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

作者: 王清平

本色0

江苏省宿迁市公安局宿城区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维稳办主任唐明清,和许多公务员一样,手机二十四小时从不关机。但唐明清与其他公务员不同的是,给他打电话、发微信的,不仅有家人、同事、朋友,还有失足青年、老上访户、孤寡老人,更有许多慕名求助的老百姓。他的微信好友多达两千多人。

这是一个刚入伍战士的微信:“你好,前辈,我正在上课,屏幕上老师播放您的事迹。我是刚刚划入移民管理局的边防小兵,在这里,请允许我向您敬个礼。您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我定将以您为榜样,将一生奉献给伟大的人民事业!”

这是一个即将退休的监狱民警的微信:“唐明清同志,听了你的报告,很受教育和启发。我要好好把你的先进事迹传递给我的家人和身边的人。有机会再带上儿子向你讨教。”

唐明清的微信朋友圈里不仅有这些赞扬和关切,更多的是老百姓的求助。唐明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就是穿警服的老百姓。”他以一颗拳拳爱民之心凝聚起老百姓的爱党爱国之心,用一个个平凡善举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他不愧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中国好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生死瞬间:我不上谁上

唐明清的朋友圈里有十几个特殊的朋友,他们都曾是意欲自杀者。他们因家庭破碎或处境艰难曾一度萌生放弃生命的念头。万幸的是,在准备离开这世界的那一刻,他们遇上了唐明清。唐明清把他们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劫后余生的他们有共同的心声:如果不是唐所长出手,我早就没命了;如果没有唐所长,就没有我全家。

唐明清救人的视频,至今从网上搜看,依然令人惊心动魄。

视频一:

2012年10月12日,宿城区府苑派出所辖区某公司九楼楼顶上,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手牵自己的两个孩子,扬言要跳楼。警车一路呼啸驶来,警察拉起警戒线,疏散围观群众。男子情绪失控,歇斯底里,狂喊乱叫。唐明清和同事冲上楼顶劝阻男子。男子不让唐明清等人靠近,局面一时难以掌控。最后,男子把纸、笔和手机一件一件扔下楼,抱起两个孩子,抬脚准备跳楼。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唐明清不顾个人安危,一个箭步冲上去从后面抱住跳楼男子,他的同事从两侧包抄上来,共同把男子和两个孩子解救下来。这个想跳楼自杀的男子就是陈某。

陈某,江苏沭阳人,老婆卷着他在外打工的钱跑了,丢下两个孩子无人照看,而他再也没有办法外出打工。此人性格偏执,情绪不稳。他带着两个孩子坐车赶到六十多公里外的宿迁市区。他先给电视台记者打电话说自己要跳楼,要求电视台记者报道,让他老婆看到后悔一辈子。如此极端的想法令人费解,但当时情况危急,容不得多想。人命关天,我不上谁上?唐明清事后说,当时他就这一个念头。

视频二:

2007年10月15日,市直机关某大楼上出现一名扬言自杀的女子,头戴遮阳帽,情绪异常亢奋,引来很多围观者。唐明清接警后迅速上楼处理。同样,跳楼女子也不让唐明清接近她。唐明清站在十几米外与她对话,得知女子姓刘,宿豫区人。唐明清劝她下来,刘某根本不听;唐明清稍一靠近,刘某就立即要跳。怎么办?唐明清灵机一动说:“你想跳楼,我不拦你。但是,你什么都不说就这么跳下去,谁知道你为什么跳楼?我拿来纸笔来记录一下,形成材料,留下证据。你死也要死个明白嘛。”刘某一听有道理,便答应了。唐明清拿着同事送来的纸和笔想接近她,可刘某十分警觉,还不让他靠近。唐明清又说:“既然你不想自己写,那你说我帮你记。你说吧,为什么跳楼?”刘某情绪非常激动,说她离婚了,现在又拆迁,赔偿不满意,日子没法儿过了。唐明清问她,还有吗?刘某回答没有了。唐明清说,摁个手印吧。刘某问,还要摁手印吗?唐明清说:“当然要摁手印,材料不是你自己写的,你再不摁手印,别人还以为这份材料是我捏造的呢!”刘某答应了。唐明清要来一架梯子,搭在楼顶的雨棚上,把记录纸递给她。就在她伸手来接纸的时候,唐明清冲上去抱住了她。她拼命挣扎,而且劲儿很大。唐明清险些没抱住她,幸亏同事们及时冲上来,合力才把她拖住,架下楼。后来才知道,刘某曾是一名体育运动员。

视频三:

某年春节前夕,农民工徐某坐在市区尚未竣工的二十一层楼顶上,打算跳楼轻生。在他的身后,唐明清轻手轻脚来回走动,寻找机会接近徐某。唐明清安排同事在一旁不停地与徐某说话,好转移他的注意力。唐明清趁徐某不备,大步冲上前去,一把搂住徐某脖子,把他从楼顶边上拖拽下来。几乎同时,唐明清的同事们合力把徐某制伏,带回府苑派出所。唐明清了解到,徐某三十岁左右,父亲癌症急等手术,房贷到期未还,在工地上打工的钱一分未结,老婆又向他提出离婚,真是到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地步了。唐明清要来徐某老婆的电话,要求她赶到派出所劝劝徐某。徐某老婆赶到后,唐明清一方面动员徐某老婆回娘家向亲戚借钱给公公治病,另一方面帮徐某找工地老板催要工钱。徐某老婆当场表示不再离婚,与丈夫共渡难关,好好过日子。徐某后来再也没有过轻生的念头。

本色1
唐明清(右一)给失足青年做思想工作

这样的镜头还有许多——

一心求死的中年男子王某掏出打火机即将点燃自己的那一刻,唐明清冲上去夺下打火机。

一个失恋轻生的女子跳入夜色中的古黄河,唐明清一个猛子扎进水里,托起轻生女子。

安徽讨薪农民工谢某站在高压电线塔上,唐明清冒着触电的危险爬上去解救。

……

看着这些惊险的救人视频和照片,我对唐明清心生敬慕。在一个个险象环生的生死瞬间,唐明清瘦小的身躯里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救下那些自杀者,他为什么能?因为他有一颗共产党员的拳拳爱民之心。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珍爱。唐明清救下的轻生者,无一不对放弃生命表示后悔,无一不感谢唐明清的救命之恩。而唐明清的救助并没有到此结束。他会主动添加他们微信继续帮助他们矫正心理、树立信心,帮助他们找工作,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重回生活正轨。

十字路口:给他一个正向外力

“最近禽流感不给杀鸡,我也不想闲着,麻烦您帮忙找份工作。”这是唐明清帮教的青年李某发来的微信。

李某三岁时父亲死了,母亲改嫁,他由年迈的祖母抚养长大。因为缺乏管教,李某长期小偷小摸,已经“三进宫”了。一天,李某的祖母找到唐明清,说孙子这一次好不容易找了个对象,再也不能进去了。唐明清说:“老太太,您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您孙子触犯了法律,就要承担法律责任。您想想,如果放任不管,就算现在结婚了,今后再偷还要被逮去坐牢,不是害了自己,又害了别人吗?”唐明清去附近的新华书店买了五本书,然后带上李某的祖母,开车到几百里外的大丰农场看望她的孙子。唐明清见到李某后说:“如果你还念奶奶把你抚养成人的恩情,就别让她操心,好好改造。出来后我帮你找工作,挣钱孝敬奶奶。”李某当即表态,一定好好表现。唐明清把五本书送给李某说:“下次再看你时你要告诉我,《平凡的世界》都写了什么。”离开时,唐明清叮嘱大丰农场的民警:“好好管教他。”大丰农场的民警说:“放心吧,你们都帮教到了农场,我们义不容辞帮他改造。”李某出来后,唐明清没有食言,帮他联系了一份工作。李某现在已经成家立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浇花要浇根,救人要救心。唐明清从自己多年的工作中总结出一个道理,人生在世就像一个自由落体,会受到外力的影响。给他一个正向的外力,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就有更多可能向着正向改变。自杀者、失足者,最需要这样的正向外力。很多时候,他们的命是救下来了,但他们的心还没救下来。而救心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唐明清认为,没有感化不了的人心,只要以情感人、以理教人、以法育人,人心换人心,就一定能矫正一个偏离航道的人生。从警二十多年来,唐明清用他的爱心、真心、耐心帮助四十余名失足青少年步入了人生正轨。

再说那个带着两个孩子自杀的陈某吧。

唐明清为陈某回归人生正轨真是煞费苦心。当把陈某解救下楼带到派出所后,唐明清对陈某进行了耐心的心理疏导和励志教育。陈某对自己的过激行为非常后悔,当场表示不再轻生。但是,时隔不到一个月,陈某居然再一次坐车来到市区寻求自杀。这一次他没有选择跳楼,而是选择在府苑派出所辖区内的一个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企图撞车自杀。结果未遂。如果真不想活了,哪里不能死?可这个男人选择乘车六十多公里跑到市区自杀,唐明清断定,此人一定是有心结没有打开。他再次把陈某带到派出所,可这次陈某表情麻木,跟他说什么都没有回应。

跟我走,唐明清想起一个人,开车把陈某带到王某家。

王某是谁?

王某是辖区内唐明清的扶贫对象。她三十七岁那年,丈夫去世。王某既要照顾四个孩子,又要侍候卧病在床的公婆,实在撑不住了,好几次有过轻生的念头。唐明清了解情况后,与她家结了扶贫对子,一帮就是二十多年。从孩子上学到公婆看病,唐明清忙前忙后,为王某家带来了希望。他逢年过节都去看望王某,年年都给她家孩子买新衣服。二十多年过去了,随着四个孩子长大成人,王某的日子越过越好。

唐明清开车把陈某带到王某家,正赶上王某出门做事。唐明清推门对王某说:“王大姐,请你帮帮忙,你告诉他,你是怎么把四个孩子抚养成人的。”王某听了陈某的情况后说:“难道你一个大男人连我一个女人都不如吗?你有困难,向政府反映,政府肯定会帮你解决的。只要能吃苦耐劳,日子会越过越好的。”陈某说:“家里没了房子,两个孩子小,都要上学。我没法儿外出打工,没钱给孩子念书。我们借住在亲戚家,又因为吵架被撵了出来。我们连一个遮雨挡风的窝都没有,我真的不想活了!但今天见到王大姐您比我难多了,我得好好活着。”

陈某的心结打开了,但唐明清意识到,陈某生活压力一点儿也没有减轻,必须帮他解决实际困难。唐明清开车把陈某送回沭阳,先到他所在的乡政府帮助协调住房,然后到小学解决孩子上学问题。唐明清找到那里的小学校长,请求允许陈某的两个孩子寄宿,否则陈某无法打工挣钱养活孩子。唐明清当场为两个孩子交了学费,学校答应免费给孩子寄宿。最后,唐明清帮着陈某找到一个工程队轧钢筋的工作。

“心态变了,人就变了。”唐明清在长期的帮教工作中对此体会很深,“看到一个人在自己的帮助下改变了人生轨迹,是我最幸福的时刻。”唐明清这样说。

2013年,唐明清荣登中国好人榜,2014年,又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成为宿迁家喻户晓的英模人物。寻求他帮助的人更多了。无论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大家有困难就想到唐明清。

在唐明清看来,老百姓的事都是天大的事。帮他们解决困难,老百姓就会觉得党和政府是替老百姓办事的,就会对党和政府心存感激。老百姓能感受到的,不就是身边的一个个党员、一个个公务员的办事态度吗?共产党员的本色就是时时处处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排忧解难。

为民除害:没有底气不行

2001年,唐明清从武警营职干部转业进入宿迁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成为一名刑警。脱下军装,穿上警服,改变的是工作中心,不变的是为民初心。在爱民助困上,唐明清能掏出爱心;在为民除害上,唐明清同样能拿出胆量,献出智慧。

2002年,市区河滨新村小区发生一起杀人案。一个女子主动报案称,在与男朋友玩游戏时不慎用被子把他捂死了。现场情况和报案女子描述的基本一致。但是,唐明清始终感觉有点儿蹊跷。女子并不强壮,男性死者应该不至于被女子捂死。唐明清再次勘查现场,在餐桌上发现了一块塑料保鲜膜,上面有一个小黑点。唐明清把它带回局里化验,发现那个小黑点为死者的牙龈出的血。这一突破性证据让报案女子不得不供出了杀人动机和犯罪过程。原来,死者是一个做宾馆一次性用品生意的老板,女子从二十岁时就被死者包养,到了三十多岁既无法嫁人,又得不到任何名分,于是产生了杀人念头。女子提出玩性虐游戏,死者顺从女子要求,乖乖服绑。死者束手就擒后,女子用保鲜膜封住死者口鼻,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了杀人犯。关键性证据保鲜膜的发现,让许多老刑警对唐明清竖起了大拇指。

上一篇:
下一篇: 重返太平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