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心理健康防线 守护孩子心灵绿洲

作者: 张成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构建学生心理健康保护屏障,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近日,阜宁县凤谷中心小学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

讲座伊始,县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心理辅导老师,县教育局教研室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讲师,沙盘游戏治疗师,盐城市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带头人,盐城市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盐城市心理学会理事杨兆宝杨教研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跟孩子们拉近了距离。讲座过程中,杨教研运用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和互动游戏,引导孩子们认识情绪、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合理表达和管理情绪。

随后,杨教研巧妙地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听见不同的声音和看见自己,迅速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现场充满了童真与智慧的碰撞。

随着讲座接近尾声,杨教研对本次讲座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总结,再次强调了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鼓励孩子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坚强和阳光。

此次心理健康讲座在孩子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通过这次讲座,孩子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掌握了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还在互动与交流中感受到了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与支持。

在教育的沃土上,每一颗童心都如待放的花蕾,需要阳光的温暖、雨露的滋养,亦需春风化雨般的守护。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与教育生态的深化,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面对学业压力、家庭环境等多重挑战,如何帮助孩子们建立积极心态、增强心理韧性,成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对此,近年来,阜宁县凤谷中心小学针对学生实际,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努力筑牢心理健康防线, 守护孩子心灵绿洲。

一、成立专门领导小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心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在校长领导下,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分工负责,各司其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学校定期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提出要求。学校建立心理档案,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追踪,做好咨询记录,再由老师根据情况进行辅导。学校重视“心育”,将学生心理健康纳入学校总体工作目标,努力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学校常规工作、少先队工作和学校重大活动中去。并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各项工作中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宣传、有总结提高。学校领导经常利用校教职工大会宣传、布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全校营造了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形成领导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喜人局面。

二、利用各种宣传阵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学校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让学生、老师及家长更多地认识、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正常通过学校公众号、教师微信群、家长群推送心理健康知识。每周在校广播站向全校师生播读学生心灵感悟,班会课采用模拟咨询的方式为学生答疑解惑等。利用横幅、展牌、橱窗等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与活动的宣传。每学期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学生心理社团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学校还利用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团体辅导、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等有机结合。

三、强化教师培训考核,提高心理辅导能力

一直以来,学校加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一是创造机会让骨干教师参加各种相关心理教育培训,并加强考核。二是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组织者,特别是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加强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业务知识培训外,强化班主任每双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检查、指导、评比力度,并将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况作为班主任月考核单列项,真正让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落地生根。三是为了增强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提高全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学校利用教师集中学习时间,请校内外的专兼职心理教师或专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四、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学校心理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活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体系完整,定期举行个案研讨会、读书会、培训会、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将心理学的基本常识引进课堂,实现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学校一直在各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课已成为学校学生的必修课。学校选择合适的心理教育教材,学校心理老师根据实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每节课都围绕一个中心,对学生进行感情、意志及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指导,并运用故事法、情境法、角色扮演法、讨论等方法,在老师精心设置的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完成人格重塑、心理调适等。还要求教师充分、有意识地运用教材丰富的人文精神内容,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五、做好心理咨询辅导,化解学生心理压力

为了摸清学生心理现状,更好地做好心理辅导,学校每个班级对本班学生的日常心理情况进行了解和记录,实行周汇报、月总结,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心理辅导老师沟通、交流。另外,学校积极创新心理交流形式,用QQ、微信等与学生进行交流,拓宽与学生交流的途径,也尊重学生的隐私。在学生群体中,有的学生出现心理冲突后,自我调适能力较弱,一时无法调控好自己的情绪,需要老师的个别心理咨询辅导。学校利用心灵驿站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通过一对一的沟通,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

六、家校共育携手同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与家庭、社会积极配合,共同实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学年学校为家长举办1—2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或宣传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教育方法。学校老师还经常利用休息的时间家访或电话交流,了解、关心学习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同时和他们的监护人加强沟通,使其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教育:每天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经常和孩子进行情感、语言上的交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建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体师生持之以恒地努力。接下来,阜宁县凤谷中心小学将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持续营造“家校社”共同关心的良好氛围,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