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锻造的核心竞争力永不过时
作者: 陈志宏意粉来问:
185****0363:我现在是一名初中生,听说现在有些知名大学毕业的学生都不好找工作。那我现在努力学习,考上好高中,考上好大学,还有什么用?我很迷茫。
亲爱的小友:
听说你最近在为"读书是否有用"发愁,这让我想起女儿上初二时的模样。那天她攥着月考成绩单问我:“网上说‘985’高校毕业生都去送外卖了,那我拼命刷题还有什么意义?”当时我是这样回答她的:
第一,学历依然是就业市场的硬通货。我不否认有个别“985”高校毕业生在送外卖,但只是个例,并不能等同于“985”高校毕业生都在送外卖。我去一些大公司参观学习,看到他们的招聘名单里大都是知名高校的学生。不是说普通学校没有出路,而是好的学历、好的学校能让人优先拿到通往机遇的钥匙。麦可思研究院数据显示,“211”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比普通高校高 17.6%,月薪平均多出1800元。
第二,学习锻造的核心竞争力永不过时。学习不仅是考上好高中,上个好大学,而是一生的修行。努力学习不一定会有出息,但不学习是一定不会有出息。你看那些武林高手,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不是为了某场比武,而是让招式刻进骨髓成为本能。学习亦是如此,解一道题就像破解一套拳法,背一篇课文如同修炼心法,每个求知的过程都在重塑认知的维度。
真正的“铁饭碗”不是某个单位,也不是由某个学历和学位决定的,而是长在身上的本事。再讲讲我的初中同学张磊的故事。这个当年中考失利读职高的男生,如今是某智能装备公司的技术总监。“别人打游戏时,我在拆旧电视学电路;同学约会时,我在图书馆抄机床参数。”后来他拿到了省技能大赛金奖,也叩开了前往德国进修的大门,他不断地学习,最后成就反而比我这个当年考取重点高中又读了大学的学生要高。
孩子,你现在背的《出师表》在培养语感,解的二次函数在锻炼逻辑,读的《小王子》在丰盈灵魂。不必纠结"读书是否有用"的伪命题,就像我们不会问"吃饭能否长命百岁 "。学习是给人生储备多种可能性,让你在时代浪潮中始终拥有选择的底气。
或许你此刻看不见终点,但你学习的每一刻都在重塑未来的自己。那些晨读时分的霞光,晚自习的灯火,终将化作你闯荡世界的铠甲。
本期回复
陈志宏,大学教师,业余写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了散文集《我的江南》等17部著作,微信公众号“宏文轩”创始人,作品入选武汉、沈阳等地中考语文试卷和中小学阅读教材。
136****9689:我是一名大四学生,我很想在实习单位留下来,可是在实习期结束后就被淘汰了,对方只说了一句“我们觉得你不适合这份工作”。我到底是哪里做得不够好呢?我好难过。
小意:
实习结束没被留下,并不代表你不够优秀,只是可能这个岗位和你的个性或者技能不太契合,并不代表你的价值就被否定了。“不合适”这个原因其实很模糊,它可能涵盖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专业技能、工作态度等很多方面。
你可以大胆地向人事或者主管人员询问实习结束后未能留下的具体原因,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哪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如果对方没有明确回复,你可以试着回忆一下,在实习期间,有没有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或者有没有收到过一些隐晦的反馈?也可以找一同实习的同学,询问他们对你的评价,或者被录用的宝贵经验。
别太纠结于过去了。这次经历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你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在未来的求职路上,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加油!
183****4432:我的数学成绩本来就不是很好,但是数学老师总是提问我,她一提问我就紧张,我现在对数学课有了惧怕心理,怎么能让老师少提问我呀?
小林:
你提到自己的数学成绩本来就不是很好,或许正是老师看到了你的不足,才频繁提问你,想知道你到底掌握得怎么样。老师也是为你好呀!
想让数学老师减少提问你,其实有几个小妙招,不过得注意,这可不是逃避学习的好方法,而是为了让你更自信地面对数学。首先,你可以试着在数学课上更加专注和积极参与,这样老师可能会觉得你对知识点已经掌握得很好了,自然提问你的次数就会减少。其次,课后你可以多花点时间在数学上,把不懂的地方弄清楚,这样即使被提问到,你也能自信满满地回答出来,慢慢就不会那么害怕了。
你也可以找个机会,跟老师聊聊你的感受,说你希望在课堂上能有更多的思考时间,而不是频繁地被提问。老师会理解你的,可能还会给你一些更好的建议呢。
(意林短信平台号码变更为17611610721,倾听意粉心声,期待您的短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