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相亲新方式:一起去挖野菜

作者: 苏北老铁

年轻人相亲新方式:一起去挖野菜0

你以为在上海一个标准的周末约会,是白天去苏州河漫步,晚上在精酿酒馆小酌,喝完还得去酒吧开派对?但现在上海最火的社交局,是约着别人一起去郊区挖野菜。

不是每对约会对象,都能毫无负担地手拉着手去挖野菜。“已经交往了一段时间的情侣,或是至少在交友软件上聊了一周,才会考虑这种约会方式。因为去野外毕竟要考虑安全问题。”

那些只是想要浅尝一下春日氛围的情侣,通常不会把挖野菜的地点,定在非常偏远的地方。像草头、野葱、荠菜这些常见野菜,在小区的绿化带里就能找到。大家的动机很简单,不过是想找个借口多散会儿步,顺手解决一餐饭的食材。

而那些大张旗鼓,带着全套装备,脚底生风般直奔市区几十公里外的郊野公园,甚至杀进苏州的人,往往都是关系尚在暧昧期,但还没进入蜜月期的情侣。

“他们既想来一趟短途旅行,又觉得在确立关系前就独自结伴出游有些越界。于是,挖野菜成了一个绝佳的借口,既能显得随性自然,又能让邀约不过于直白。但其实野菜只是前菜,正餐是拉着手一起在自然里漫步、吃饭、掏心窝子,让情感在田野间自然升温。”

在爱情中受过几次伤,不愿意再相信甜言蜜语的人,则会把挖野菜当作一种无声胜有声的考核方式。

他们邀请你去挖野菜,其实是在观察你在田间劳作的过程中,是否有责任感和担当。

为了检验某些特定品质,他们连让你挖什么菜都有讲究。比如想测试你是否细心,就会带你去找草头,因为这种野菜和三叶草长得极像,需要极强的耐心才能辨别。如果错挖了三叶草,人不会中毒,但你们的感情可能是凉了。

在纸醉金迷的上海,如果你想进行一次正儿八经的约会,预算要千元起步。

但约别人去共青森林公园挖野菜,则主打一个无本万利。“充其量花3块钱的地铁票,然后就可以在地里撒欢儿了,蒲公英、荠菜和马兰头这种鲜灵的春菜,在盒马都要十几块一两,但你自己去挖就可以吃自助了。”

此外,挖野菜这种户外运动,简直是一项先天社交圣体。“如果你是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小孩,可能连把麦子和韭菜分清楚都够呛,必须找到一个熟识各种野菜的小‘李时珍’,才能开启这场‘军备竞赛’。”

来自东北的“沪漂”姑娘Linda,最近在互联网上寻找“野菜搭子”时,就约到了一个上海土著男生,两人挖过几次野菜,关系也深入了许多。“很多时候因为地域差异,大家很难聊到一起去。但通过挖野菜就能顺理成章地聊很多话题,上海人有自己的芥菜和马兰头,东北人也有自己的婆婆丁要挖。”

对于“95后”上海姑娘小七而言,约人挖野菜并不是一起干农活受累,而是一种能以最快速度摸清一个人的社交方式。

“第一次约会就约在一起吃饭,大概率聊不到什么深入话题,怕是只能掂量出彼此的饭量。但如果是一起去郊区挖野菜,则可以理所当然地聊到对方住哪里,顺便观察出对方的健身成果,挖到野菜后是自己独吞还是彼此分享,甚至能摸索出对方的厨艺。”

而能约出来一起去郊区挖野菜的人,绝对不是等闲之辈。“能一起去的人,肯定是超脱了物质满足的阶段,不求一起吃贵饭逛大街,只求去干点有意思的事儿。表面上你约别人挖野菜是不解风情,实际上是大智若愚。”

可以说,每对去挖野菜的情侣或暧昧对象,都有一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默契。大家手里拿着的,不只是野菜,更像是一把关系进阶的钥匙。

“挖野菜就像是HR带着候选人去参加团建,如果表现满意,就可以推进到下一步,一起回家做饭。如果连挖野菜都会因为分工、决策或体力活而起摩擦,那说明可能彼此是不适合的人。但整个过程也并不完全以结果论英雄——假设两个人最终都空手而归,但一路笑个不停,玩得无比尽兴,反倒说明彼此是最契合的人。”

“沪漂”两年的橙子,最近交往的男朋友,就是在一次挖野菜活动中相识的。她明显感觉到,在野外郊游后,自己和对方的感情更近了一步。

“最开始我们还在不断拉扯试探彼此,即便已经牵过手,依然会保持一些若有若无的距离感。直到我们在挖野菜时,我因为翻出了一只白白胖胖的大虫子,吓得失声尖叫。而他不但不害怕,轻轻把虫子从我裤腿上拿走,还耐心给我讲解这类虫子的习性。那一刻我感觉这个男生,不但有勇气,而且很善良。”

“除了挖野菜,还可以去试试一起逛菜市场、挑家具、组装宜家书架,毕竟用语言去形容一个人,说再多也不准。但一起经历过各种手忙脚乱的考验,便靠谱多了。”

即使约不到人一起去相亲,挖野菜也已然成为一种松弛生活的标签。

当你轻飘飘在朋友圈秀出一张挖野菜的实况图,丝毫不在意你的名牌衣物上沾了泥时,大家才明白,你不是一个靠消费来堆砌身份的人,而是一个在田间地头也能活出有品质生活的狠角色。

上一篇: 眼中人
下一篇: 驯养一只猫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