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

作者: 力歌

1

赵东来到李明远的办公室,这让李明远感到很诧异。

作为大学二级Z学院院长的赵东从来没来过学校的离退休办公室。李明远距离退休已经不到5年的时间,工作处在边缘处室,又在两个校区,与赵东很少见面。李明远在Z学院兼职上课,偶尔能遇见对方,很少有寒暄和交流的时候。

“李老师,今晚我们班同学聚会,我是来邀请你参加的。”赵东说明了来意。

赵东与李明远确实有师生关系,赵东当年入学的学校是中专,李明远是他的辅导员,可开学不久,李明远调去图书馆,基本与赵东这届学生没有什么交集。

李明远望着期待他回答的赵东,说:“我跟你们同学都不熟,去了多尴尬呀。”

“还有其他的老师,都要过去。”赵东说了几个老师的名字。

“人家都是教过你们的老师,我只是入学时见了个面。”

“我班的高希海你记得不?”赵东突然问。

李明远觉得这个名字似乎有些熟悉,却没有具体印象,他把疑惑的目光转向赵东。

赵东急切地说明:“那年我找过你,要你帮忙在图书馆勤工助学的那个同学。”

经赵东提醒,李明远记起来是有这么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到图书馆当学生管理员,帮忙借阅图书,还做一些打扫卫生的杂事,晚上住在图书馆做门卫。

“唔,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个学生,他好像不是你们班的,比你小一届……”

赵东忙解释说:“高希海因为父亲得重病,他回家侍候,父亲去世后返校降了级。”

李明远点了点头,那个瘦弱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这次同学聚会,他也回来,还特意问起你是否参加呢。”

李明远不假思索地说:“就他一个人我还熟悉点,我咋好意思参加你们的聚会。”

赵东现出异样,“就这个人重要!”

“他怎么了?”李明远有些不解。

赵东看到了李明远的一脸迷惘,说:“他现在可是个副部级企业的领导啊。”

赵东介绍说高希海在国有大型企业里做总经理,下属百余家单位横跨北方五省区,李明远原来的那所中专隶属这个企业,因企业将社会化功能属地移交给了这所大学,才脱离了这家企业领导。

李明远明白了赵东来找他的用意,“人家是大领导了,我哪配得上与人家见面。”

“李老师,你是副处级干部,又是副教授,哪点也不差,高希海亲自点名要你参加,何况,这也是校长的意思。”

李明远现在是学校离退休办公室的主任,属边缘的副处级部门,办公地点处在校园的角落里,管着几个活动室。李明远心里清楚了,赵东能主动过来,主要是这个高希海的原因,再有就是校长的指示。说到这份上了,李明远也不好再推辞,只好跟着赵东下楼,上了他的车。

2

到了酒店包间,有三桌席,中间餐桌只有过去中专时的两个老领导坐在那里,另外两桌坐满了人。中专时的任课老师李明远还很熟悉,互相打着招呼,年轻的肯定是赵东的同学,站起来客气与他招手致意。李明远又去与两个老领导握手寒暄,他本想返回到同事那个桌时,赵东拦住了他,说:“李老师,你就坐在这里吧。”

“我去那个桌,大家都很熟。”李明远一指刚才几个同事说。

“不用,你是我们当年的辅导员,你坐在这桌当之无愧。”赵东说得挺坚决。

“我才给你们当了几天辅导员啊,你们还有班主任和接我任的辅导员嘛。”

“李老师,你说的那几个人有事来不了。”赵东一指邻桌说。

李明远环顾了一下,那几个他认为重要的老师都不在场,这让他颇感意外,他只好在老领导边上正对着主宾席的位置坐了下来。

包厢门打开,依次走进来的是学校书记和校长,对外向里做出邀请的手势,这时一个中等身材、有些臃肿的中年人走进来,随后是学校班子成员。

书记校长请那人坐主宾位置,那人推托并言称学生不敢当之类,但拗不过校领导的强烈要求,拉扯一番,与校领导一同坐了下来。随后,班子成员约定俗成地找到各自的位置,赵东顺势坐在了李明远旁边。

主宾席坐着的应该就是高希海,而在李明远记忆当中,他是个瘦弱的孩子,常穿着不合时宜带补丁的衣服。此时高希海与左右的校党政一把手说着话,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了李明远的身上,游离了一下,又凝聚到了他这里,再也没有移开。他眼睛里有光明亮地闪动了一下,突然站立起来,手指向对方,激动地喊了一声:“李老师,李馆长!”

他挪开座椅,绕过半面的餐桌,来到李明远面前,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李老师,您是我最想见的人,您是我的恩人!没有您,就没有我高希海的今天!”

李明远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搞蒙了,只能愣愣地听着高希海的述说。高希海讲的都是李明远在图书馆时帮他的事,什么在家里拿来的衣服,从家里带来肉菜让他补身体,掏不起学费就让他把图书馆的废旧报纸包装箱卖掉一类的事。

那几年在图书馆勤工助学的都是家庭困难学生,李明远做的这些,没觉得有什么,至于帮过谁,他也没特意记着。

李明远注意到几个领导围拢了过来,让他很不安,忙说:“今天是你们同学聚会,咱这么说来说去,不是喧宾夺主了吗?”

高希海用力握了一下李明远的手,哽咽着说:“我不知道您能到来,我还对赵东说,准备专程到府上登门道谢呢。”

李明远瞭了赵东一眼,见赵东一脸红色,满是窘态。

酒局启动后,李明远知晓赵东所说的同学聚会,其意在与高希海所在的这家国有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高希海所在的企业正是赵东Z学院学生培养的对口专业。

领导开始分别敬酒,说着司空见惯的客套话。规定的程序结束后,高希海再次走到李明远身边,书记校长也陪同过来。

高希海单独敬酒,又是恩师又是感谢,酒杯放下来后,问:“李老师,中专归并到了大学后,您还在图书馆吗?”

校长忙接上话,介绍说:“李老师现在在我校的离退休办当主任呢。”

高希海露出了惊讶的神情,那是跟老同志打交道的部门啊。

李明远开着玩笑说:“我距退休都不到5年了,正好接续转岗。”

校领导被李明远的幽默逗笑了。高希海只是笑了一下,说:“李老师可是文理通才啊,别看他学的是工科,可他文笔了得。当馆长时,他就在很多报刊上发东西,还成立读书社,我们都是社员,经常听他讲课,用现在的话,我是李老师的粉丝,我文字那两把刷子,还要感谢李老师当年的栽培啊。”

李明远让高希海一通夸奖,脸都有些发烧,连忙摆手,谦虚地说:“那时我也年轻,好学些新东西,哪能跟现在这些有学历的人比呀!”

高希海却不买账,“您可别那么说,那时这所大学还不到三千学生吧,现在都奔十万了,像李老师那时能考上中专的学生,今天要是考一本大学肯定没问题。”

校领导们纷纷点头赞许。赵东接上话,也想着奉承李明远几句,“别看李老师是处级干部,可一直坚持在我们学院兼课教学,人家李老师还是副教授呢。”

令赵东没有想到的是高希海突然问了他一句:“赵东,你是什么职称?”

赵东显然没有这方面的准备,不假思索地答道:“教授哇。”

高希海叹息了一声,说:“连李老师的学生都是教授了,而李老师还只是个副教授。”

赵东忙解释道:“李老师评教授够资格,只是他自己不愿意参评。是吧,李老师?”

李明远点头顺应着,说:“那几年也想参评,可要考外语过不了关。今年到了免试年龄,年纪又大了,还不在教学岗位上,那些论文啊课题啊科研项目啊,跟咱也没啥关系。”

这些话都是李明远无意识说的,高希海却不忿了,带着轻蔑的语调说:“我上中专时,学校就一个高级讲师,现在高级职称遍地都是,咋就差李老师一个教授?”

高希海的话,让人难堪。书记追问赵东:“李主任教授的基本条件具备吗?”

赵东迟疑了一下,说:“是,具备。”

书记把征询的目光移向了校长,校长毫不犹豫地说:“那就让李主任准备材料,参评呗。”

3

对于评教授的事,李明远并没放在心上。那天晚上大家的酒都没少喝,他想校领导无非为了应付一下高希海,随便说说而已。

第三天上班不久,赵东又来到李明远的办公室,先是介绍了那天聚餐后的成果——高希海的企业与学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尤其Z学院成立企业集团职业培训基地,学生将与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计划。也就是说,毕业生多数可以成为该企业的员工。

赵东竖起大拇指,朝向李明远,说:“之所以能有今天这个成果,李老师,你首功!”

李明远有些疑惑,“我有啥功?我与这些都不搭界。”

“李老师,你就别谦虚了,不是你为我们牵线搭桥,哪会有今天这个成果。”

李明远莫名其妙,“那天我只是去喝了点酒,你们同学关系才是关键。”

“哪儿呀,高希海在我们班待不到一个学年就降了级,而我留校后也跟他没有什么联系。”

赵东唤醒了李明远遥远的记忆,说:“我记得他毕业时,坚决要求去了边远地区工作,他毕业后给我来过信,说起条件艰苦的一些情况,我回信还鼓励他克服困难努力工作。”

赵东笑着说:“那些话就有激励作用啊。我只是听说他在边远地方干得不错,后来到了北京,去了国资委。今年他突然空降到这家企业来当老总,学校领导听说后,让我出面与他联系,其实你清楚啊,目的是为咱们学校毕业生找出路。”

李明远和赵东原来所在的中专,属地移交给了这所大学,成为学校下属的一个二级学院,原来的上级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直线下降。这家企业对毕业生来说很有吸引力,其他院校也建立相同的专业院系,竞争十分激烈,Z学院面临着严峻的压力。

赵东中专毕业后被学校推荐上了直通车的对口大学,毕业回校工作,又拿到在职硕士研究生的学历,一路飙升,在中专学校当到副校长。属地移交后,班子成员正职改任了二级学院院长和书记,赵东自然成为副院长,很快他接任Z学院院长的职务。

属地移交到大学后,二级学院已非实体,编外的行政人员被分流到学校的一些部门。李明远从图书馆馆长调任到离退办,几年后提任了副处级的主任。李明远和赵东分属不同的部门,要不是他有高级职称,还在Z学院兼课,跟赵东几乎没有什么接触。

两人聊着天,自然引到了那天谈论的李明远参评教授话题上来了。

李明远推托道:“那天领导就那么一说,我现在挺好的,也不差啥。”

赵东干笑了一声,说:“不差啥?差钱上了,副处级行政职务工资比七级副教授还低哪!”

李明远认为自己只是个中专,本科学历只是个函授,在大学里从高级讲师评转成副教授就不错了,便说:“我不知道工资还有那么多的说道,调资时,人事处告诉我,说我拿的是六级职称工资,现在看来应该不比正处级低多少吧,还评啥教授啊?”

“李老师,你要是评上了教授,最低是四级,比现在工资多1000多元,还可以额外享受学校的课题基金。”

听赵东一说,职称便有了诱惑。儿子李浩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买房子是提上日程的大事,需要家里出一大笔钱做首付。

赵东用异样的口吻说:“这可是校长专门交给我的任务,李老师,你可不能当儿戏啊!”

李明远感到很好笑,可又笑不出来。

赵东从背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说:“这是学校有关职业应用学院教师量化评聘办法,你看一下关于评教授那部分的量化分数就清楚了。”

4

赵东走了以后,李明远心里一直不平静。

他认真阅读赵东拿来的文件,每一项都是用分数量定,看到前几项自己还可以,加到一起能凑个20分,教学工作量那一项只占了5分,过去在中专评职称主要看的就是教学能力,而现在的学术成果和实验能力两项合计竟然占了75分,这让他非常不理解,不禁灰心丧气。他一声长叹,将文件丢在了一边,不再理睬。

上一篇: 水帘洞
下一篇: 女真微小说三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