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页间流淌的青春

作者: 赖涵茵

书页间流淌的青春0

语文课的下课铃响起时,我总要把那本卷边的《意林》藏在书堆里。讲台上飘落的粉笔灰,窗外榕树婆娑的树影,连同书页间氤氲的油墨香,构成了我高中时代最温暖的记忆拼图。

那时我的作文总在及格线徘徊。面对“八闽大地”的命题,我的文字就像闽江里飘荡的浮萍,既寻不到历史的根脉,也抓不住时代的浪花。直到在《意林》读到敦煌壁画修复师的故事,才惊觉文字该有敦煌飞天的衣袂——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乘风而起。我开始在作文里描摹永定土楼窗棂间漏下的月光,在议论文中引入泉州港千年前的商船帆影,那些曾在课本里沉睡的福建符号,突然在《意林》的启迪下苏醒成跃动的文字。

这本薄薄的杂志是通向世界的任意门。我在《伊斯坦布尔的猫》里触摸到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晨雾,从《京都茶寮笔记》中尝到了抹茶的回甘。当教室外的三角梅被台风刮得七零八落时,我正跟着文字穿越撒哈拉的星空。这些异域故事像闽南工夫茶的第三泡,在温润中积蓄着回甘的力量,让我的作文渐渐褪去生涩,开始有了清泉石上流的意蕴。

课桌下的秘密阅读最终成了全班的狂欢。每当新刊传到教室,三十六个座位便化作接力赛的跑道。前桌的阿铭总要先看校园故事 专 栏,后排的小雨痴迷旅行手记,而我总是守着“世间感动”的温情故事。最难忘那次月考后,班主任没收了正在传阅的杂志,却总会在第二天早读时将它偷偷放在讲台上。

高考前夜的晚自习,我摩挲着攒了三年的《意林》合订本。那些被荧光笔画过的段落,像闽江夜航的渔火,在记忆深处明明灭灭。当高考作文落笔的那些时刻,我才惊觉自己已经进步了这么多,那些躲在课本下阅读的时光,早已在心底织就锦绣文章。

如今教室窗外的凤凰花又红了,那些传阅杂志的身影已散作满天星。但每当在图书馆遇见泛黄的《意林》,我仍能听见青春在纸页间沙沙作响,看见年少的我们乘着文字的风帆,在想象的海洋里破浪前行。

(图 /高艺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