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神州、信达生物扭亏为盈再投创新药看业绩改善滞涨股
作者: 张桔信达证券研报表明,根据申万行业分类,A股494家医药生物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23万亿元,同比下滑约3%,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91亿元,同比下滑约4%;其中第二季度单季度业绩显著改善,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144亿元,同比下滑约1%,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增长约2%,其中第二季度单季营收增长超过50%的公司包括天目药业、迪哲医药、泽璟制药、艾力斯等23家。
华宝基金强调,创新药依旧是最强主线且有望持续。9月开始,世界肺癌大会、欧洲肿瘤大会、美国血液年会等下半年重磅会议都有中国创新药关键临床数据读出,叠加年底海外大药企MNC授权旺季的到来(有多个中国潜在BIC已经进入谈判中后期),创新药有望在接下来的一个季度迎来类似于今年5月美国肿瘤大会“中国创新药数据群星闪耀”的行情盛宴。
书面回复时,复星医药相关人士强调:“2025年上半年,复星医药创新药品收入超4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26%,实现稳健增长。复星医药创新产品的布局聚焦实体瘤、血液瘤和免疫炎症等核心治疗领域,并积极拓展慢病(心血管、肾脏与代谢)及神经领域。在实体瘤领域,经过多年积累,复星医药已在肺癌、乳腺癌等领域形成以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注射用曲妥珠单抗为代表的创新药品矩阵。”
Wind资讯显示,创新药指数(8841049)在上半年上涨大约22%的基础上,迄今下半年的最新涨幅已经达到33%。在年内尚余4个月的情况下,创新药板块存在着再掀一轮浪潮的可能性。“至于如何挖掘下一个牛股的方法多种多样,姑且不谈产经的牟定大单品思路,从财经尤其是财务的角度看,在中报中筛选净利增长超过35%且年内涨幅有限的公司,或许会有意外之喜。“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分析。
创新药上市公司中报全透析百济、恒瑞之外还有这些惊喜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9月2日,A股市值超千亿的创新药企有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百利天恒。同期,港股包括恒瑞医药(A+H上市)、翰森制药、百济神州(A+H上市)、信达生物、康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科伦博泰市值在1000亿港元到5500亿港元不等。以此计算,千亿市值俱乐部约有9家创新药企。
市值创造辉煌的背后因素林林总总,核心的一条自然与业绩有关。整体看上半年创新药上市公司的成绩单,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分化显著,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壁垒与商业化能力实现爆发式增长,而部分公司受政策或市场因素影响业绩承压。重点聚焦其中的高增长公司,它们大多具备研发投入高、技术驱动力强、商业化能力突出、销售等相关费用优化等特点。
分下沉赛道来看,业绩较好的创新药公司主要汇聚在三条线上:首先是降糖减重领域,特点在于双靶点、三靶点、口服多肽、口服小分子、Amylin、减重增肌等细分方向不断催化创新;其次是小核酸领域,siRNA、ASO、miRNA 等细分方向百花齐放,递送技术不断突破;再次是以PD-1/L1为基础构建的双抗及多抗分子有望接续PD-1/L1单靶点,成为新一代免疫治疗(IO)的基石。
再分公司来看,今年以来持续上演市值第一争夺的百济神州和恒瑞医药,两者双双交出优异的中报答卷。先看目前以微弱优势领先的百济神州,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175.18亿元,同比上升46.03%,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上升115.63%。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94.7亿元,同比上升42.69%,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5.44亿元,同比上升156.15%。
对于百济神州而言,中报有两层突破性意义:首先是公司的核心产品泽布替尼在报告期内实现全球销售额破百亿元,其次是主要由该因素导致了百济神州由量变实现质变,无论是营业利润还是归母净利润,均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
在书面回复时,百济神州相关人士表示:“盈利主要得益于产品收入的大幅增长以及费用管理带来的经营效率提升。2025年半年度,产品收入的增长得益于自主研发产品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的销售增长,以及安进授权产品的销售额增加。其中核心自研产品泽布替尼表现突出,已稳居美国和全球BTK抑制剂市场第一位。2025年半年度,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达125.27亿元,同比增长56.2%。”
再看总市值几乎不相上下的恒瑞医药,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29.67%;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43.00亿元,同比增长41.80%。营收、净利及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均创往年同期新高,业绩进入爆发增长期。
尤其在产业圈“突破”接二连三,最新公告显示,1类创新药泽美妥司他片获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1线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R/RPTCL)成人患者。此外,本周公司还收到注射用SHR-A2009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除两大龙头股外,半年报中表现优异的大致还有:依靠减肥药取得良好市场反馈实现扭亏为盈的信达生物、获批上市10款创新药且有5款贡献稳定现金流基石产品的先声药业、自默沙东收取BD许可费收付款1.12亿美元的翰森制药等等。
“综合来看,随着创新药重磅品种(如艾力斯的伏美替尼、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等)的持续放量维持高增,叠加新品种的获批上市(智翔金泰、海创药业)贡献了创新药整体的高收入。同时受益于收入端的高速增长,板块整体费用率大幅改善,亏损快速收窄。”中邮证券在研报中点评。
接下来两个例子大体可以佐证。
全球化布局见效复星医药创新药收入超43亿元
截至9月2日收盘,复星医药年内的涨幅接近24%,虽然一举扭转了此前连跌四年的走势,但这一涨幅水平在创新药板块中仍属较低水平。Wind资讯统计表明,最新该股的总市值约为827亿元,其滚动市盈率约为25倍,股息率约为1.02%。
从半年报看,复星医药在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5.14亿元,归母净利润17.02亿元,同比增长38.96%。尤其创新药品收入超43亿元,同比增长14.26%。“创新是复星医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基金孵化、产业投资等多元化、多层次创新研发模式,持续强化抗体、ADC、细胞治疗及小分子四大技术平台能力,加速创新技术与产品的转化落地。”复星医药人士这般强调。
据介绍,2025年上半年,复星医药研发投入共计25.84亿元,研发费用为17.17亿元;其中制药业务研发投入22.95亿元,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6.51%,其研发费用为14.69亿元,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0.57%。围绕实体瘤、血液瘤、免疫炎症等核心治疗领域,公司已逐步构建高价值管线组合,积极拓展慢性病(心血管、肾脏与代谢)及神经领域。
进一步从产业层面看公司创新药,上述复星医药人士介绍:“2025年上半年,复妥宁(枸橼酸伏维西利胶囊)的获批进一步丰富乳腺癌治疗产品组合;复迈宁(芦沃美替尼片)获批则填补罕见病肿瘤治疗空白;血液瘤领域,持续推进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的可及性与可负担性。免疫炎症领域,XH-S004(DPP-1抑制剂)实现除中国境内及港澳地区外的对外许可授权,获国际市场认可。慢病领域,一心坦(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旁必福(盐酸依特卡肽注射液)、倍稳(盐酸凯普拉生片)及万缇乐®(盐酸替那帕诺片)陆续上市,持续完善心血管、肾脏与代谢领域布局。”
整体来看,复星医药持续在创新研发、许可引进、生产运营及商业化等多维度践行国际化战略,提升运营效率,强化全球市场布局,并已主要覆盖美国、欧洲、非洲、印度和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据上述人士介绍,2025年上半年,复星医药实现海外营收54.78亿元,占营收比28.07%。公司已构建成熟的商业化体系,涵盖制药与医疗器械业务,其中,海外商业化团队超1000人。制药业务已主要覆盖美国、非洲等市场,并稳步向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拓展。
“举例来看,复星医药肿瘤领域核心创新产品、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H药斯鲁利单抗(中国商品名:汉斯状®,欧洲商品名:Hetronifly®)上半年实现全球产品销售收入5.977亿元。上半年,H药海外市场拓展提速,相继在欧盟、新加坡、马来西亚、英国及印度获批,用于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并于印尼和泰国获批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目前,该产品已成功在近4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覆盖全球近半数人口。H药头对头阿替利珠单抗一线治疗ES-SCLC的美国桥接试验也将于近期完成全部患者入组。”复星医药人士介绍。
(文中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