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生数化史地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 何翠萍摘要:为打造高效课堂,迎合新课标背景下新高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以及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学生数化史地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实践研究因势而生。笔者通过分析培养高中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结合自己所教科目例释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同时,鉴于思维能力培养的综合性与特殊性,学科融合下的实践研究对思维的提升更具有聚合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新课标;思维能力;实践研究
一、高中生学科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高中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出现思维定势,缺乏创新思维,加工整合、迁移信息的能力差,把控全局的思维品质欠缺等。这难道全是因为学生的智力和悟性千差万别导致的吗?一线教师是否把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落实到了每一篇导学案的编写上,每一节课的组织上,每一个问题的提出中,每一次作业的布置里,每一次考试的评价里呢?新课标背景下,新高考对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极高,如,化学要求学生具备实验创新能力、信息迁移能力、证据推理能力等。因此,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必备思维品质,尽力成就学生在该学科的高阶思维能力。
二、思维的概述
教育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关系概括的间接反映,思维是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整个知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高阶思维能力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者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或心智活动,如分析、综合、评价、创造,是具体直接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一种高层次综合能力的表现。科学研究指出,从初二开始,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高中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思维发展的飞跃期,利用好学生思维成熟前可塑性强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在本学科的思维品质,
三、思维・实践
作为高中化学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想就从以下四方面做法谈谈是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思维能力的。
(1)“六步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运用“六步教学模式”法,落实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①激趣导入(兴趣是抓住学生思维的关键。)②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老师导学案的编写要层层递进,问题设置要科学且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要能凸显出本节所要培养的学科思维能力。)③展示学生的导学案(学生通过导学案最大限度的展现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及感悟;也是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初步生成。)④解决对导学案上的问题(先组内、组间交流,老师认真聆听、保护学生交流、汇报的积极性,同时激励机制要跟上,经过生生思维激烈碰撞后,老师进行精讲让学生深入浅出的领会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达成本节所要提升的相关思维品质。)⑤课堂练习反馈;(通过典型题目检验学生本节课所生成的思维品质。)⑥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学生主动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题型,方法,建构出本节完整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类比思维、归纳思维、复利思维等思维能力。)
总之,因“六步教学模式”法的支持而使思维品质的培养真正落地了。
(2)注重教学方法的培养:在常规教学中我明确指出对应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加深常规思维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如学习二氧化硫时,有一类问题是鉴别CO2和SO2,我就让学生充分的理解解决次类问题是运用对比思维方法,通过对比二者性质找差异性鉴别;即就是二者的共性都是酸性氧化物,而差异性表现在有①SO2有刺激性气味;②SO2有漂白性;③SO2有强的还原性。那么,利用这三点差异性即可鉴别CO2和SO2。学生自然构建出做物质鉴别题的思维模型。再比如,学习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时,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氧化,在采用实验探究时一直要防氧化,我在探究的同时可有意的改进创新实验方案,让学生能够较长时间的观察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的存在。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总之,通过不同课型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推理、判断、比较、归纳、创造、迁移等思维能力。
(3)建设思考角与思考墙:为了进一步的巩固学生学到的思维方法,我提出班级设置思考角、教学楼里设置各科的思考墙,由学生随时将自己的问题以便利贴的形式张贴在班级思考角或年级思考墙上,其他学生利用课余随时间用便利贴回答,老师也可参加便利贴回答,让生生、师生的思维通过思考角或思考墙而碰撞互动,同时,通过思考角或思考墙以稳固学生学获得的思维方法。
(4)开展思维导图大赛:思维导图是一种非线性、无结构限制的展示方式,采用分支式或放射状布局,它能使学生更好的理清概念之间的关联,并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意与联想。我从高一开始,就引导学生做章末小结的思维导图。整个高中阶段坚持让学生做思维导图,并通过思维导图大赛展示年级优秀思维导图等活动使思维导图能起到真正提升学生的整合思维能力、复利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以上是笔者在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思维方面的几点做法,鉴于思维能力培养的综合性与特殊性,以及我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随机就确定主题大胆尝试融合课堂、实现跨学科思维能力的整合与提升。例如,我和地理老师在地理学科学习到地球地质演化“溶洞的形成”教学中,引入了溶洞形成的化学原理和对应实验,重点培养了学生跨学科的实验探究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结语: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对青少年的学科思维能力进行系统性的培养,一线教师对此责无旁贷,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不断揣摩、聆听专家指导、与同行切磋、自我反思等路径以培养学生学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2][美]约翰.杜威著:伍中有译.我们如何思维[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50
[3]温淑清.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