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再脏一块台布呢

作者: 车耳

为什么要再脏一块台布呢0

深入到法国乡村,笔者常感受到那里开放的生活环境,和全国统一的教育医疗条件,更大的触动是那里没有城乡差别,至少没有我们传统意义上观念上的差别。

不设围挡不要遮拦

在法国的乡下,即便是村镇政府也不会在景区外设置围栏,挡住游人视线,逼得你去买门票。法国人甚至会在沿山路和海边的公路修筑观景平台,留出停车位,并设立牌子提前预告。比如他们会在盘山路边设立一个登高望远处,既可稍作休息,又可瞭望山谷。

景区外也不会设卡,倒是会在近处设立停车场,让外地游客少走点路。在一个叫圣埃米隆的地方,价值连城的地下酒窖甚至无人看管,从外部车道可以走下去,直接进入地下酒窖,成千上万瓶葡萄酒整齐堆放在各个角落,那些经年累月储存的深色红瓶口呈灰白状,那是长菌的标志,也是正在发酵的状态,一旦上了餐桌就身价倍增。这种对所有陌生游客敞开大门,不设防的营销方式也让我感到惊讶。

如果一定要说说城乡差别,我们还真看到城市人少见的马耕犁,是在著名的白马庄园。那是在一片片茂密的葡萄园中,突然间看到一匹高昂的白马,被人牵着。白马庄园前见到白马,我们都很兴奋,纷纷拿起手机拍照。

靠近葡萄园时,我看还有三匹马在旁边的葡萄垄沟里来回耕犁,那些马步法均匀,行动有序,而且都是女人在驾驭。我们身前的女主人体型娇小,努力调整缰绳,让马不要太兴奋。路旁就有专为行驶在垄中设计的剪枝耕犁车,身高看着比公交车还高一截,但是非常窄,方便进垄剪枝和犁地。这个先进的巨型车和传统马耕犁一前一后排在那里,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为什么要再脏一块台布呢1
白马庄园坐落在波尔多右岸的圣埃米隆产区内,也是波尔多八大名庄之一。

第二天早餐时询问城堡女主人,她告诉我当地用马耕犁是一个古老习俗,白色马匹和女人扶耕都很常见,相对男士来说,女人更会使巧劲,操纵一匹有经验的马儿并不费力,她只要调整好犁耙,发出指令,牵着马走就行。一个有经验的马儿步法整齐,不会践踏葡萄树根,也不会破坏葡萄架,这是用的马主要原因。那天上午,白云之下,茂密的葡萄园里整齐排列着几匹高大骏马,加上熟练的女性驾驭者,有种巴比松画派的感觉,人类文明好像又回到了十九世纪。

既然法国没有城乡差别,没有农民工,那也就意味着家中没有小时工,没有负责养儿育女的奶妈、月嫂,当然也没有住家保姆,甚至没有供主人驱使的司机、保镖以至于保安。

我见过的法国人在生育问题上,女人有能力就自己带,没条件就不生,既不请阿姨,也不会求助于双方年迈的父母,对法国人来说,各自有各自的生活,相互尊重才是最重要的。不止法国人,西方国家的人都习惯自己动手干家务事,家庭需要常备电锯和工具箱,因为请维修人员上门得提前预约。而且上门服务的人工也太贵了,所以久而久之,男士们都会自我修炼成电工、水工和其他意想不到的工种。

如果有操作空间,他们还会买回用具和材料,回家后自己搭架子,粉刷墙壁甚至铺地砖。有条件的话甚至会在地下室建个工作间,既能做木匠搭架、钻孔、刨光,也会放置电钻、电锯和卷轴加长电缆。有人甚至会搭建阳光房,镶嵌玻璃,不输专业人员。

多年前我在国外工作时,常自己买润滑油和防冻水注油加水,跑长途前懂得仔细检查车况。至于更换电池、备胎,简直就是应对自如。回国后,这些本来拥有的能力反而退化了,习惯了一有问题就找维修工。

那些垃圾都去哪了?

就像我的新书《车老师在线》的序言中讲过的:对于一根铁链来说,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整体强度;对于一个木桶来说,最短的那块板决定其容量;对于一种环境来说,最脏之处决定着其环保的排名。

从这一点上看,法国人交出了很高分数的答卷。他们的农村街道的干净程度堪比香榭丽舍大街,甚至还要更干净,在这一点上绝无城乡差别。最近一次乡村之旅,我在法国南部开了十天车,既途经人声鼎沸的繁华闹市,也住过不见人影的避静乡村,弯弯曲曲开过几千公里,刮起大风时,空中没有飞起塑料袋,大雨中的地面也没有流淌污泥汤。不仅垃圾堆,连垃圾处理厂都没见到,人们可能会问:那些垃圾都去哪了?

垃圾处理是一座城市或者乡村文明的标志,至少要涉及三个核心要素:垃圾处理厂、清扫人员,以及人们制造垃圾的习惯,这三点决定着垃圾增长的速度和数量。法国人在处理污水和垃圾方面,有着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经验。至于清扫人员更是治理污染环境的中坚力量。每次在北京街头看到清洁人员在辛苦劳作,我都充满敬意,他们不断地清理地上的垃圾,似乎总是清理不完,到底有何办法让这个问题得到永久解决?

这就涉及第三点:不提供制造垃圾的机会和借口。法国已经在多年前禁止超市免费提供塑料袋了,当地人连纸屑都不会随地扔。这点可能也是我们社会仍然存在城乡差别的一个要素。改善一个地方的环境往往不是钱的问题,重要的是观念。如果教育不起作用就需要社会强制,随便停车可以罚款,随地扔东西也可以罚款。新加坡通过社会教育和法律强制,已经成为维护环境的榜样。至于法国人,他们维护环境的意识则发自内心。

为什么要再脏一块台布呢2
戈尔德是典型的法国中世纪小镇,曾被评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庄”之一,干净整洁的街巷让人感觉清新且安逸。
为什么要再脏一块台布呢3
摄影师作品“7天垃圾”系列。参与者收集他们在7天里产生的垃圾,并在散布的垃圾周围拍照记录,以唤醒人们改善环境的观念。

清晨,白马庄园女主人按时开放明亮的餐厅,我总是早上第一个走进餐厅的人,进去后看到两个窗前各有一个方桌已经铺好餐巾,两把椅子相对,正好是一对夫妇的座位,与我们同行的有两对情侣。如果我占据一个双人座餐桌,其中一对情侣就只能坐靠墙位置。显而易见,窗前座位往往是最好的,用餐时看着窗外草坪,阳光洒进来,舒适惬意。于是我走向那个靠墙的但是六个人的拼桌,坐下一看,只有这张桌上摆好橙汁、牛角面包和黄油,看来女主人也是预估我们会坐在一起,所以就将早餐摆放在这个位置。

我坐下吃到一半时,一对情侣中的法国朋友独自走进来,也跟我一样四周看了看,用法语说了一句:为什么要再弄脏一个桌子呢?于是他就在我旁边坐下来共进早餐。后进来的另一对情侣也注意到窗边的阳光小桌正适合他们两个,见我们已经在用餐中,便自然而然地和我们坐在一起,大家在相对阴暗角落里快乐地吃完丰盛早餐,这样我们五个人、总共三个家庭只弄脏一块台布而已。

心静,所以人净,所以物净,所以环境净。

(责编:常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