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我们还需要朋友吗

作者: 陶瓷兔子

AI时代,我们还需要朋友吗0

跟朋友约饭的时候她说昨天跟 AI聊到凌晨三点,干了两杯美式还是好困,我那句“你怎么不找我”几乎都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原因之一当然是早八打工人的本人根本无法陪聊到凌晨三点,另一个原因是我几乎能猜到她跟 AI在聊什么话题聊得那么上头——

他为什么不爱我?怎么能确认他到底是不是真的爱我?……在之前的每次对话中,我几乎都要被这些话题耗尽所有耐心,硬生生搬出十年友谊压在嘴边,才让自己不至于泼出“除了他你还能不能想点别的”这样的冷水。

可AI不一样,它7×24小时随时在线,除了服务器永远繁忙的DeepSeek,你几乎可以从任何其他的 AI App得到即时的回应。它还永远温柔,不会因为你第一百次问它“我是不是应该放手”就心生厌烦。在提供情绪价值之外,它甚至还试图提供“让你好过一点”的干货,你十天半个月之后顺着上次的话茬接着聊,它也能无缝接上。

但凡是个人,谁能做到这些呢?

我总是在这些时刻想起电影Her ,与爱情要求独占性不同,成年人的友谊本来就是相当泛化的东西,而承载它的主体 又 是“聊天”本身,当AI比所有的朋友都能接住你的情绪、你的梗、你的困惑甚至你的分享欲时,有没有朋友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抱着这样的念头和 AI聊了一周的天,终于意识到了那种淡淡的违和感的来源。诚然,AI的确是很好的聊天对象,但也只局限于你想要倾诉的时候 ——它的本质并不是“分享”,而是“承载”,它能接住你需要倾诉的一切,但永远无法为你创造新的体验。

它会告诉你咖啡的十个好处,却不会跟你分享春茶新品的滋味如何。它会告诉你世界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东西,但它永远不会主动给你发一朵云、一片天空的照片。

AI会跟人聊的话题,从来都是由人圈定的,你要聊爱情它就陪你聊爱情,你要改善人际关系它就给你支招,可很多时候朋友的意义并不是帮人确认自己的有,而是去发现自己的无。

比如我有次跟朋友约饭,因为地铁故障硬生生迟到了半个多小时,虽然已经在微信跟她报备,可我在见到她的同时还是做好了迎接“狂风暴雨”的准备——就不能早点出门吗?为什么不多留一点buffer time(缓冲时间),等等。如果等待的那个人是我时,我大概率会问出这些问题。

但她只是微微笑着把温热的拿铁往我面前一推:喏,掐着点儿给你点的,冷热正好。

我正是在那个瞬间忽然意识到自己身上缺乏“松弛感”这样的东西,准时当然是重要的美德,但它也应该可以兼容疏忽与意外。

也比如有朋友是剧集狂魔,我时常被她强行安利一些电影和剧集——如果自己选的话百分百不会去看的那些,但看完之后常常觉得被打开了新大门。

这些我们没有的,甚至都意识不到自己没有的东西,或许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朋友的原因,友谊的意义从不止于慰藉,还要并肩同行,一起去更远的地方。

(梅源摘自微信公众号“陶瓷兔子悦读笔记”图 / 豆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