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倪继德

作者: 刘齐

倪继德是中国足球的传奇人物、辽宁足球“十冠王”的奠基人,在辽沈地区乃至全国拥有无数钦佩他的球迷。我即是其中一个,念小学时就崇敬倪继德,一直崇敬了五十多年。

起初,我在沈阳市人民体育场的水泥看台远远地看他踢球。还当过捡球小童,拿个小板凳,坐在球场白色边线外侧,就近看他汗溻的8号球衣和半旧的球袜。那时,辽宁队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劲旅,倪继德则是辽宁队的主力前锋。每踢进一个球,他都会听到几万个喉咙的狂呼。我贡献的那一束音波,想必也能进入他的耳膜。成年后,1987年夏天,我到洛阳采访,跟倪导同桌就餐,同屋睡觉,逮啥说啥,一聊就是半宿,从此交往越来越多。在倪导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我们的联系,主要靠微信。借助这种即时互动的通信方式,倪继德留下不少珍贵信息。

倪导去世后,我逐渐意识到,如果将这些微信单纯看成一种私人的交流产物,任其默默隐于电子云端,那就太可惜了。将它们整理出来,让喜爱倪继德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他,缅怀他,才是我应做的事情。因此,有了这篇文章。文中每一则微信,原本都标有精确到小时和分钟的发送时间,为了节省篇幅,本文只标日期。微信中的错字保持原样,括号里是改过的。为了方便阅读,微信原文用一种字体,我后加的注解和感想用另一种字体。

2017年6月27日

倪(即倪继德,亦即他的网名“孤烟”,下同):曾见过黑枷老前辈。

刘(即刘齐,下同):想念倪导。

倪:老弟多保重。

刘:再回沈得聚聚了。

黑枷,即刘黑枷,我的父亲,生前为《沈阳日报社》的职工。当天是父亲忌日,我在朋友圈发了一篇回忆文章,倪导读后,给我写来以上文字。我这才知道,他和我的父亲,一位不太懂球的新闻工作者,竟然见过面。他们在什么场合见的面,谈了些什么?本想日后回沈时跟倪导当面打听,不料,永远错过了。

《沈阳日报》这张家乡报纸,从我记事起,就对辽宁队和倪继德等足球名将多有记载。20世纪80年代,辽宁队鼎盛时期,每逢重要赛事,《沈阳日报》及其所属的《沈阳晚报》等媒体必有详细生动的文图加以报道,球迷则争相到报社买报,先睹为快。那个时代无今日这般繁多迅捷的新媒体,读报是球迷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径。读完了舍不得离开,仨一群俩一伙儿,畅聊,仿佛今日微信朋友圈的点评。

这几年,我的微信因故变动了几次,此前朋友们的微信内容遗失不少,6月27日这天倪导的微信,是我所能找到的最早一次。自此,我有了跟他长达一年多的微信记录。

8月27日

刘转一条信息:“2017年8月19日,‘歌德杯中国’世界青少年足球赛,海南琼中女足七战全胜,一球未丢,再一次获得U14女子组冠军。自2015年横空出世以来,她们连续3年将3座奖杯捧回海南。”

倪:了不起,苦练出来的,赞赞赞。从前,我们或前辈,为增光苦练,月工资49.5元。现在有些人丢了国魂,为了钱才跑两步,和苦不沾边。

见到海南女孩艰难拼搏世界夺冠,是倪导有生之年的一件幸事。他的另一件“幸事”是,没见到2022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国男足生活的奢华、表现的糟糕,否则,不知要怎样伤心、愤慨。

8月30日

刘传一篇议论谁是辽足教父的文章。

倪:不当那玩意儿。

倪转一条信息——“中国足球元老‘万里长城’张俊秀去世”。

倪:老大哥走好,怀念您。

刘:张先生是我最崇敬的守门员。

倪:为人好。当年在中国队,我是最小的,得到不少照顾,陈家亮、孙宝荣、张京天、丛者余、张宏根,都有老大哥样。

刘:我母亲在报社资料室工作,我小时常在那里翻看报纸合订本上的足球报道。1957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国对印尼,中国4比3取胜。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其中就有张俊秀飞身救球的照片。当年中国第二厉害的守门员,是八一队的黄肇文吧?

倪:没错,好记性。第一批在匈牙利学习一年的那批队员,对中国影响很大。

刘:匈牙利是四前锋制,您的闻名中华的右内锋形象,跟这个有关吧?

倪:对,四前锋,有一人拖后,我突前。当时世界普遍运用4-2-4阵型,巴西人创建,攻守平衡。后来变化,433、442、4123、532、541、352、451、等等,很多。不管什么阵型,除了特意以守为目的,都是进攻为主,屯兵中后场,增加防守队形厚度,进攻时从后排插上,对方难防。

一谈到足球,倪导的记忆水库马上开闸,精准有序,滔滔不绝。我这么形容不一定准确,足球,哪里仅仅是足球、仅仅是记忆,足球是倪导的筋骨和血肉,是他的生命。

“当年在中国队,我是最小的,得到不少照顾”,倪导这里说的中国队,应是 1963年那届国足,组队后前往印尼雅加达参加新兴力量运动会。张俊秀时任守门员,孙宝荣任后卫,张京天任前卫。倪继德时年19岁,与陈家亮、丛者余、张宏根同任前锋。倪继德是知恩图报之人,他不时念叨,谁谁人好,谁谁帮助过他。

“张先生是我最崇敬的守门员。”我在小学、中学、大学和工作单位踢球时,当的都是守门员,日后看比赛,也很留意双方守门员。对于反应灵敏能做高难动作的同行,我是由衷敬佩。对于手忙脚乱犯下低级错误的倒霉蛋,一是同情,二是呼呼冒出优越感——兄弟你咋这么笨呢?换了我上场,也不至于如此狼狈。

9月29日

倪:去钓鱼,一条没骗着。

刘:鱼儿骗您锻炼身体。

倪:骗个实在,怎么也不咬钩,让你练个全过程,谢鱼儿。

倪导和鱼,水上水下,各有所图。一个“骗”字,诙谐,“狡猾”。遥想当年“沙场”竞技(那时穷,全国球场普遍铺不起草皮),机智善变的青年倪继德左一个假动作,右一个更假的假动作,骗过众多敌手,直取龙门。老了老了,却让小鱼“骗个实在”,骗完了还要感谢,人生大境界、大喜悦由此而生。

10月2日

刘传当天上午,和朋友去倪导寓所赠书时,拍了一些照片。倪导对着镜头笑说:“我这么捧着老弟大作,行不?”

倪:刹那融入,永恒记忆(两个啤酒的感情包)。

刘:今天真高兴,又见到了倪帅倪继德老大哥。

倪:见到老弟,话就多了,都是真话,平时闭嘴,隐居长白岛,自封“岛主”哈,“岛民”不归“岛主”管。

刘:听大哥说话,真是享受,期待再次相聚。

倪:不会说现代话,网语不少不懂,落后掉队啦。面对电脑、手机,咱是盲人,能在微信上打几个字,算是工农兵入大专喽。

倪:再回沈咱就聚。聚,咱说了算,有权让两腿迈步,也就这点权啦。优哉游哉骗骗小鱼儿,冬天踏雪溜河边,巡岛,踩雪吱吱嘎嘎,打冰嘎,回到童年的乐趣。不能弹玻璃球喽。

倪:今天老弟偷袭长白岛啦,下次咱聚,航母守护,岛主安保,一定。

刘:岛主挥手我前进,倪帅辉煌我自豪。

倪:昨天扔啦,那点所谓辉煌,只是大事业中的暂短萤火虫光,流星一瞬,远了,灭了,忘了,扔了,不提了。回头看看脚印,百年千年,在老弟《足球与漫画》一书中留下身影、谐趣,足够了。

“平时闭嘴,隐居长白岛。”长白岛是沈阳城南一处新建居民区,为浑河和长白内河所环绕。倪导家中的小客厅,简朴、紧凑,墙上悬挂着友人赠送的书法“心静如水”。他所戏言的“岛主”“航母”,还有踏雪、溜河、钓鱼、打冰嘎等等,不约而同,都与水相关。

“冰嘎”的“嘎”,应为尜,读音也同嘎,一种儿童玩具。

“偷袭长白岛”,倪导请我和我的朋友在一家餐馆午饭,我趁他不备,悄悄把账结了。倪导当时就责备说,这是“偷袭”。

“在老弟《足球与漫画》一书中留下身影、谐趣,足够了。”一个作者,写了他真心仰慕的人,这人不但读了,还特意写来微信,天下有什么读后感能比这个更让作者快乐?有这个在,也是“足够了”。

1998年法国世界杯前夕,我撰写并自画插图的《球迷日记》由北京群言出版社出版。2002年韩日世界杯前夕,该书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再版,更名为《球迷纪事》。2015年,安徽文艺出版社以《足球与漫画》为题,出了第三版。第一版的日记中,有我从童年到中年、从国内到国外对倪继德的许多描述和议论,后两个版本又补充了一些相关内容。

“见到老弟,话就多了,都是真话。”当天倪大哥跟我说了不少真心话。先是说他小小年纪进入沈阳青年队和辽宁队时的心情,客厅里茶香氤氲,气氛轻松,说着说着就沉重起来。特殊年代,他因出身问题受歧视,挨批斗,就那么几年黄金年华,却被发配到盘锦农村,住阴冷的地窨子,干繁重的农活儿,还像牲口一样拉过犁杖——曾经鱼跃冲顶的身子前倾,几乎贴近地面;曾经盘球如神的双脚狠命蹬地,简直要把地蹬出深坑。他不怕用脚,但不是这样用脚。干了一天活儿,别人睡了,他蹑手蹑脚,到大野地练体能,练技术。

这样做现在叫勤奋,那时叫不老实,如被发现,轻者说你名利思想、白专道路,重者直接定一个“抗拒改造,妄图翻案”的罪名。有一天半夜下大雪,外面白亮亮的,倪继德以为早晨了,赶紧行动,练完天还没亮,他索性操起扫帚,把院子里的雪打扫一遍。

后来,需要比赛了,倪继德重获机会,披挂上阵。国家队来沈阳,想拿辽足练练腕儿,结果输了个2比0,打破僵局的第一球,就是倪继德射的。天道有常,天道酬了他的勤。事后得知,当日主席台上有个人,是北京派来的大军区政委,看着倪继德连过数人,底线倒勾,就对左右说,8号那小子不错。

这场比赛我无缘观看,我看的是倪大哥下放农村之前,在野场子跟业余球队的半场比赛,并将此事写成日记,收入书中。倪大哥一门心思想踢球,什么年代踢、跟谁踢,用两块砖头代替门柱,还是横平竖直的正规球门,都没关系,只要有球踢,活着就值。

如今,倪导踢过球的那个野场子不见了,倪导青春起步、屡建功业的人民体育场拆除了,倪导和他的弟子他的球迷欢呼长啸过的五里河体育场,也定向爆破定向改成商业建筑了。倪导坐在家中,心静如水。

10月20日

倪:今天骗两条,九点后鱼的金口不开,聪明啦,收竿儿。

倪:人生倒计时啦,快到终点喽。

刘:人一生出来都在倒计时。鱼骗您,就是想叫您的第二春延长再延长。

倪:今儿八点至九点骗两条,九点后金口一律不开,像是下了统一命令似的,全河岸的钓友都验证了。奇怪的是,洛阳我姐姐去钓,也是九点后没开口儿的,真是老天爷管天下,万物听令,不止一次这种现象出现。

10月21日

倪:手撕羊排,沾耗油(蘸蚝油)、老干妈辣酱,挺爽。

刘:好嚼谷。

倪:昨辽足1∶3输鲁能,降级,再升中超难喽(两个流泪的感情包)。

刘:昨晚比赛我也看了,难过。

倪:强变弱,弱消失,反思,这辈子只干了一件事——足球,没干明白,干没了,人生的这一脚印,踩得太深了。

我心中的倪继德有四个身份:前胸印有“辽宁”“中国”字样威风八面的战将;带领球队叱咤风云一往无前的统帅;默默耕耘桃李满天的园丁;俯仰无愧垂钓江湖的隐者。但不论他是哪一种身份,处于人生哪一个阶段,足球,特别是辽宁足球,始终是他的牵挂,让他喜,让他忧,让他泪流满面,难以释怀。“人生的这一脚印,踩得太深了。”

“没干明白,干没了。”怎么会呢?无数热爱你的球迷心里明明白白的,万千人脑电脑的储存深处,珍藏着你的人品和成就,怎么会没了?谁说会没了?

说是“心静如水”,那个水有时也会翻卷、飞溅。遇有艰难险阻、危局困境,倪继德虽已不在一线,但只要需要,他一定站出来疾呼,倾力相助。英雄暮年,壮心不已,他是由衷地盼望,中国的足球,快快好起来啊!

11月1日

上一篇: 阿爸的草原
下一篇: 入党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