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会议指明下半年两大布局方向

作者: 玄铁

本周,沪综指频创年内新高,逼近去年10月的峰值3674点,乐观者开始仰望万点星空。谨慎来看,大牛市难以一蹴而就,4000点之下仍宜以小牛市观之。

3674点只是小牛市关卡

日前,同泰基金公司做内部推演,主题是《仰望牛市10000点的星空》,一时成为网络热点话题。

回顾历史,2015年4月21日,人民网刊文《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被市场视作“政府为牛市背书”。沪综指牛气冲天,在6月12日升至5178点。从此,4000点牛市开端论深入人心。以此为锚,去年10月的峰值3674点,2021年2月的峰值3731点,只是反弹型小牛市的阶段性突破信号,难以媲美逾越6124点的标志性意义——开启屡创历史新高级别的牛市长周期。

在今年5月至7月连涨三个月之后,8月行情会否转向为重回箱体震荡?从历史上看,从1991年至2024年,沪综指在8月份的上涨和下跌年份皆为17个,月度涨幅均值和中位数分别是2.83%和-0.035%,整体表现为接近多空平衡。

沪综指若在8月份继续上涨,则有望实现月K线4连阳,如此情形仅在1991年和2004年的超级牛市中出现过。1991年5月至1992年5月,沪综指连涨13个月,累计上涨9.8倍,是A股首度出现牛市“股疯”现象。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沪综指连涨8个月,累计上涨近六成,完成恢复性上涨,其后迅速进入杠杆牛。

三低概念轮番接力上涨

7月29日,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将2025年世界和中国经济增速分别上调至3%和4.8%,较4月份的预测值分别上调0.2个和0.8个百分点。唱多主因是中国出口强劲,这亦是A股连涨三月的宏观面支撑。

从宏观调控基调来看,小牛市行情延续的政策红利仍在。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传出两大信号:一是提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预告政策牛仍在。二是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显示下半年将延续演绎各种周期行业反内卷的主题投资热潮,“股价超跌、估值超低、机构低配”的三低概念将轮番接力上涨。

缘何不太可能是大牛市重现,让“股价超涨、估值超高、机构超配”的三高概念继续逞强呢?答案是中国宏观去杠杆的目标任重道远。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研究显示,居民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的杠杆近年来均有所大涨,这意味着投资拉动经济的边际效应递减,是股市盈利难以大增的底层逻辑。显然,本轮小牛市并非业绩牛,而是国家队护盘的政策牛和流动性溢价的估值牛。

牛市套牢多因过度追高

截至周三的最近5日里,前期暴涨的热门股和近端次新股领跌,累计跌幅逾20%和逾10%的股票分别有7只和56只。最近5日领跌的概念板块是可控核聚变和雅江水电,分别下跌2.39%和2.36%,二者在最近10日里分别上涨2.03%和12.6%,显示概念炒作多空转换快如电风扇。

以雅江水电工程龙头中国电建为例,股价在5个交易日最多上涨54.3%,市值净增逾475亿元,相当于折现了承建雅江水电工程的远期利润。至本周三收盘,其股价较上周五峰值缩水13.3%。

在政策红利激发的脉动式牛市中,如何操作为佳?在交银趋势混合A半年报中展望未来时,基金经理杨金金建议:“该做的不是去赚到当前市场主流趋势下的最后一个铜板。”因为A股市场最基本的常识——“过往没有业绩增长支撑的趋势行情,不论有多么伟大的叙事,从历史上来看都是哪里起来哪里回去,从来没有一次例外”。

股谚云:新手怕杀跌,老手怕追涨。牛市追涨被套在山顶,是投资亏损的最大原因。7月8日,港股大牛股老铺黄金股价最高涨至1108港元,较去年6月低位(前复权)上涨19.5倍。本周三收盘价已较历史峰值缩水逾三成。其上半年盈利预计同比增长约279%~288%,这能覆盖其滚动市盈率高达85.5倍的高估值风险吗?类似牛股大跌是有钱难买牛回头,还是熊真的来了?预测难度极大。从历史经验来看,小票涨成高估值的大票之后,再涨十倍成为“英伟达第二”的概率极低,要提防的往往是主力套现后的股价膝盖斩。借助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的利好,昔日大牛股中国中免在7月24日封住涨停板,但是,股价较2021年2月峰值仍缩水82%。

(作者系职业投资人。文中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