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养一只猫
作者: 岑嵘每天上完晚班,我便会沿着河边的一条小路回家。有天从黑漆漆的树丛中冒出一只黑白相间的奶牛猫。虽然是流浪猫,但它看起来很干净。猫冲我喵喵叫,使劲蹭我的裤腿,并用充满信任的圆眼睛看着我。
第二天晚上,我带上猫食,它在老地方又出现了。它开始狼吞虎咽,显然饿了。就这样,喂这只猫便成为我的日常。
沿着河有一条檐廊,靠河的这边修了靠椅,我常常坐在这里喂它。等它吃完我也不着急走,坐在长椅上摸摸它。猫咪有时在我面前躺下,一翻身露出肚皮,有时跳上来蹲在我身边。这一刻成为我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
我和猫就这么一起待着。有时我会想起小时候读过的《小王子》。书中的狐狸对小男孩说:“如果你想要一个朋友,就驯养我吧。”
什么是“驯养”?小狐狸接着说,驯养就是建立关系。“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彼此需要了。对我,你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对你,我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驯养”并不代表“驯服”。在一万多年前的新月沃地,人类就试图“驯服”猫,但从来就没有成功过。在和人类相处的上万年中,猫特立独行的性格并没有发生变化,非要说“驯服”,那一定是猫驯服了人类。
我和猫坐在夜晚的长椅上,如果它能开口,我一定很乐意和它聊聊这些。我敢打赌它知道的一定很多。但即便它不说话,我也享受这一刻。我想我已经“驯养”了它,因为我们建立了联系。
我站起身表示我要走了。它会陪我走一段路,然后竖着尾巴,缓缓向树林走去,最后消失在黑夜里。
美国诗人赛·沃曼曾讲过一段自己的经历。他年轻时在西部铁路线工作,其间他收养了一只在铁路站场的流浪黑猫,他们一起乘坐火车去过远方,长久的相处让他们结下深厚的友谊。
有一天,沃曼决定离开铁路公司,他准备带上他的老朋友一起走。
沃曼在火车的煤堆里找到了猫咪,并叫了它一声,黑猫伸了个懒腰,并用熟悉的咕噜声回应他,随后便站起身和往常一样走了过去,然而在它走到沃曼和火车的中间时,它突然停了下来,立在那里一动不动。随之而来的是犹豫不决。
猫咪目不转睛地盯着沃曼,又停顿了一会儿。它知道自己的人类伙伴要离开了,它必须做出抉择,最后猫咪转头回到了火车上。几年后,火车意外出轨,人们发现了那只猫的尸体。
尽管舒适的生活很有吸引力,但猫咪选择了火车上那一堆肮脏的煤,选择了让风吹过胡须的自由生活,选择了一望无际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