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树下,槐花飘

作者: 刘会然

刘会然,浙江省义乌市丹溪中学高级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北京文学》《小说选刊》等刊物。有多篇作品入选多种权威选本和中高考试题。出版有作品集《少年与花》《秧村往事》等15部。

《意林》:能说说您创作小说的心路历程吗?

刘会然:在写任何一篇小说的时候,起初,我总以为自己骑在一头忠厚老实的水牛上,可以在它的背上悠闲自得。可骑着骑着,我发现自己骑的是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它带着我在旷野上飞奔。就这样,在惶恐不安之中,野马跑累了,停蹄了,抵达了一个目的地。一看,这地方或似曾相识,或未曾相识。待自己的双脚踩在大地上的瞬间,发现野马又变成了那头熟悉憨厚的老水牛。

《意林》:很多学生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关系有疑惑,您能简单介绍如何创作人物吗?

刘会然: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核心的文体。人物第一位,是肯定的。只不过,有些情节过于曲折离奇,让读者记住了事件,淡化了人物。有些人物个性显赫峥嵘,让读者记住了人物,淡化了情节。其实,情节和人物是如影随形,不可割裂的。情节需要人物推动才能前进。人物的行为过程就是情节。

每到槐花飘飞时节,在村口的槐树下,爷爷总会叫我哼这首在村里流传了很久的儿歌:“槐树下,槐花飘,老歪就要回来喽……”爷爷告诉我,老歪总在槐花飘飞时来我们村,最后一次来是十几年前了。老歪说槐花飘的时候再回来,可他一直没回来。

那年我9岁,不知道老歪是个什么样的人,只是从爷爷和老人们的叙述中,隐约知道,老歪是个走街串巷的补铁匠。

说什么王家奶奶的铁锅坏了,几天无法生火做饭,病中的老歪硬撑着身子为她补好了锅;说什么老万无儿无女,穷得叮当响,老歪每次走时,总悄悄给他留点儿钱;说什么张爷爷家的小孙子掉进了河里,要不是老歪他就没命了……那都是啥时候的事了,还没完没了地说。再说,现在谁还用容易生锈的铁锅?一口铁锅值多少钱?破了再买呗。我每说到这儿,爷爷总会叹息一声:“孩子,那个年代的艰难,你不懂啊!”

时不时地,老歪的故事就会从老槐树下传出来,我都听腻了。

没想到,老歪还真的回来了。一个雪意欲滴的午后,老歪在村口出现了。他穿着黑乎乎的破棉袄,挑着一副沉甸甸的担子。

爷爷一看见他,就赶紧走过去,紧紧握着他的双手不放,兴奋地嚷着:“老伙计,你可回来了!”村里的老人们都赶过来了,摇着老歪的手,问寒问暖。

我断断续续听到,什么去了山西,什么老伴儿走了,什么想念老伙计……老人们争相拉老歪去家里,只听爷爷说,现在日子好了,年轻人都外出了,留下做个伴儿吧。老歪连连说,不用了,手艺还在,能养活自己。他一边说着一边从担子里搬出各种物件。不到半个时辰,村里的老人们抱着锅不约而同地朝老槐树底下走来。

老槐树底下,一圈破破烂烂的铁锅很快把老歪围在了中央。

最后一个朝老槐树走来的是肢体有残疾的老万。他捧着一口铁锅,一瘸一拐地走着。铁锅上有一道崭新的豁口。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