的池塘里。换下脏衣服,戒嗔倒上一盆温水帮小生清洗。

那一晚,下了场大雨,小生着了凉发烧了。

戒嗔把小生背在背上,戒傲帮忙撑着伞,三人在大雨弥漫的夜路上前行,戒嗔时不时地向后问一问:“小生,你怎么样?”小生有气无力地回答:“头很痛。”

沙大夫的家就在卫生院附近,戒嗔坐在小生的旁边,看着沙大夫给他吊水。

用干毛巾轻轻擦着小生额头细细的汗珠,戒嗔觉得有些东西已经回到了他们之间。

小生病好后,戒嗔带他去后山玩,怕他病后体力跟不上,戒嗔让他坐在自己的肩头。小生忽然问:“哥哥,你们为什么没有头发?”

戒嗔居然随口打了一句诳语:“因为小时候不听话,所以长大就不长头发了。”小生立刻老实了很多。

又过了几天,妈妈来领小生回家,戒嗔站在寺门前,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那次没有失意。

那个冬天,妈妈带小生来看戒嗔。小生诡异地对戒嗔笑。戒嗔忍不住问:“小生,你在笑什么?”

小生摊开手,手心有几根灰扑扑的草药。戒嗔问他草药是做什么用的。

小生悄悄附在戒嗔的耳边说,这个草药是从老中医那里要来的,如果涂在头上,很快就可以长出头发了。

(秋水长天摘自《小和尚的白粥馆1》青岛出版社 图 / 阿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