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3个月巨亏,网红球何以热议不断?

作者: 木浓

诞生3个月巨亏,网红球何以热议不断?0

2023年11月18日,美国拉斯维加斯,网红球MSG Sphere

今年9月建成后,被誉为“地球上的太阳”的拉斯维加斯网红球MSG Sphere,3个月来屡次面对不甚乐观的消息:出现高达7亿元人民币(9840万美元)的亏损,盈利模式受到质疑;伦敦市市长正式否决在伦敦东区Stratford建造全新的The Sphere球体馆的申请,理由是其将产生的光污染—并因此引发各界对MSG Sphere的非议,其中包括光污染、能源浪费等。

回顾三个月前,耗资23亿美元、耗时5年建造完成的MSG Sphere横空出世,抢尽全世界的眼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球形结构建筑,MSG Sphere外部有120万个拳头大小的LED灯,通过编程,24小时不间断呈现各种造型,内部提供18600个座位,屏幕显示面积达到电影院iMAX屏的40倍以上,观众裸眼即可享受VR体验。

诞生3个月巨亏,网红球何以热议不断?1
2023年9月30日,MSG Sphere的表演秀

现场:感受不到存在明显的光污染

对于这个网红球,有人认为它是一个“融合科技与艺术”的建筑,有人把它看作一次极其奢华而强大的营销推广,有人更关注它可能带来的诸如光污染或者其他的负面影响。

而刚刚组织团队前往拉斯维加斯考察的广州数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林云帆,在接受《看世界》采访的时候,以现场所见所测,对上述观点进行了回应。据了解,近期多个有意在广州落地“类MSG Sphere”的投资方,正在与相关企业积极洽谈。

“MSG Sphere并不完全是我们在网上看到的那样。”林云帆透露,因为业务中经常需要使用屏幕,他接收到很多这方面建设的咨询,是故本着负责的态度,组织团队前往考察。

林云帆表示,在高楼并不密集的拉斯维加斯,接近100米高的MSG Sphere是城市景观的天际线,一个有话题性的城市地标。目前网络上流传的视频和照片,都是从数公里之外拍摄的整体形象,确实非常令人震撼,尤其是夜晚时候,有许多随便就能出圈的效果,然而如果靠近看,其实MSG Sphere的外壁都是一颗颗灯珠,而且球体的形状其实不是完全直立的,而是逐渐往上收拢,所以所有LED屏的光都往天上打,站在球下,看不到球上的LED屏。

他告诉《看世界》,经过技术人员在现场的测量,这些LED屏的分辨率是P200:“这是什么意思?很多户外LED大屏的分辨率是P3甚至P2,P200即LED屏的间距,是普通大屏的100倍甚至更多,也就是显示效果更加‘粗糙’。”他解释道,这意味着MSG Sphere的耗电量并不高,仅是某些城市大屏的10倍左右,而根据考察团反馈的现场实际感受,球体上LED屏的亮度控制得挺好,没有刺眼的感觉,感受不到存在明显的光污染。

MSG Sphere的耗电量并不高,仅是某些城市大屏的10倍左右。

业内人士认为,这反映出MSG Sphere在建造技术方面,已经实现对许多问题的解决。此前,有消息称,MSG Sphere的外立面球幕控制系统,由LED行业头部企业洲明集团大比例参股的MP所打造。林云帆则透露,球幕的LED屏其实均由国内屏商提供,只是核心控制技术未由其提供,但相信这并不是很高的技术门槛,“之前也有跟TCL等国内屏幕厂商了解过”。

有国内屏商巨头的代表透露,企业已拥有类似技术,且不久的将来能攻克环保和显示技术上的个别难点。该代表表示,企业正在积极布局该领域,并称“如果还有解决不了问题,也能在短期内攻克”。

广告不是MSG Sphere的核心营收

对于网络上流传MSG Sphere三个月亏损高达7亿人民币的消息,林云帆有另外的看法:“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摊销方法不同,因为前期他们引入的表演,等于是贴钱的生意,但是长远看,经济效益肯定是可观的。”

按每张门票99美元的价格,上座率为80%左右算,每一场电影的收入达到99美元/人×18600人×80%=147.312万美元,“而且Sphere将会有多部电影”。林云帆说。

林云帆认为,MSG Sphere最值得赞赏的,是作为一座建筑物,从设计开始,就以显示技术为核心:“规划做得好,产生的效果就足够震撼。而且这个网红球的核心技术在内部,而不是外部。”在他看来,MSG Sphere不是一个广告项目,而是一个文旅项目,是一种新的文化场馆的商业模式,至于广告收入,不是核心营收,而是附加值。根据公开资料,MSG Sphere外屏广告播放一天的价格为45万美元,播放一周为65万美元。

诞生3个月巨亏,网红球何以热议不断?2

至于伦敦拒绝The Sphere球体馆的申请,林云帆也有自己的见解。他曾到伦敦考察,发现伦敦对于城市建设规划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对于环保的管理逻辑也不同,本身就没有建造多少大屏。他认为,The Sphere被拒可能不是个体事件,很可能是许多大屏建造被拒案例中的一个。

品牌推广从业者李理将MSG Sphere的出现,理解为科技的革新提供艺术展现的一种新形态:“MSG Sphere是无限展现可能的一件工业革新成品,巨大的球面和动态展示技术结合,可以传达出更多更丰富的内容信息,不论是经济上品牌商的广告,还是其他一切信息的传达,方式、方法上都是一次大革新,是城市吸引力(的体现),这种具有无限想象力的展现方式会给人带来更多惊喜。”

有报道称,下一个Sphere可能会“花落韩国”。据《看世界》了解到,目前已有多家资本有意在广州落地类似MSG Sphere的项目。林云帆认为,如果广州能落地一个技术高端的项目,将提升广州的文化体验,推动文化演绎行业发展:“我们应该用更先进的技术,来装点我们的城市。”

他自己更倾向于在文旅景点建设这种场馆:“正如拉斯维加斯对于美国来说就是一个文旅景点一样,我们也应该在景区里建设,它没有光污染的担忧,不是一个纯粹的广告外墙,而是一个数字文化场馆,一个新的文化地标,不管它呈现的形式是圆的、扁的、方的,还是三角形的。”

“大屏现象”之下,内容依然为王

事实上,虽然不拥有圆形Sphere,中国近年的“大屏现象”,同样呈现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户外电子屏广告行业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2022年突破300亿元,预计2023年有望突破380亿元—高速增长的户外广告需求,是户外LED屏主要的“变现”方向之一。

对于“大屏现象”,各界人士观点不一。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广州市社会创新中心理事长周如南看来,“大屏现象”的产生,是伴随着大屏幕显像技术的成熟而出现的:“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确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播变革,因为它意味着占据更大的空间、更高的显示度、更深刻的印象,甚至是与环境和场景更深的融入,从而让我们可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达、触及和认知转化。”

诞生3个月巨亏,网红球何以热议不断?3
2023年7月29日,武汉,商业圈的裸眼3D大屏

他透露,有报告显示,户外大屏广告的关注度可达到50%以上,与传统广告相比,户外LED大屏广告效果更佳,反感度低:“因此,虽然从技术上来看并没有特别的黑科技,或者说是技术前沿创新,但是从传播效果角度来看,它确实在触及率、转化率方面有很吸引人的效果。”

从事广告策划工作多年的曹森告诉《看世界》,“大屏现象”由来已久,已经不是新事物,其主要作用是吸引路过的人的关注和好奇心,但没有人有办法评定其对于转化有什么帮助,因此他接触的许多客户并不倾向于投放此类大屏:“据我了解,视频制作成本300万元左右,一年的投放价格1000万元起步,性价比比较低,除非一些需要爆点的新品牌才愿意烧钱。”

中国近年的“大屏现象”,同样呈现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

林云帆却用“市场需求”来形容“大屏现象”—市民乐见其成,对于文化传播效率高,因此内容尤为重要。他透露,随着制作公司不断增多,大屏内容制作的成本正在持续降低,这不是最大的阻力:“不关乎制作难度,而是分辨率高,需要渲染的时间很长,但目前这方面技术也呈现了螺旋式增长。比如我们上一年的显卡还是3090,现在是4090,可能原来渲染需要10小时,现在通过我们技术优化只需要1小时。”

李理则认为,与“大屏现象”关联最多的词语应该是裸眼3D,而这同样也是一次技术上的革新:“推动这个技术革新的原因除了经济属性之外,我感觉更多是人对沉浸场景的需求,现在大家都在不断强调个人感官感受,场景设计也是一种体现。”

他提出,硬件上的突破确实不是最明显的,但软件、内容上的表现更为重要,即更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一定更加能吸引观众眼球,给人们带来更震撼的场景体验。“而当艺术作品升华的时候,就需要更多、更大、更先进的硬件载体去承载。”

(文中李理、曹森为化名)

责任编辑吴阳煜 [email protected]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