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估值与业绩共蓄力消费板块市值管理谱新曲
作者: 谢长艳编者按: 作为二级市场的压舱石,消费板块的上市公司在市值管理上也是排头兵。可选消费领域,汽车和家电赛道凭借多家公司突破千亿市值成为先锋,白电龙头海尔智家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必选消费领域,食品饮料行业一枝独秀,除去白酒龙头贵州茅台依然遥遥领先,上市时间不长的东鹏饮料成为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截至8月11日,A股共有486家公司发布了市值管理制度。消费板块作为资本市场的压舱石,也正在积极践行监管的市值管理要求。在当下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大背景下,消费行业龙头股基本面抗压,并通过业务模式创新等各种方式降本增效;同时在出海、培养新的消费群体方面积极开拓,且通过分红、增持等多种方式增强投资人的获得感。
在市值管理中,基本面是因,市值管理是果,两者相辅相成,在A股的消费赛道可以找到多家典型公司。本刊利用Wind数据筛选长江证券可选消费成份股和必选消费成份股,按照以下条件提取:年度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为10%以上;年度存在现金分红(分红次数);近一年未存在处罚情形;近一年获得投资人调研;波动率为正,且在50%以下;Wind ESG评级B类以上;剔除2024年以来新上市公司。五项附加条件为:连续两年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连续两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0%以上;连续两年分红;近两年未存在处罚情形;近两年均获得投资人调研。
根据相关指标,本刊选出了16家可选消费公司和9家必选消费公司。这25家公司有望被纳入《证券市场周刊》2025年度“金曙光”最佳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名单。
从结果看,目前可选消费的表现更为亮眼,虽然内部结构差异显著,但龙头企业通过增持、分红和主业优化积极管理市值,尤其是汽车制造业和家电板块的公司市值稳中有升。与可选消费行业相比,必选消费市值明显低于可选消费,反映其防御性属性更强但增长弹性较弱。此外头部企业主导效应显著,行业市值高度集中于龙头企业,如贵州茅台、五粮液等。
可选消费赛道:13家千亿市值公司占半壁江山
[Wind数据显示,可选消费行业的市值管理整体呈现分化态势,行业总市值(包括A股和海外市场上市的股份)在2025年保持相对稳定,但内部结构差异显著。]
截至8月5日,Wind长江证券可选消费股480家,总市值为7.36万亿元。市值在1000亿元以上的13家公司的总市值为3.37万亿元,占到整体可选消费市值的半壁江山(见表1) 。
表1 可选消费市值在千亿元以上的公司(截至8 月5 日)

其中,市值超过2000亿元以上企业分别为上汽集团、赛力斯、海尔智家、美的集团和比亚迪,尤其比亚迪的市值为9560.29亿元,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的美的集团。从可选消费的行业级别看,除了中国中免一家属于商贸零售外,其余均来自于汽车和家用电器行业。
如果按照本文开篇的8个筛选条件和5个附加条件,本刊筛选出16家可选消费标的公司(见表2)。其中,总市值在千亿元以上的变成5家,分别是比亚迪、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福耀玻璃和潍柴动力。这里面15家仍都来自汽车和家电行业,只有行动教育一家属于社会服务领域,中国中免已经不在标的中。
表2 本刊筛选的16家可选消费标的公司基本情况(截至8 月5 日)

在这16家标的公司中,行动教育的市值最小约为43.36亿元。不过公司的加权ROE在2023年、2024年持续上涨,分别为22.8%和29.01%。
此外,有别于其他公司,行动教育分别在2024年中报、三季报和年报进行了3次分红,2024年行动教育的分红率为99.5%。今年8月1日,公司发布的与中期分红相关的公告中提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李践提议,在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利润分配原则、保证公司正常经营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在股东大会授权范围内制定并实施2025年度中期分红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0元(含税),具体利润分配方案由公司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并报董事会、监事会审议确定。他承诺将在相关会议审议该事项时投“同意”票。
分红一直是上市公司提升股东获得感、培养耐心资本的重要方式,当下越来越多的公司提高分红频率,年中分红也慢慢变成常态。对此,本刊注意到,在Wind长江证券可选消费股480家公司中,算上行动教育共有6家公司一年的分红次数为3次,另有2家公司的分红次数是4次,分别是雅戈尔和玲珑轮胎。
汽车携手家电:提升可选消费赛道景气度
[无论是从市值排名还是上述条件所筛选出来的标的,汽车和家用电器行业都是“榜上有名”,它们也带动了整体可选消费行业的景气度上行。]
本周,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7月乘用车市场数据及解读。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82.6万辆,同比增长6.3%,环比下降12.4%。但考虑到去年7月基准基数较高,7月车市仍保持了较好增长态势,为下半年开了好头。乘联分会表示,“反内卷”浪潮正推动车市降价减少、促销平缓,车市运行日益平稳。
尤其新能源汽车同比继续保持增势,7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98.7万辆,同比增长12.0%,环比下降11.2%;今年1至7月累计零售645.5万辆,增长29.5%。在与燃油车争夺市场的过程中,7月新能源车在国内总体乘用车的零售渗透率为54%,较去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较6月新能源车渗透率52.7%继续提升。
在7月国内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74.9%。新能源车已成为驱动整体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行业转型步伐持续加速。整体来看,2025年1-7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50.7%。
对此,交银国际表示,考虑到在“以旧换新”助力下,去年8月车市逐步恢复,高基数下预计今年8月车市增长仍平稳;接下来随着“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到来,预计环比有改善趋势。
湘财证券发布报告指出,电动化浪潮催生产业链投资机遇,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一方面,主流车企密集投放了多款具有高性价比、长续航里程、先进智能配置的新车型,覆盖了从经济型到豪华型的广阔价格区间,极大丰富了消费者选择,刺激了购买欲望;另一方面,工信部联合多部门推出的“史上最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在6月正式生效,有效撬动了潜在消费需求。
同时,持续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特别是快充桩的普及和覆盖密度的提升,正在逐步缓解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和补能便利性担忧,为新能源车的普及扫除关键障碍。
在本刊筛选的16家标的中,比亚迪、福耀玻璃、赛轮轮胎、松原安全、无锡振华都是新能源车产业链上的公司。而在最新的7月新能源车企零售销量TOP10中,比亚迪蝉联榜首但同比、环比双降,吉利跃居第二且同比大增,小鹏成“黑马”同比飙升,特斯拉排名下滑且销量双降,本土车企展现强劲发展势能,但市场分化明显。
除汽车类公司外,另有5家家用电器公司上榜,分别是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海信家电、海信视像、华帝股份。
作为我国的传统制造业领域之一,家用电器类上市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具备稳定ROE及高分红优势,有望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包括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等都是研究机构重点关注的标的。对比来看,黑电龙头则受益于全球份额的提升和产品结构升级,如海信视像。
单就家电中的白电来看,龙头红利价值很强,而提高分红率也是上市公司做市值管理的重要方面。
长江证券的研究表示,白电龙头的红利价值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业绩稳定性方面,短期来看“以旧换新”政策或对白电需求节奏造成阶段扰动,行业增速或边际波动,但中长期来看,白电品类在更新需求主导下具备较强需求韧性;同时在国内空调保有量持续提升,海外新兴市场贡献长期增量,叠加企业自身份额具有较大提升潜力的情况下,白电业绩或长期实现稳健增长。
同时,白电龙头业绩基础较为深厚,即使经营出现短期波动也可以对业绩进行一定缓冲。在现金充裕叠加产业布局已相对完善的背景下,后期资本开支有望减少,从而带动自由现金流趋于稳定,为长期高分红提供支撑。分红意愿方面,美的集团与格力电器最近五年分红比例中枢均有所提升,2020年-2024年平均分红率分别达54.1%和63.5%。后续来看,为保证ROE的稳定,在基本面较为稳健和现金流相对充裕的保障下,预计未来分红率或进一步升高。
此外,美的集团还是A股回购注销的标兵,公司从2018年起已经连续8年进行回购,回购金额超过300亿元;在回购股份中,超过70%用于注销,直接提升每股收益(EPS)。
今年6月16日,公司再次公布股份回购方案,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A股股票,回购金额上限为100亿元、下限为5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00元/股,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及中国银行提供的股票回购专项贷款。
按回购金额上限100亿元估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不低于1亿股,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1.30%;按回购金额下限50亿元计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不低于5000万股,约占已发行总股本的0.65%。此次回购的股份,70%及以上将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其余部分将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
美的集团在公告中表示,此次回购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旨在增强投资者信心,提高股东回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并构建管理团队持股的长期激励与约束机制,以保障长期经营目标的实现。
海尔智家:业绩与估值增长良性循环
[海尔智家发展的核心在于其全球化布局、高端化战略、数字化变革及生态化的协同推进,形成“战略驱动业绩→业绩兑现提升估值→估值反哺战略深化”的正反馈机制。]
在上述可选消费标的中,海尔智家是1993年上市的家用电器公司,历经30多年的不懈努力确定了全球家电的龙头地位。公司实现业绩增长与估值增长的良性循环。
对此,海尔智家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从多角度进行了解释。
首先战略驱动业绩增长。国内数字化变革是其增长动力之一,GfK中怡康数据显示,2025年1-7月,海尔智家实现线上、线下市场份额双第一。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空调均实现线上、线下增速第一,海尔热水器、厨电实现线下增速第一。高端品牌卡萨帝7月增速超24%。海外全球创牌带来各个区域的持续领先:在欧洲,海尔多门冰箱销量第一,均价是行业的1.4倍,同时洗衣机中企第一;在美国,Combo大滚筒洗衣机定价是行业的3倍,15个月就卖了100多万台;在东南亚,泰国、越南、印尼海尔白电销量NO.1;在日本,Haier、AQUA双品牌冷柜稳居市场份额第一。
其次业绩兑现转化为估值提升。海尔智家的盈利韧性与成长性获资本认可。2025年1-7月,26家机构给予“买入”评级,居行业榜首,Wind数据显示其业绩确定性(数字化支撑)与成长性(全球化精耕)被持续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